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历史上,到过贵州关岭的名人,有诸葛亮、关索、徐霞客

景致记录:历史上,到过贵州关岭的名人,有诸葛亮、关索、徐霞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3/12/29 22:05:28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关岭,徐霞客侧身向下俯瞰滴水滩瀑布,不免神魄惊然。贵州关岭,除了瀑布,是否还有别的风景呢?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挑夫告诉徐霞客:“前面有个望水亭,可以休息。”

望水亭在对面山崖上,徐霞客一行人从滴水滩瀑布侧边,往西南下方走,再越过峡底,往南上山,共走了一里多路,登上西面山崖顶端。望水亭是茅草盖成,大概是从前望水亭的旧址,现在因巡按大人要路过,怕他要停下来眺览,所以用茅草搭成了亭子。这里正对着飞流,瀑布那奔腾喷薄的样子,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他们休息了很久,才从亭子南向西转,沿着山崖上的石阶往西南下山。他们跋涉在山垄壑谷间,向西上坡走入鸡公背村。在村民指点下,他们来到村东南山峰上,这里有一座朝向西北的岩洞,洞口如一道竖缝,洞内可以容纳许多人。岩洞往东通到前山,山坞在洞后。徐霞客鼓足勇气率先登山,希望进洞去一次。

登山只有西南面一条路,徐霞客顺着这条路,曲曲折折地攀登,两旁没有岔道。他登上鸡公岭。山坳中有座佛寺。他询问岩洞在哪里?僧人指点说,在山下村子的南边。

这时,顾仆和挑夫也到了。他们越过山岭向西下山,西面远处的一列山峰,如屏障一般矗立着,溪流镶嵌在壑谷底。

他们走过关岭桥,登上非常陡峻的石阶,路过观音阁,阁下有一方石块砌成的池塘,泉水自池塘西,透过小孔流出,平缓地流在池中,再溢出水池,往东流去,这就是马跑泉,也是关索的遗迹。关索是关公的儿子,跟随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

观音阁南边路右侧,也有泉水从小孔流出,这是哑泉,据说这水不能喝。徐霞客舀了马跑泉的水喝,甘甜清凉,比惠泉差一点,然而高山上能有这泉水,本就是奇事。

他们由观音阁往南,走过一个亭子,往西上山,登上关索岭。关索岭上建有神庙,始建于明朝初年,王靖远扩建后,至今仍有人祭祀。

他们到关岭铺时,才过中午,挑夫告辞走了,徐霞客在旅店歇息。

贵州关岭,除了有令人神魄惊然的瀑布,还有历史名人曾经来过。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标签: 关索

更多文章

  • 关羽的儿子关索,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平行宇宙的三国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谈地理话历史标签:关索

    多年前新版三国演义上映的时候,居然有些小孩子说,太好了,终于有人把日本如此经典的游戏,改编成电视剧了。说这话的人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三国的故事本就是中国的,怎么变成日本的游戏了呢,除了说明这个人历史知识严重欠缺之外,说明日本人对三国的那段历史可真的是非常痴迷。三国的时期,是中国历史最出名的一段时间,几

  • 《五虎定三国》征辽东曹操殒命 入金殿华歆弑君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聊体育标签:华歆

    且说辽东公孙渊,雄长一方,己历三世。因魏国西征东讨,疲于应命,而北方空虚,遂有兼并幽冀,问鼎中原之志。联合乌桓、鲜卑,起兵七万,以大将卑衍为先锋。乌桓忙牙长、鲜卑轲比能亦各引兵三万助战。幽州刺史毌丘俭出城拒敌,战于界桥,鲜卑轲比能使一柄长锤,骁悍无敌,往来冲突,众将无人敢撄其锋,毌丘俭撤回蓟城坚守,

  • 华歆是刘备的师叔,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却被黑得挺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华歆

    《世说新语》中华歆因贪财,羡慕权贵,被管宁割席断交;因带兵入宫收系伏后,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成为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其实历史上的华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没那么不堪。《世说新语》——华歆贪财,羡慕权贵华歆的黑材料首次出现其实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里面,我们中学时代都学过“管宁割

  • 钱穆为何说管宁是三国第一人?因为曹操、诸葛亮都是局中人!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管宁

    谁才是三国第一人?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来个调查问卷或者投票,诸葛亮、曹操、刘备肯定都是其中的人选。但是在明末大儒王夫之,近代史学大家钱穆看来,管宁才是三国第一人!管宁,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我们中学时代学过《世说新语》里的一个管宁和华歆的小故事——割席断交(管宁割席)。管宁和

  • 真才实学的管宁,为何屡次拒绝出仕请求,是对金钱和权力没兴趣?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管宁

    管宁画像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隐士,他们长居深山,但却美名在外,他们之所以归隐山林本意是不再为官,但是常常会有人请他们出山。常常会有人因经不住劝说而选择出仕为官,但是也有人虽拥有无数次为官的机会却一生从未做官,东汉时期的隐士管宁就属于后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多次拥有做官机会的管宁却从未做官呢?其实管宁

  • “割席断义”考证与辨析:管宁是真君子,华歆也未必是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管宁

    “割席断义”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我们中学时代都学习过这个小故事。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看了看,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

  • 永安:沃野田畴涌新潮 乡村振兴谱华章

    历史人物编辑:温柔海角边标签:田畴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走进永安,一幅幅景美业兴、村富民乐的田园画卷在乡野大地徐徐展开。▲吉山村俯瞰图 (张爱娟 摄)这其中,沿着沙溪河打造的“桃源古韵、文旅休闲”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在永安的版图上,显得格外耀眼。这条线路全长30公里,由贡川镇集凤村—延爽村—龙大村—曹远镇霞鹤村—燕西街道上吉山村—吉

  • 云南勐混的田畴间,曼妙的傣族少女,插头上的塑料花也飘出芬芳

    历史人物编辑:背包旅行呀标签:田畴

    18年前上云南布朗山,勐混、班章和老曼峨至乡政府勐昂一线,只有一条荒废的旧道,荆棘丛生,飞机草比人还高;勐混、弄养、戈贺、曼囡和新鼋至勐昂一线,是砂石路。我们走的是后条,九十一公里,越野车跑了近四个小时。不过,在我的眼中,这并不是什么极限之旅,一切正好相反,它根本用不着挑战我的意志,而是我乐于接受道

  • 汉末群雄:田畴献计直捣虏庭,刘备出屯途遇徐庶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田畴

    汉末群雄:田畴献计直捣虏庭,刘备出屯途遇徐庶话说袁尚、袁熙奔往乌桓。乌桓部酋蹋顿为故王印力居侄子,占住辽西偏隅,素与袁氏相往来,袁绍曾立他为单于,使家奴冒充自己之女遣嫁蹋顿,蹋顿未知真假,遂认袁绍为妇翁,聘问不绝;及袁尚与袁熙往奔,当然迎纳,拨众相助,使复故土。早有幽州边吏报达曹操,曹操便拟北伐,先

  • 三国奇案之:国渊智断“匿名谤书案”,开后世笔迹断案的先河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国渊

    说到笔迹断案,三国时期的魏国官吏国渊,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笔迹断案”的鼻祖。据《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霸管传》记载,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今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东南)人,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学生,而郑玄则评价其“必为国器”。早期治理地方时,政绩超卓,仓廪丰实,百姓乐居敬业。曹操时期,曾历任屯田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