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的墓前学驴,其中有什么故事?

曹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的墓前学驴,其中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休闲生活随记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3/12/10 1:03:49

曹丕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文坛灵魂人物,并且和建安七子非常要好,时常在一起畅谈古今,但是文坛才子王粲却因为感染瘟疫去世,他在生前非常喜欢学驴叫,

曹丕为了怀念王粲以及为他送行,所以提议大家一起学驴叫,然后曹丕率先开口,众人也跟着曹丕一起学驴叫,可以见当时他们的关系一定非常好,不然没有人愿意去学驴叫的。

曹操的儿子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在当时的社会上,可以说是文坛领袖,他与“建安七子”的关系十分要好,经常在一起作诗,

在建安七子当中,王粲是公认的最富才华的人。他为人风趣幽默,出语不凡。比如,当他开心的时候,就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建安七子的王粲出生于177年,逝世与217年,仅仅活了40岁,是山阳郡高平县(今任城区)人,系东汉“建安七子”之首。他的祖辈

都是士族名流。17岁时逃往荆州投靠刘表,后为曹操所重用,官居“侍中”。著作了很多诗赋,著有《王侍中》《七哀诗》《登楼赋》等,游子与思乡感情较重,情调低沉。有些诗赋深刻反映了军阀混战和社会苦难。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学驴叫”这种送葬仪式非常的难以理解,更何况是在封建时代。

但是却反映的正是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放浪不羁的精神世界,一种不拘于固定形式对友人由衷的祭奠,更体现了曹丕和“建安七子”的特别感情。其实,我们祭奠别人,懂得他内心的真正所求,给予他心灵的快乐便足够了。

标签: 王粲

更多文章

  • 崔琰之死的真相:夺嫡之争的旧怨,与曹操封魏王之后的心态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崔琰

    崔琰之死,堪称三国第一冤案。因为大家都认为,崔琰道德高尚,为人正直,天下知名,仅仅因为一句话就被曹操杀了,实在太过冤枉。易中天曾评价说:“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本文试图分析崔琰之死背后的隐情,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狱”那么简单,全文2421字,阅读时间5分钟。一、

  • 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论司马懿、隆中对、匈奴使者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崔琰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三国历史时期之中能人辈出,其中不乏可料定先机者,而在这其中一些人事前的一些话,更是神准的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不光能冒充曹操,自己也是个全挂子本事,看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个人叫司马朗,这个人老是自以为是成天是吟诗作对,名气不小,但是眼里没有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杀他?有可能是因为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崔琰

    文/元哥说历史前言【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他既有宽宏大量的一面,又有心胸狭隘的一面,既有真实可爱的一面,又有阴险狡诈的一面,有时深信不疑,有时却又疑神疑鬼。比如,有人多次背叛他,他却选择原谅,照样封官进爵,比如张绣;很多人吃里扒外,暗地里跟袁绍互通书信,他却选择将书信全部烧毁,一概不

  • 三国帅哥崔琰的颜值,曹操都自比不如!看他家族700年有多显赫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崔琰

    电视剧《军师联盟》崔琰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他用性命换曹丕上位。历史上他和后代多显赫!崔琰是帅哥,他的颜值曹操都拿出来冒充自己充当门面,说他“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匈奴使者来拜见大汉丞相曹操,曹操对自己矮黑的颜值,拿出来做外交工作很不自信,就后崔琰来冒充自己接待使者。过后派人见打听使者对自己的印

  • 曹操想称王,连皇帝都不反对,崔琰却有意见,真是不自量力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崔琰

    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定下了个规矩,就是只有姓刘的,有皇家血脉的人才可封王,异性是不能封王的。但是曹操偏要打破这个规矩。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文武众官要求将曹操立为魏王。当然了,曹操做梦都想当王呢,现在百官都拥戴他,那么他自然不会推脱,要把握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了。可是朝廷之中偏有不识时务的人。崔琰对官员们说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崔琰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是的,在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中,曹氏异军突起,虎踞北方而雄视天下,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霸业的兴建过程中,曹操曾旗帜鲜明地主张“唯才是举”。这充分说明,曹氏是非常重视人才的。确实,曹操发现、招聚了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不少人才,并且都能

  • 荀彧、崔琰、杨修,其实都死于一种共同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崔琰

    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而后两年,袁绍忧郁而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以少胜多的光荣战例,进而完成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曹操是个什么出身呢?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本

  • 三国第一冤案——曹操称魏王后赐死崔琰!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崔琰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崔琰因为说了一句话,被曹操赐死,这堪称是三国第一冤案!易中天先生对此评价: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崔琰,大家看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

  • 曹操处死曹植之妻崔氏,是为了打击崔琰的势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减压历史标签:崔琰

    曹操下令赐死曹植的妻子,出自郭颁《魏晋世语》,原文是:(曹)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曹植的妻子也是崔琰的侄女,人物关系图如下:就这件事,曹植之妻崔氏之死,罪由是违背了曹操定下的制度:曹家的夫人、女儿、媳妇不得穿锦绣衣服。这个制度并不是曹操临时杀人找的借口,在《魏书》中是有记载的,

  • 诸葛亮重用王平的后果?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王平

    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 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可见,王平将军的特点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