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带着大臣在王粲墓前学驴叫,古人的行为艺术,我们真的不懂!

曹丕带着大臣在王粲墓前学驴叫,古人的行为艺术,我们真的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略知一二 访问量:2443 更新时间:2023/12/4 17:50:34

模仿动物的叫声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十分诙谐搞笑的事情,现代的很多歌曲比如《狐狸叫》和《学猫叫》当中,都有模仿动物叫声的行为,也显得这些歌十分有趣。

在众多的动物当中,猫狗大概是人们模仿最多的动物了,那就是因为这两种动物作为我们常见的宠物,人们常常都会模仿它们的叫声来逗它们玩。

除了猫狗之外,鸡鸭猪羊牛等家禽也是许多的人都会模仿的,除了这些动物之外,还有驴叫,也是很多的人觉得很搞笑的一种叫声。

在现代生活当中,很少有人会模仿驴的叫声,驴叫声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难听很低俗的叫声,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驴叫声固然很难听,但是可能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的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东汉末年,许多的文人就十分热衷于模仿驴叫。

这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十分常见,许多的文人见面喝了点酒很开心的时候,就喜欢学驴叫上一两声,以此来彰显自己洒脱不羁的文人风骨。

人们之间互相学驴叫,会促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加深对于彼此的了解,因此在东汉末年以及魏晋时期的时候,就有很多文人热衷于学驴叫。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学驴叫文人当中的代表人物,王粲喜欢学驴叫都是出了名的,在和友人相聚饮酒的时候,在自己写文章作诗的时候,在自己开心的时候,王粲都会学上一两声驴叫,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或者是给自己的文章找灵感。

学驴叫的这个行为在王粲看来很能够体现自己的情怀,体现了当时的那个年代的士人不屑于权贵,高傲冷艳的风骨。

王粲喜欢学驴叫这件事是出了名的,他的很多朋友,包括当时的其他文人都很了解他的这个独特癖好。王粲作为当时的名士,还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他和曹操的儿子曹丕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共同吟诗作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只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王粲在和曹操南征孙权归来的时候,在途中一病不起,最终在盛年去世了,年仅四十一岁。在得知了王粲离世的消息之后,曹丕也很痛心,将王粲迎回来之后,带领许多大臣一起为他送行。

在王粲的墓前,曹丕无比痛心地对面前的大臣们说:“仲宣平日里最喜欢学驴叫,在今天为他送行的日子里,让我们以他的方式,学驴叫为他送行吧。”

说罢自己就学了一声驴叫,墓前王粲的其他好友听到之后不由得就想起了王粲生前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

墓前的驴叫声此起彼伏,众人一起用这种方式来为王粲送行。

尽管这件事听起来很魔幻,但这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当时的那个年代的文人们,的确是将学驴叫视为一件十分高雅的事情。

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理解,史君只能感叹一句,古代人的行为艺术,我们真的不懂!

标签: 王粲

更多文章

  •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为何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张仲景为何被誉为“医圣”?他能够预测到20年后王粲的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王粲

    说到中国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神医,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华佗,而可能会忽视张仲景,的确,张仲景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没有华佗的名气高,那么张仲景的医术水平如何呢?张仲景有着“医圣”的称号,这个称号绝对不是名不副实的,张仲景的医术十分精湛,但是在当时由于曹操的发掘,华佗的名气很高,人们就往往不知道张仲景,但实

  • 曹丕为何要学“驴叫”为王粲送葬,王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王粲

    葬礼上,数百人一起学驴叫,那种场面,绝对令人震撼,同样也会令人感到怪异。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葬礼上,而且还是魏文帝曹丕带的头,这就更加令人感到奇怪了。那么,这个王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居然能得到曹丕如此礼遇?公元191年,有一天,蔡邕在长安的家中宴请宾客时,年仅14岁的王粲突然登门

  • 曹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的墓前学驴,其中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休闲生活随记标签:王粲

    曹丕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文坛灵魂人物,并且和建安七子非常要好,时常在一起畅谈古今,但是文坛才子王粲却因为感染瘟疫去世,他在生前非常喜欢学驴叫,曹丕为了怀念王粲以及为他送行,所以提议大家一起学驴叫,然后曹丕率先开口,众人也跟着曹丕一起学驴叫,可以见当时他们的关系一定非常好,不然没有人愿意去学驴叫的。曹

  • 崔琰之死的真相:夺嫡之争的旧怨,与曹操封魏王之后的心态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崔琰

    崔琰之死,堪称三国第一冤案。因为大家都认为,崔琰道德高尚,为人正直,天下知名,仅仅因为一句话就被曹操杀了,实在太过冤枉。易中天曾评价说:“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本文试图分析崔琰之死背后的隐情,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狱”那么简单,全文2421字,阅读时间5分钟。一、

  • 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论司马懿、隆中对、匈奴使者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崔琰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三国历史时期之中能人辈出,其中不乏可料定先机者,而在这其中一些人事前的一些话,更是神准的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不光能冒充曹操,自己也是个全挂子本事,看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个人叫司马朗,这个人老是自以为是成天是吟诗作对,名气不小,但是眼里没有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杀他?有可能是因为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崔琰

    文/元哥说历史前言【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他既有宽宏大量的一面,又有心胸狭隘的一面,既有真实可爱的一面,又有阴险狡诈的一面,有时深信不疑,有时却又疑神疑鬼。比如,有人多次背叛他,他却选择原谅,照样封官进爵,比如张绣;很多人吃里扒外,暗地里跟袁绍互通书信,他却选择将书信全部烧毁,一概不

  • 三国帅哥崔琰的颜值,曹操都自比不如!看他家族700年有多显赫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崔琰

    电视剧《军师联盟》崔琰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他用性命换曹丕上位。历史上他和后代多显赫!崔琰是帅哥,他的颜值曹操都拿出来冒充自己充当门面,说他“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匈奴使者来拜见大汉丞相曹操,曹操对自己矮黑的颜值,拿出来做外交工作很不自信,就后崔琰来冒充自己接待使者。过后派人见打听使者对自己的印

  • 曹操想称王,连皇帝都不反对,崔琰却有意见,真是不自量力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崔琰

    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定下了个规矩,就是只有姓刘的,有皇家血脉的人才可封王,异性是不能封王的。但是曹操偏要打破这个规矩。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文武众官要求将曹操立为魏王。当然了,曹操做梦都想当王呢,现在百官都拥戴他,那么他自然不会推脱,要把握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了。可是朝廷之中偏有不识时务的人。崔琰对官员们说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崔琰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是的,在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中,曹氏异军突起,虎踞北方而雄视天下,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霸业的兴建过程中,曹操曾旗帜鲜明地主张“唯才是举”。这充分说明,曹氏是非常重视人才的。确实,曹操发现、招聚了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不少人才,并且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