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云台》原著:耶律李胡和耶律喜隐两父子的皇位情缘

《燕云台》原著:耶律李胡和耶律喜隐两父子的皇位情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灯点青丝雪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3/12/6 18:02:42

#电视剧燕云台#

在《燕云台》中,对皇位最渴望的无疑是耶律胡和耶律喜隐两父子了,他们内心对皇位的渴望,已经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

他们这一家一生都是为争皇位而活,也为争皇位而死,一直到把14岁的耶律留里寿的命也搭上了,耶律喜隐才幡然醒悟。

如果他不曾坚持着他的野心,如果他能够隐藏他的野心,或许他能够比耶律贤活得更长。如果他能够不这么早地把野心种到他年幼的儿子心中,如果他在临流放前不把希望寄托在他儿子的身上,那么他的儿子还可以活着,那么哪怕他不去争这个帝位,他们一家三口,还依旧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可吃。

他们这一家为对皇位,如此执着呢?这要从耶律李胡说起。

耶律李胡是述律太后幼子,从小受宠,两个哥哥都要让他三分,当年太宗德光死后,述律太后要扶他为帝,谁知道世宗军中兵变,他这皇帝位快到手却飞走了。

他百般不甘,但却无可奈何。世宗继位之后,他被囚禁,后来世宗慢慢放松警惕,他便与一些反对世宗推行汉化的部族首领秘密勾结,并与察割达成协议,准备借世宗南下,察割在军中行刺,而他就可以趁军中大乱,由述律太后支持,在上京登基为帝。

谁知道察割竟然会提前在祥古山就动手,他苦心筹谋的结果,却便宜了二哥耶律德光的儿子耶律璟

耶律璟即位之初,为了拉拢人心坐稳皇位,将他释放出来,又封他为皇太叔。但任是谁都能看得出来,耶律璟是永远不可能让他这个皇太叔继承皇位的。

这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长年的囚禁生涯,让前半生骄狂的他学会了低头,学会了隐忍,可是内心对皇位的渴望,更加不可抑止。

只有坐上这皇位,才能够补偿他前半生的屈辱和不甘。

耶律李胡两次与皇位仅一步之遥,却两次落空,可想而知,他心里的苦和恨,在他心里,皇位本来就是他的,谁也别想夺走。

耶律喜隐从小就被父亲灌输的思想,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迟早是他们家的。

因此,当耶律李胡起兵造反失败后,继续争夺皇位的任务落到了耶律喜隐身上。

可是,这两父子从一开始注定与皇位无缘。

喜隐和李胡一样,对皇位有野心,但却并不是心机深沉的人。他们从小过于顺风顺水的环境让他们徒有野心,而无与之相称的城府心机。

虽然在为了图谋皇位的事情上无所不为,但是手段总是过于粗糙与直接。而部族内为了抱团,从太祖起就对谋逆者不下杀手,令得李胡与喜隐这对父子更加有恃无恐。

尽管穆宗继位以后,也对宗室大开杀戒过,尽管李胡的死,也让喜隐畏缩过。但是,耶律贤继位后,过于病弱的身体让宗室们一直有一种皇帝软弱宽厚的错觉。

喜隐又看到了希望,对皇位的野心更是张扬得全无避忌。

耶律喜隐也像他的你亲一样,从小就把争夺皇位的思想灌输给儿子留里寿。当耶律喜隐一次次的造反失败后,又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

14岁的留里寿,从小就是尊贵无比的皇子,没经历过什么苦难,他的世界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以为争皇位,就像争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样简单。

耶律喜隐被幽禁后,他也学着前辈的经验,试图谋反,可想而知,他落入萧燕燕设下的圈套,哪能还有活路。

14岁,花一样的年纪,因为年少无知,因为对皇位的渴望,因为要满足父亲的嘱托,死在乱箭之下。

耶律喜隐抱着曾经儿子的尸体,流下悔恨的泪水,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喜隐流泪,只能一遍遍地这个世上最爱他的妻子忏悔:“对不起,我对不起你……”他哽咽着:“我错了,这辈子都错了。为了我狂妄的野心,害了你一辈子,害留礼寿断送了性命,可我此时明白,却已经太迟了……”

《燕云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标签: 耶律李胡

更多文章

  • 被亲妈坑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耶律倍:从模范青年到饮血变态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耶律倍

    1. 据史书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辽国皇太子耶律倍,性格喜怒无常,经常用残忍的手法折磨下人,比如挖去他们的双目。他还有一个极为变态的爱好,那就是喝人血。他的姬妾们,往往被他强行抓去,然后在手臂上刻洞,供他吸食。这种种恐怖的行为,让他众叛亲离。然而在多年以前,耶律倍的

  • 入错行的不止是宋徽宗,在他之前还有契丹“让国皇帝”耶律倍

    历史人物编辑:白丁寻史标签:耶律倍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可谓妇孺皆知,书中两位男主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来自于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王朝灭亡的“靖康之耻”(1127)。 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其“瘦金体”和花鸟画等艺术造诣,较之于其低下的帝国治理水平,判若云泥。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赵佶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

  • 北宋史上鲜有的边境战争胜利之战:文人王韶熙河开边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王韶

    宋王朝自建立伊始,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先唐藩镇之祸,在“杯酒释兵权”之时就定下崇文抑武之国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他在平定晋地北汉割据政权之后,曾经发动了收复石敬塘割与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之战,惜乎是战由于赵光义的指挥失误,宋军不但没有收复任失地,而且损失了大批的精兵良将,由北汉政权投降过来的杨继业就是在

  • 王韶拓边二千里,收复熙河六州,为何被人漠视?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王韶

    谈到宋朝的军事,史书上往往给予了弱宋之名。即便是在民间有着深远影响力的宋朝名将,在北宋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多数都是在南宋时期。而在这些名将之中,拿得出手的战绩也非常稀少。即便是名闻遐迩的杨家将、高家将,真正值得史书称道的战例也少之又少。在宋神宗以前,宋朝在对外战争中负多胜少,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还是狄青

  • 王韶的平戎策被宋神宗采纳,为何仍遭到各方阻挠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王韶

    宋神宗是北宋最为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除了推动变法改善了宋朝的国力,也在军事上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宋神宗在熙宁年间采纳名将王韶的《平戎策》的建议,拉开了熙河开边的序幕,使宋朝版图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扩张。历史上对熙河开边有着各种的争论,尤其是对名将王韶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管怎么

  • 王韶的河湟开边,对北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王韶

    北宋建国之后,逐渐消灭了全国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割据的状态,若说是在军事防备等方面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必然是石敬瑭拱手相送的燕云十六州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为得到契丹的支持,不惜认贼作父,割地求荣,对契丹是百依百顺,每每书信皆用表,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则为

  • 吕惠卿被贬官后,为何宋神宗又同意王安石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吕惠卿

    宋神宗熙宁末年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再次遭遇到巨大的打击,继变法派的二号人物吕惠卿被贬官外放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也自请辞去宰相之位。如此以来,变法派两位重要的领袖都离开了朝廷中枢,新法的推行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出现,历史学者们众说纷纭,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很多人认为是保守派的势力太大,给

  • 宋神宗下令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吕惠卿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他们甚至请出了后宫的曹太后

  •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吕惠卿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新旧党争,便是从吕惠卿身上开始的。虽然新党将王安石作为精神领袖,实际上吕惠卿才是新党真正的创始人。然而在变法之中,吕惠卿和

  • 南宋魏了翁诗中的金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系列4

    历史人物编辑:乐艺会标签:魏了翁

    作为金人之喻的金头奴二郎花钱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中篇闲聊神怪花钱中的二郎5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十三作者 老赵2、金头奴或有北族之喻在完成二郎神的艺术图像大致梳理(参见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1:从艺术图像史见证二郎花钱的观念变迁)之后,我们开始了二郎神艺术图像的要素分析,第一个分析的是二郎神的武装侍卫郭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