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年的司马懿为何嫌弃糟糠之妻张春华?

晚年的司马懿为何嫌弃糟糠之妻张春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1841 更新时间:2024/4/11 16:55:54

《晋书、后妃传》对张春华记载寥寥数语,曹操召集司马懿,让他为官,大家都知道,他装病不去,有一天他晒书,天突然大雨,因此他亲自去收书被家中一侍女看到。张春华谨慎起见,把她杀了。亲自做饭(估计侍女也是厨子。。。),因此司马懿看重她。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司马懿对她的情感多少来自于这段经历。张春华生了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母又以子贵,自然是不同凡响。

之后司马懿宠幸柏夫人,有一次司马懿生病,张春华去探望,司马懿言语颇恶:“老物可憎,何烦出也!”老东西可恨,真是太烦人了。后来张春华忧郁难当,绝食了,一绝食倒好,连儿子们也受到影响,也不吃饭了,这时司马懿幡然醒悟,承认错误。

但是还是非常勉强,认为“老物”怎样不可惜,但可惜了好儿子了。重男轻女在古代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女性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男性的附庸,这也与当时儒家倡导的三纲相符合,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女性往往因为色衰而被丈夫所冷落,因此“人老珠黄”这个词才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说出了很多人的无力感。

有意思的是,这个柏夫人差点气死张春华,柏夫人的儿子司马伦还逼迫张春华孙子司马衷下台,然后自己称帝。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仅在这点上看,张春华这支还正经受了两回大压制呢。

标签: 张春华

更多文章

  • 为何司马懿晚年会厌恶妻子张春华?到底张春华做了何事让他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小島知風标签:张春华

    司马懿早年对妻子张春华是十分敬重,但是晚年对张春华却十分厌恶,甚至当众出言羞辱她。想一想司马懿一生老谋深算,他如此形成巨大反差地对待妻子张春华,当然是有着目的了,其实他表现得厌恶羞辱张春华实际上是他高明的自保手段。张春华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张汪曾在曹操手底下任粟邑令,她的母亲山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河

  • 管辂说我这是在跟死人说话有啥可怕舅舅说这孩子疯了

    历史人物编辑:于景平标签:管辂

    管辂[lù],字公明,平原(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术士。管辂八九岁的时候,喜欢在夜晚到外面仰望星空,观察星辰的变化。成年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还懂得鸟语。管辂算卦很灵验,“每言辄中,出神入化”,生来面貌丑陋,言语粗鄙,但为人心胸宽广,常以德报怨。曹髦在位的时候,任少府丞,是

  • 曹魏几乎没有名气的温恢家族,如何布开家族网在晋朝一飞冲天?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温恢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3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章:曹魏几乎没有名气的温恢家族,如何布开家族网在晋朝一飞冲天?温恢出于太原温氏,如果提起他好像在三国时期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他家的确从一个地方大族,成功嵌入了魏晋政治之中。温恢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通过被察举为孝廉而步

  • 卫温发现了台湾,为何孙权却说他“违诏无功”,把他下狱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卫温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真要追溯这句话的根本,还要从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夷洲(台湾)开始……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

  • 古浪退休干部陈琳:用毛笔书写《三国演义》,书法长卷达6000米

    历史人物编辑:甘肃陈卫东标签:陈琳

    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退休干部陈琳,自幼就喜欢书法,退休后历时4年用行、草、楷、隶四种书体完成了《三国演义》书法长卷的创作,该长卷每章一卷,总计120卷,总长度达6000米。书法于我们而言并非一个陌生的字眼。但实际上在纷杂浮华的当下,能够潜行用毛笔写下几个字的人并不多,更何况是用书法大字书写62万字的《

  •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有何特殊,为什么魏文帝曹丕愿意为他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段时期,爆发了诸如官渡、赤壁等著名战役,同时随着战争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在建安文学界内也涌现出了许多璀璨辉煌的群星,建安七子便是群星中一组极其亮眼的星座,王粲在其中也是尤为突出的一位。王粲生平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前几辈人都在朝中担任要职。王粲曾祖父

  • 曹丕带着大臣在王粲墓前学驴叫,古人的行为艺术,我们真的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略知一二标签:王粲

    模仿动物的叫声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十分诙谐搞笑的事情,现代的很多歌曲比如《狐狸叫》和《学猫叫》当中,都有模仿动物叫声的行为,也显得这些歌十分有趣。在众多的动物当中,猫狗大概是人们模仿最多的动物了,那就是因为这两种动物作为我们常见的宠物,人们常常都会模仿它们的叫声来逗它们玩。除了猫狗之外,鸡鸭猪羊牛等家禽

  •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为何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张仲景为何被誉为“医圣”?他能够预测到20年后王粲的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王粲

    说到中国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神医,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华佗,而可能会忽视张仲景,的确,张仲景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没有华佗的名气高,那么张仲景的医术水平如何呢?张仲景有着“医圣”的称号,这个称号绝对不是名不副实的,张仲景的医术十分精湛,但是在当时由于曹操的发掘,华佗的名气很高,人们就往往不知道张仲景,但实

  • 曹丕为何要学“驴叫”为王粲送葬,王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王粲

    葬礼上,数百人一起学驴叫,那种场面,绝对令人震撼,同样也会令人感到怪异。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葬礼上,而且还是魏文帝曹丕带的头,这就更加令人感到奇怪了。那么,这个王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居然能得到曹丕如此礼遇?公元191年,有一天,蔡邕在长安的家中宴请宾客时,年仅14岁的王粲突然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