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韶的河湟开边,对北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韶的河湟开边,对北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阎丽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3/12/6 15:43:39

北宋建国之后,逐渐消灭了全国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割据的状态,若说是在军事防备等方面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必然是石敬瑭拱手相送的燕云十六州了。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为得到契丹的支持,不惜认贼作父,割地求荣,对契丹是百依百顺,每每书信皆用表,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则为“儿皇帝”。

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导致中国北部边防缺失天然屏障,塞外铁骑入中原可以说是如履平地,这样的局面也正是应了石敬瑭心腹所言:“异日为中国之大患,悔之不及”。

北宋建国消灭国内割据政权之后,便将眼光放到了北部边防问题之上,可此时的北方,西夏崛起,北伐失败,除西夏外王朝周围也皆有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对中原虎视眈眈。此番种种成为了北宋统治者最大的一块儿心病,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如何应对处理北方边防便是重中之重。

西夏的崛起成为北方边防的一个重要威胁因素,仁宗时期宋与西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其最终的结果是北宋损兵折将,防备不及,元昊甚至妄言称要直居长安,亲临渭水。

宋神宗于熙宁元年登基,弱冠之年可谓是踌躇满志,在亲眼目睹北宋积贫积弱之状况后决心变革,任用王安石以期变法而富国强兵。在北方边防问题之上也进行了具体的军事行动,希望能够恢复汉唐时期的边疆故土。

这时,有一位熟悉西边事务的文臣王韶出现在焦头烂额的神宗面前,献上《平戎策》详细阐述自己对于西北边务的建议,对当前宋夏局势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西夏并非是不可攻取的,只是不能强攻,要认真谋划,应先收复河、湟两洲,形成西夏腹背受敌之势,而进一步消灭西夏。

王韶的想法与主张与当时的变革派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变革派针对西夏问题上正是没有具体的改革办法,王韶献策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了,一旦此法起了效用。

那么变革派以变法图强的想法便是得到了最好的实施,改变北宋的被动局面,可以更为积极的处理和控制。王韶的计策在王安石的支持之下,得到了宋神宗的认可,得以在西北地区展开相应的措施。

在王韶献策之前,北宋对于西夏的政策主要是“联蕃制夏”,这个蕃便是吐蕃,在此之前的吐蕃各部可谓是四分五裂,内部争斗不休,外部还有武力威胁。

王韶在得到神宗的支持之后,被委派到秦凤路经略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后负责秦州西路,招抚蕃部,让他们能够归于北宋的保护之下,同时设置营田司、市易司等等,开始具体实施其《平戎策》的内容。在他的招抚之下,远近的蕃部纷纷归顺,北宋的疆土也由此拓展了一千二百里。

河湟开边又称熙河开边,可以说是北宋时期最大的一次边疆扩土的行动,熙河,指的便是熙州和河州两地。

在熙宁五年,北宋于古渭寨建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其剑锋所指直向熙河。对于西北的蕃部,并非所有都如秦州一般能够顺利招抚,总是难免会有很多的刺头,不服气,不满,对北宋建立通远军的行径表示抗议,尤以木征为首。

王韶在招抚过程中便多次上书神宗,指出招抚应和平招抚和武力征讨并举,也由此在面对不服气的蕃部之时,王韶可以随机应变,讨伐蕃部首领蒙罗觉,后又进军抹邦山,破抹耳族、水巴族。

木征得知之后大惊,立即召集同族之人前往支援,可是王韶又岂能轻易放过?王韶以奇袭制胜,俘二十余人。北宋设此地为熙河路,任王韶为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

熙州被招抚安定后,北宋的眼光自然放到了下一步——河州之上,首先以官职引诱等方式进行和平招抚,很多蕃部首领皆先后被招降,而这样的举措,自然是威胁到了木征。

熙宁六年,北宋正式攻打河州,王韶二月攻河州,四月占香子城,八月便入洮州,而此时的木征竟然趁其出兵,夺了河州城。

王韶也因此十分担心,若是后路被断,便是无甚活路了,于是弃了香子城等地,返回了熙州。

返回之后,王韶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细细思索寻求制胜之法,他先是攻占河州外围,然后重新占领香子城等地,对河州城形成了一个包围之势,成功扭转了不利战局,而最终的结局便是木征率领当地部落的首领请降。

熙河之战不仅仅是简单的攻城掠地,更是打通了熙河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在唐朝纷乱之后,中央重新再次控制这一地区,并且此番行动使得北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王韶的预期。不仅是为朝堂之中的变革派形成助力,更是鼓舞了军势民心。

王韶在招抚蕃部之时所使用的的市易法、募人营田等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相融也有着不小的助益。

由此看来开边行动可以说时百利而无一害啊!但事实又真是如此吗?

熙河地区重新回归中央王朝这自然是好事,就当时来说,为北宋开疆扩土,有重复汉唐故疆之风,甚至一扫国内颓气。然而熙河地区历经多年后重归,招降的那帮人又岂是好相与的?朝代更迭都历了好几番,对于北宋又有多少臣服之心呢?不过是为利所趋罢了。

这一地区虽是“故疆”,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亦是“新疆”,北宋想要真正掌控这一地区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首先便是人心不齐,其次便是大量的军费,行政费用等等,想要重新建立一个行政区划难上加难,反而是北宋因此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巨大的财政支出对于政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就连最开始预期的对西夏形成威胁,也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开边活动毕竟是兴兵之举,战场之上尸横遍野,军队之中士卒的损失也不是一点半点,同时此举调动了陕西人力物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西北的防线。

熙河之战的得失利弊难以评说,就连当代和后世的评说也是各有不同,所占角度,所占立场皆有差异,便也会导致评价的不同。以北宋当代来看,变革派自是大力推崇,保守派则是激烈批评,苏轼更是称“王韶构祸熙河”。

南宋时期大多是认为此次开边之举严重影响了宋朝国力,以至于有后来的南渡之举。

而在如今看来,评价这一举动更多了民族主义的内容,战争对于人民必然是造成了诸多灾难的,同时也为当时的统治者埋下了祸根,造成了隐患。与此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原与西部地区的交流,对双方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影响。

标签: 王韶

更多文章

  • 吕惠卿被贬官后,为何宋神宗又同意王安石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吕惠卿

    宋神宗熙宁末年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再次遭遇到巨大的打击,继变法派的二号人物吕惠卿被贬官外放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也自请辞去宰相之位。如此以来,变法派两位重要的领袖都离开了朝廷中枢,新法的推行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出现,历史学者们众说纷纭,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很多人认为是保守派的势力太大,给

  • 宋神宗下令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吕惠卿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他们甚至请出了后宫的曹太后

  •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吕惠卿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新旧党争,便是从吕惠卿身上开始的。虽然新党将王安石作为精神领袖,实际上吕惠卿才是新党真正的创始人。然而在变法之中,吕惠卿和

  • 南宋魏了翁诗中的金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系列4

    历史人物编辑:乐艺会标签:魏了翁

    作为金人之喻的金头奴二郎花钱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中篇闲聊神怪花钱中的二郎5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十三作者 老赵2、金头奴或有北族之喻在完成二郎神的艺术图像大致梳理(参见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1:从艺术图像史见证二郎花钱的观念变迁)之后,我们开始了二郎神艺术图像的要素分析,第一个分析的是二郎神的武装侍卫郭牙直(

  • 魏了翁:理学大师文武双全,不仅教书育人,还率军抗击蒙古军入侵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魏了翁

    魏了翁: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这大宋朝生来悲摧,自建国以来,就一直被边患骚扰,几无一日消停,可以想象,这三百余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真不容易。因为太祖赵匡胤是武夫篡位,为防后世效仿,所以一直行“崇文抑武”之事,这也被后人诟病为宋朝孱弱,甚至是遭致国灭的重要原因。北宋时弊病就已显现了出来,且不说对辽金这

  •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十四:陆游、魏了翁骂错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乐艺会标签:魏了翁

    闲聊神怪花钱中的二郎6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十四作者 老赵在完成二郎神的艺术图像大致梳理(参见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1:从艺术图像史见证二郎花钱的观念变迁)之后,我们开始了二郎神艺术图像的要素分析,第一个分析的是二郎神的武装侍卫郭牙直(参见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2:二郎花钱角色探轶之郭牙直)。之后我们就开始了

  •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种师中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不忘了替自个夸口:“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林冲的上一任,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被高俅欺压,也“逃上延安府去,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处阴谋”,青面兽杨志听说也在老总经略相公手下当过差。这儿就涉及到

  • 金军南下时种师道本有成熟建议,钦宗和大臣为求速胜害死种师中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种师中

    金国崛起之初,女真兵的战斗力不可低估。政和四年(1114年),出河店之战,金军1200,辽军7000(号称10万),结果辽军大败。政和五年(1115年),达鲁古之战,金军具体兵力未知,辽军3万(号称27万),结果辽军又是大败。这一年的护步达冈之战,金军2万,辽军10万(号称70万),结果辽军再次大败

  • 秦桧养子之孙秦钜在宋宁宗之时抵抗金军入侵,战败后自焚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秦钜

    虽然熟悉历史真相的人都清楚,精忠报国的岳飞之所以遇害,真正的主使人是宋高宗,而大奸臣秦桧不过是奉命行事,但即使如此,秦桧却依旧不能洗掉“汉奸”的标签。但凡一提到国人对秦桧的印象,人们的脑海中总会出现一连串词汇: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残害忠良、遗臭万年……其实不用刻意提到“秦桧”这三个字,只要人们见到这

  • 姑姑是萧燕燕,舅舅是韩德让,一把好牌却打烂的萧菩萨哥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萧菩萨哥

    导语:有一部古装偶像剧叫《燕云台》,在这部剧里萧燕燕撮合了萧菩萨哥和耶律文殊奴,成全了一对眷侣。这部剧中的萧菩萨哥就是《辽史》中记载的“美而才”,也就是齐天皇后。“齐天”二字很是霸气,然而齐天皇后的一生却不像“齐天大圣”那样能最终修成正果,反倒是让人有些唏嘘。一、身份背景萧菩萨哥出生于一个非常有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