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欲写信给叛将孟达,费诗反对:这小子反复无常,不值得写信

诸葛亮欲写信给叛将孟达,费诗反对:这小子反复无常,不值得写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翟梦迪 访问量:3268 更新时间:2024/1/16 1:02:59

公元225年,蜀汉诸葛亮想要写信给叛将孟达互通消息,但是这个想法当庭就遭到了蜀汉大臣费诗的坚决反对,费诗据理力争地说道:孟达,这小子,昔日背叛刘璋,后来又背叛我主刘备,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丞相写信给他,诸葛亮听后沉默不语!

费诗,南安县人,本是益州牧刘璋的下属,担任绵竹县县令。

公元212年,刘备与张松图谋西川之事暴露,益州牧刘璋与刘备彻底决裂,双方兵戎相见,刘备依靠强兵先后拿下益州多座城池,直逼益州军事重镇绵竹县,镇守绵竹县的费诗,见刘璋兵败已成定局,在加上他不忍生灵涂炭,最终选择了向刘备开城投降。

公元214年,刘备强势击败刘璋,成为益州新主,他任命费诗为督军从事,后续又将其提拔为牂柯郡太守,镇守一方。

费诗,为人坦坦荡荡,总是以大局为重,刘备进汉中王之后,对麾下的大将都进行了封赏,但时这个封赏却引起了不小的争端,当时,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的这个事情,触怒了镇守荆州的关羽,关羽认为将自己与黄忠这样的老兵并列在一起,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耻辱,因此他对于前将军的这个“封号”表示拒绝。

刘备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觉得很是为难,于是就派遣费诗去往荆州去劝说关羽,到了荆州之后,关羽一直在发牢骚,抱怨,费诗见此情形,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萧何曹参等名臣的事例来说服关羽,关羽一听,觉得费诗说得在理,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前将军的这个封号,而费诗在这件事情上,始终以大局为重,不偏不倚,化解了关羽对于老将黄忠不满的情绪和态度。

公元225年,魏国降将李鸿来到汉阳县拜会蜀汉丞相诸葛亮,将孟达想要重归蜀汉的心声透露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听后,觉的应该与孟达写信互通消息,争取他率部重归蜀汉,但是在场的费诗却发表了不同观点。

他认为孟达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他先前背弃过刘璋,后来又背叛我主刘备,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下场绝对不好。

诸葛亮听取了费诗的意见之后,只是默不作声,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不久之后,诸葛亮仍然派出了信使前去联系孟达起兵反魏,孟达接到书信后,表示自己愿意听后调遣。但是这个事情最终被曹魏权臣司马懿知晓,司马懿首先稳住了孟达,然后快刀斩乱麻,将孟达的势力连根拔起,最终将孟达诛杀。

而这个事情,也充分证明了费诗是有先见之明的,他早就料想到孟达反复无常,必定会招致杀身之祸。

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之后,蒋琬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和“意志”,成为蜀汉首席军政大臣,他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之后,就对费诗委以重任,任命其为谏议大夫,让其为蜀汉政权建言献策。

说实话,这个职务对于费诗来说,属实是有点屈才,虽然说费诗相对于诸葛亮,蒋琬等人在治国理政上尚有差距,但以费诗的能力来说,完全可以胜任尚书令等职务,但是因为其为人太过正直,说话直来直往,不太讲究,这就使得他与蜀汉的文武百官之间的关系处的并不融洽,因此这就使得蒋琬不敢将其安排在在一个重要的职务之上,以免引发不小的冲突和争端。

我们回顾费诗的仕途轨迹,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蜀主刘备在世,亦或者是诸葛亮执政蜀汉军政大权的时候,费诗的职务始终都没有进入到蜀汉权力的核心圈层之中,他担任的这些职务根本不足以让其施展才华。

费诗,这位蜀汉的大臣,可以说是蜀汉政权里被低估的一位文臣,他一辈子没有被重用,印证了这句“性格决定命运”的名言,如果他能够将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稍微的改进,或许他的仕途会更加好走,他也能够像蒋琬,费祎那样,成为被后世所传唱的蜀汉名臣。

标签: 费诗

更多文章

  • 北京大学教授沈尹默,中楷书法端庄俊美,瘦劲笔挺,被说是钢笔字

    历史人物编辑:远方诗书阁标签:尹默

    北京大学教授沈尹默,中楷书法端庄俊美,瘦劲笔挺,被说是钢笔字!北京大学教授沈尹默,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他的书法对于中国近现代的书坛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四大名著的封书名多是出自他的手笔。在书法方面,沈尹默以楷书为佳,在当时甚至是楷书之中位列前三的楷书高手,令人佩服。文中给

  •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尹默

    沈尹默当陈独秀和沈尹默初次见面时,陈独秀便毫不客气地对沈尹默说:你的字“俗气在骨”。一个陌生的面孔,毫不留情的指责,让沈尹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而这样刺耳的评价,对于致力于书法研究且已小有成就的沈尹默来说,也不可谓打击不大。沈尹默少年时期便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入门,开始练习楷体。随着日积月累的刻苦练

  • 郭沫若沈尹默为一中学题校名,谁的水平高,你看出来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尹默

    引言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醉后赠张九旭》名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有不错的名气,那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得到不少的帮助。比如有着画圣之称的吴道子,从人生履历的角度来看,他的人生过得并不顺利,完全比不上其他的一些知

  • 面对沈尹默书法,为何田蕴章、崔寒柏的评价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遗憾失去你标签:尹默

    沈尹默是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其书法在民国初年就声名卓著,与于右任合称“南沈北于”,当时于右任是北碑的杰出代表,沈尹默则有“帖学第一人”之盛誉。过去的人们都尊称沈尹默为

  • 沈尹默书法中有没有“俗”?他形成个人书法风格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尹默

    沈伊默的书法当然有俗的成分,任何书家在书法学习实践过程中,都有从俗到雅的转化过程。在我看来,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艺术上虽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赢得了很多的赞誉,但其书法始终未脱“俗气”二字,始终走不出对二王等古代经典书法的简单模仿。为什么我要把对古代经典的简单模仿称为“俗”呢?古代书法家,通过努力吸收前人

  • 《书法问集》1257、沈尹默先生书法大家,怎么学的人这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尹默

    沈尹默先生是20世纪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对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为什么学沈尹默先生的人比较少,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沈尹默先生的书法风格相对于其他书法家来说更为独特和个性化,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作品强调自然

  • 沈尹默:解读笔法、笔势、笔意,愿我走过的弯路你们别走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尹默

    沈尹默幼年学书,初学黄自元,后又学南京仇涞之,虽然在书法上用心颇勤,但是却没有得书法的妙径。一次,沈尹默在好友刘三处喝酒,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被陈独秀看到了,第二天陈进了沈尹默家就批评说:“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这种素不相识的刺耳批评,放谁都不一定好受!他曾

  • 晚潮重印之际说尹默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成敏标签:尹默

    □周维强小书《笔下云烟:沈尹默先生题签往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去年出版,一年不到即获重印。这何尝不是受惠于沈尹默先生法书的影响力呢?沈尹默先生后来以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为世所重。但他早年也曾在新文化、大学教育和教育行政诸方面有过实践和贡献。尹默先生题签。尹默先生在书写。尹默先生书法,也是在博取

  • 民国有个大书家,沈尹默!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尹默

    1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2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3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

  • 陈独秀说沈尹默书法“其俗在骨”沈尹默用了三十年时间仍未能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尹默

    如果有人问,沈尹默的书法和谢无量的书法,你更喜欢哪一个?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原因很简单,沈尹默的书法更漂亮,而谢无量的书法歪歪扭扭,似小儿涂鸦,偏小众,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但在书法艺术中,漂亮的字未必就是好字,反倒有可能是俗书,比如馆阁体。而那些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未必就是丑书,有可能自有高超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