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后,遗孀吴皇后曾引发一件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位朝廷栋梁

刘备死后,遗孀吴皇后曾引发一件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位朝廷栋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3/12/11 2:06:21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历史进程发展到汉朝末年时,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厦已经独木难支,即将取代它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时代。

这一时期,曹氏掌魏国,孙氏制吴国,刘氏当蜀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中,属刘氏蜀国势力最为弱小,自公元221年建国后,经历数次风波,鼎盛时期雄踞荆州、益州。

但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大败等接二连三的失败又使蜀国的国力大衰,后经诸葛丞相平叛南中、任用贤士、恢复发展,蜀汉终于再度强盛。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死后,刘禅继位的这段时间,蜀国发生了一件丑闻,一个名为刘琰的人因此而丢了性命。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琰其人

刘琰是谁?如果你只看《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不认识这个因受罗贯中厌恶,而从未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蜀国“名”臣。刘琰字威硕,是山东曲阜人,因其人风度翩翩,又能说会道,很有名士风度,深得刘备尊重。

自从刘备在豫州时,他就跟随左右,并在刘备占取益州后担任固陵郡太守。因其仪表堂堂,经常跟随刘备交际应酬,会上侃侃而谈,交谈议论无所不包,很得刘备礼遇。

刘备去世,刘禅封其为都乡侯,位置只在李严之下,后来又升任为车骑将军。不过,他虽然位置很高,但实际上能力并不强,平时并不参与朝政大事,只是占个名头,做些象征性的事情罢了。

时不时给上面提点小建议,提点小批评,后来位置在他之上的李严,因搬运粮草弄虚作假、想推脱责任,刘琰和诸葛丞相等人联名上书弹劾李严,其名位列群臣之首,这就是刘琰名士平日所做的事情了。

刘琰本人能力不怎么样,但平时的生活却很讲排场,奴婢随从不计其数,不管是吃饭还是衣服用具,无一不用上好之物,可以说是穷奢极欲。

他的婢女个个都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刘琰每日在府中的生活好不快活,一直以来,在其位不谋其政便是他的生活态度,对朝廷事务不作为,为他后来的失势埋下了祸根。

职场失意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公元232年,这一年,风流倜傥的小刘同志被派去军前军前,继续装装样子,而这次出征也是诸葛同志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

为了先帝的统一大业与知遇之恩,刘备去世后,诸葛同志对内休养生息,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恢复生产,对外制定政策,一直没有放弃北伐的想法。

安定的国内环境、经济得到恢复的后,诸葛亮在蜀国的支持下连续多年进行北伐,即使连年征战也没有使蜀汉国力疲敝,反而上上下下井井有条、国家富足,人民安居乐业。

这次出征中,刘琰和自己的对头魏延碰到了一起,刘琰能力平平,但凭借着刘备的礼遇、地位显赫。平素为人高傲,经常瞧不起人,有的人可以惯着他,仗着他开国重臣的身份让他三分。

有的人就不能惯着他了,这个惯着他的人就是魏延。魏延其人,能力还行,作战勇猛,虽远不如关羽等一众名将,却又比关羽等人还要傲气三分。

能力中上、傲气一等一的他,自然看不上同样能力平平傲气一等一的刘琰,双方谁也看不惯谁,都认为对方是无能之辈。但相比之下,还是刘琰更加无能些,因此诸葛丞相也是帮魏延的时候居多。

刘琰感到郁郁不得志而终日在军中喝酒,喝醉后说一些胡话,常在军中借酒疯散布关于魏延的谣言,两人因此更不对付。后来,诸葛亮终于看不下去了,当众在军前斥责了他。

刘琰很郁闷,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向丞相写检讨信,挽回一下在丞相面前的形象。这封信大概就是说:我知道我品德低下,本性空虚,能力浅薄,心胸狭小,又喜欢喝大酒、摸大鱼,平时也不想着干正事。

大家都还老说我,说得我心里也是怪难受的,一直是丞相你帮助着我,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还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些都让我很惭愧呐,而且近来我喝酒太多,说了很多胡话,被丞相您听到,骂我是应该的,我该骂。

您又一次包容了我,您没有把我送去接受司法审判,保全了我一条性命。我对神发誓,我今后一定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余热,如果国家没有需要我的地方,那我可真是没脸见大家了。

诸葛亮看到后,深知他的为人,见刘琰还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样子,直接大手一挥,将人打发去了成都。走了这一遭,虽然官职没有变,但是刘琰还是郁郁不得志,整日借酒消愁。

愤而辱妻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刘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次,他的妻子胡氏被刘备的遗孀吴皇后叫入宫中请安问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胡氏长得好看嘴又灵巧,她深得吴皇后的喜爱,竟被吴皇后留下,在宫中度过了月余时间。

等胡氏回家后,本来就心情郁闷的刘琰立刻将家门关上,命令左右仆人押住胡氏,拿鞋底狠狠抽了她好几个大嘴巴子。一顿毒打后,胡氏就被刘琰赶出了府外。

不明就里的胡氏这才反应过来,刘琰一定是怀疑她这么长时间未归,肯定是和皇帝刘禅有染了。胡氏越想越气,立刻就禀告官府,一纸诉状将刘琰告上了朝堂。

这桩本来只是家事的案件,也因此成为了一桩天下皆知的桃色新闻,因为牵连到了当朝皇帝刘禅,此案最后由刘禅亲自审核,刘禅也很快给刘琰下了“弃市”的判决。

能力平平、但官运亨通的刘琰,就这么丢脸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有人说他的死是被卷入政治斗争的结果,是新皇帝想要杀人立威,但刘琰这样的结局,与他本人的志大才疏脱不了干系。

标签: 吴皇后

更多文章

  • 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就引发一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地脉动标签:吴皇后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一日,床榻上的刘备,对着辅助他几十年的丞相说出了最后的交代,若是阿斗有这君王之姿,丞相辅佐便是;如果阿斗不是这块料,丞相自行决断即可。刘备将蜀汉的命运托付到了诸葛亮的手中,就此溘然长逝,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在白帝城停下了脚步。而闻听主公此言,诸葛亮是涕泗横流

  • 刘备去世11年后,遗孀吴皇后引发一丑闻,刘禅愤怒杀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吴皇后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这些成语典故,嘲笑的都是昏庸愚钝的刘禅。但是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君主中, 刘禅的知名度要算相当高的,尤其是在宋代以后仍是正面评价,虽然他的知名非因其赫赫帝业, 却因其维持自身清誉愤而杀死国家栋梁和备受争议的投降事件。一、被寄予厚望的刘禅在冷兵器时代,三国时期可谓战火纷飞。曹

  • 能文能武双商高,历经四朝八十岁还垂帘听政的奇女子高宗吴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吴皇后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2话/宋宫第20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女性,她从一个小小的侍婢,一路奋斗到皇后、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朝,80岁高龄还垂帘听政,出面主持绍熙内禅,让国家安然渡过危机,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长达6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对渡过钻石婚的皇帝皇后。这个传奇女子就是

  • 秦桧教夫人王氏一个点子,轻松化吴皇后对秦家的猜忌和怒气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吴皇后

    一天,吴皇后邀请秦桧夫人王氏来宫里吃鲻鱼,本想鲻鱼珍贵,王氏指定没吃过,谁想王氏却说:“这鱼我家有的是。”而这句话差点给秦桧惹来大祸!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在他做宰相的时候,经常变着法的迎合宋高宗,这也是后来秦桧复相之后能稳居相位十八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做宰相的时候,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收受贿赂

  • 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引发一则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吴皇后

    一般人看来,刘禅很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比较懦弱,也没有大的建树,更是无所作为的守成之君。厚道地说,这只是由于他的父辈们业绩辉煌,掩盖住刘禅的自带光环。后来刘禅独掌大权,还是有些作为。特别是在后来被软禁的特殊环境之中,刘禅懂得自保,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小时候的刘禅命运多舛,跟随着父

  • 吴皇后是明史在位最短的皇后,册封一月即遭废除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吴皇后

    皇后的废立在封建王朝是仅次于皇帝登基和太子废立的大事,向来是朝廷内外关注的重点。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个皇后吴氏堪称是明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被册立后只待了一个月就被朱见深下诏废除,引起的朝野的震惊。从史书记载来看,吴皇后并没有犯下大错,只是用皇后的权力正常责罚了挑衅她权威的万贵妃,因而使得朱见深大

  • 宋真宗赵恒皇后想学武则天当女皇,鲁宗道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历史人物编辑:阅本好书标签:鲁宗道

    北宋著名大臣鲁宗道出身寒微,最初任职海盐县令,后陆续任歙[shè]州军判官、右正言等官职,为人性情耿直,以敢于直言劝谏著称于世,真宗皇帝赞誉他:“忠实,可大用!”御笔题写“鲁直”二字,挂在大殿的墙壁上。鲁宗道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为小事所拘谨,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很多大臣都畏惧他,暗地里称他为“

  • 李乾顺:西夏手握权柄最久的寿星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李乾顺

    西夏虽然不咋样,但是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仅仅西夏一朝,就有好几个了。1083年,李乾顺出生。3年后,李秉常去世,皇位稳稳当当地砸在李乾顺的脑袋上,3岁啊,后世的胤礽40多年了还在太子位置上团团转,人比人气死人。胤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谋取帝位,而李乾顺这个吃奶的娃娃,却毫无征兆没有感觉就轻松做上了皇帝。儿皇

  • 胡铨:第一个喊出要将秦桧斩首的书生,被贬至海南,致死不忘抗金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胡铨

    胡铨:孤身一壶酒,此情故人知现在都知道秦桧是中国头号奸臣,那是因为他杀了中国头号英雄岳飞,其实,他也是受人指使,同为一品大员,没有皇帝的命令,他即使想杀岳飞,怕也是无能为力的。于人民群众看来,这秦桧才是该杀之人,但在当年秦桧红得发紫之时,便有一人上书皇帝,要求将秦桧等三个奸臣斩首示众,原文为:“义不

  • 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何始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赵德昭

    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49岁,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成年,按照中国古代的帝王传统,立儿子为太子,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没有这样做呢?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不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呢?想要搞明白这件事,不能按照现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