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虽然不咋样,但是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仅仅西夏一朝,就有好几个了。1083年,李乾顺出生。3年后,李秉常去世,皇位稳稳当当地砸在李乾顺的脑袋上,3岁啊,后世的胤礽40多年了还在太子位置上团团转,人比人气死人。胤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谋取帝位,而李乾顺这个吃奶的娃娃,却毫无征兆没有感觉就轻松做上了皇帝。
儿皇帝永远需要一套配件,这配件是母后和舅父,子少母壮永远是避不开的,三岁的吃奶娃娃,确实是对母舅毫无约束力,他们可以嗨了。
辅政权力就像毒品,不碰则已,一碰就被这种可怕的权瘾紧紧箍住,除非死去,否则永远不会放手。李乾顺的母后梁氏与舅父梁乙逋兄妹,倚仗梁氏家族在朝廷上扎稳了根,“一门二后”的威势,拼命扩大母党势力,把朝政大权当成自家开的宝库,搂得紧紧的,不肯分给任何一位外人。对李秉常以前的亲信老臣,疯狂打压。在国内天怒人怨,他们害怕地位不稳固,居然用打仗来转移国人的不满,从1085年到1099年,整整13年啊,一直穷兵黩武,西夏对宋朝发动战争超过50次,一年就打六七次以上,绝对是疯了。内外都处理一塌糊涂,连舅父开始有了异心,想要夺了太后的权力。
兄妹又如何,在权力蒙蔽了双眼,谁在乎这点脆弱的感情?1092年,太后开始有意识地削去舅父的兵权,让他一边凉快去。舅父梁乙逋心怀疑虑与不满,小动作更加频频,篡权心越来越明显。
2年后,舅父还没怎么着,他连基本保密功夫都做不好还玩篡权这游戏?梁太后就收到了风声,人家不怕啊,根正苗红的太后,又有人支持,你这舅父算什么?梁太后心一狠,立即捕杀舅父一族,亲自掌权,继续向宋朝用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梁太后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和宋朝交战多年,梁太后输多赢少,辽道宗看出梁太后这么作死,再花钱支持她执政,这不有病吗?没有永远的敌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辽道宗派人大摇大摆到西夏,直接鸩杀梁太后,命16岁的李乾顺亲政,干涉西夏内部的事,辽国倒是牛逼得很哪!
16岁那是不小了,大辽还是帮了李乾顺起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3岁登基,16岁亲政,都是冥冥之中有贵人相助。
1099年,李乾顺为了还大辽的人情,出兵帮大辽平息叛乱。与宋朝打了这么多年,李乾顺本身对宋朝蛮有好感的,现在在他的治下,无休无止的战争可以停止了,他放低姿态,遣使到宋朝,希望与宋朝化干戈为玉帛,但宋哲宗不答应啊,大辽又来插手了,宋哲宗可以不给李乾顺面子,但忌惮大辽三分,要求李乾顺处死为梁太后谋划扰宋的嵬保没、结讹遇二人,并遣使向宋朝上谢罪表,宋朝才答应与夏议和,恢复“岁赐”。
李乾顺前头和宋朝刚和好,马上就掉头想要投进大辽的怀抱,死皮赖脸三番五次要向辽道宗求婚,辽道宗不答应,等辽道宗死了,李乾顺继续坚持不懈要求通婚,天祚帝在位之时,禁不住他天天催婚,终于答应将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李乾顺终于松了口气,抱上了最粗的大腿。
好景不长,到了宋徽宗时代,蔡京一向鄙夷西夏,天天念叨要对西夏用兵。虽然宋朝已经走下坡路了,但军事一点没丢干净,收拾李乾顺那是绰绰有余,李乾顺的铁骑在宋朝铁骑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堪一击。
两国之间打得有来有回,但曾经最粗的大腿辽国逐渐式微,另一个军事强国女真族大金悄然崛起,疯狂的南下进攻大辽,李乾顺算是比较懂做人的,虽然辽朝慢慢沉沦,李乾顺还是经常热心帮助天祚帝。
从1122年开始李乾顺派出5000兵马援助天祚帝,但杯水车薪啊。后来得知天祚帝逃到阴山,又拿出家底3万铁骑救援,碰到强悍的金人,又是一场惨败,家底差点打崩了。但李乾顺依旧无怨无悔,向天祚帝恭候问安,并送钱送粮,在这种尔虞我诈,利益为上的时代,李乾顺算是最厚道的盟友了。
但是大辽已经如何怎么拉也带不动了,李乾顺不得不为自己三番几次出兵相助,开始审视自己这么做已经还够了大辽的人情,现在他实在是带不动了,没有这个能力知道吧?这时候,大金遣使和李乾顺说,只要西夏用对大辽的态度对待大金,愿意将辽西北一带土地割让给西夏。
李乾顺算了一笔账,也是挺划算的买卖。他决定抛弃天祚帝,扭扭捏捏投进了大金的怀抱。
从1126年3月,李乾顺开始时来运转,前面被宋、辽、金三家强敌怼得透不过气来的他,终于可以抽身出来逐鹿天下。他趁着大金暴打大宋的机会,派兵突袭,将原来西夏曾经丢了的土地,全部拿回来。
大宋的土地,被李乾顺吃了不少。完颜宗弼也有抢过天德、云内等州县,李乾顺不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他硬起腰杆,向大金质问这是怎么回事?大金看他现在财大气粗,只好退一步经过协商,与西夏划定疆界,将陕西北部约数千里之地划给西夏,以此作为天德、云内等地的抵偿。
经过对宋的落井下石,和对金的来回谈判。李乾顺终于取得了湟水流域之地,夏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达到了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