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沫若沈尹默为一中学题校名,谁的水平高,你看出来了吗?

郭沫若沈尹默为一中学题校名,谁的水平高,你看出来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3/12/16 18:41:43

引言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醉后赠张九旭》

名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有不错的名气,那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得到不少的帮助。比如有着画圣之称的吴道子,从人生履历的角度来看,他的人生过得并不顺利,完全比不上其他的一些知名画家,比如宋徽宗。可是在名气的加持之下,吴道子的画作有着极高的价值,完全压过了宋徽宗的画作。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知道,名气有着多么高的用处。

一、谁的字写得好?

时间来到了如今,很多事情依旧没有变化,这一点大家看看自己周围的建筑就能知道,是不是很轻松的就能发现,很多建筑上面有叫名人题字。特别是一些公共建筑,名人题字现象更为普遍,建筑方通常会找一些很有名气的人,又或者是找当地的领导,来为此建筑提字,以此来增加建筑的知名度。以往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郭沫若和沈尹默都为虢镇中学提过字,大家觉得他们俩谁的水平高?

沈尹默,出生于1883年,他的书法水平是广受社会承认的,上个世纪一直有着“南沈北吴”的说法,其中的“沈”指的就是他。沈尹默是一位教育者,但他依旧花了很多时间去研习书法,所以从下功夫的角度来说,他肯定是高过于郭沫若的。从书法上来看,沈尹默的字体具有多位名家神韵,从神韵上看,他的字有点类似于欧阳询,从肌骨来看,又有点类似于赵孟颇。我们再来看看他笔下的“虢镇中学”写得怎么样。

二、沈尹默

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大字给人一种端正大气之感,同时细节上也处理的很好,又给人一种含蓄的美感。所以会有着这样的书法,和沈尹默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当初练习书法的时候,最先学习的是北碑、唐晋风味,而后又以“二王”为主要风格,最终自成一派。也正是因为这样,沈尹默的字体乍一看有多位名家之风,但仔细一看又给人一种初识的感觉。

从书法名气上来说,郭沫若是要略低过于沈尹默的,但如果从文学造诣的角度来说,他还是略胜一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可谓是人才辈出,虽然有着“文无第一”的说法,但如果真要为这些文人排一个名次的话,郭沫若排进前五是没问题的,而沈尹默所能排的名次就不好说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题字的数量远远超过沈尹默,比如故宫博物馆、黄帝陵,上面都有着他的题字。

三、郭沫若

不过我们此次比较的是书法,所以暂时先把名气放在一旁,大家可以先看看郭沫若为中学题的字。第一眼望去,就能发现他所写的这四个字,要洒脱飘逸一些,字体运转变通,几无束缚,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从书法的角度来说,郭沫若的风格更偏向于行草,这也使得他的书法看上去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文字并不会因此受到束缚,不会刻意追求规整性,更倾向笔意自然。

从看客的角度来说,两人都是顶级的书法大家,真要分出一个高下是很难的,所以要分辨谁高谁低,只能看大家心中的想法。如果你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做事非常在意各种规章制度,书法也工工整整的,那你大概率会认为沈尹默的题字更好看。如果你是一个不愿意被世俗束缚的人,平常做事也更愿意追求内心的想法,那大概率会认为郭沫若的字更好看。不知大家属于哪一种?

从这两位名人的字迹上,我们应该学习到一些道理,他们当初写这些字时,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但这些字却成为了流传的经典,这是因为他们早就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积累的重要性,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达成足够的成就,慢慢的积累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在学习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急,慢慢的去学。

结语:

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书法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大家平常不太会写字,基本选择了打字。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打字的效率的确更高,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可就不是好事了,这就意味着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会慢慢的消失。我们这次应该保持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既要认识打字有着更高的效率,也要认识到文化艺术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只有兼顾了这两点,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资料:

《醉后赠张九旭》

《名人故事》

标签: 尹默

更多文章

  • 面对沈尹默书法,为何田蕴章、崔寒柏的评价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遗憾失去你标签:尹默

    沈尹默是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其书法在民国初年就声名卓著,与于右任合称“南沈北于”,当时于右任是北碑的杰出代表,沈尹默则有“帖学第一人”之盛誉。过去的人们都尊称沈尹默为

  • 沈尹默书法中有没有“俗”?他形成个人书法风格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尹默

    沈伊默的书法当然有俗的成分,任何书家在书法学习实践过程中,都有从俗到雅的转化过程。在我看来,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艺术上虽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赢得了很多的赞誉,但其书法始终未脱“俗气”二字,始终走不出对二王等古代经典书法的简单模仿。为什么我要把对古代经典的简单模仿称为“俗”呢?古代书法家,通过努力吸收前人

  • 《书法问集》1257、沈尹默先生书法大家,怎么学的人这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尹默

    沈尹默先生是20世纪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对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为什么学沈尹默先生的人比较少,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沈尹默先生的书法风格相对于其他书法家来说更为独特和个性化,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作品强调自然

  • 沈尹默:解读笔法、笔势、笔意,愿我走过的弯路你们别走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尹默

    沈尹默幼年学书,初学黄自元,后又学南京仇涞之,虽然在书法上用心颇勤,但是却没有得书法的妙径。一次,沈尹默在好友刘三处喝酒,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被陈独秀看到了,第二天陈进了沈尹默家就批评说:“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这种素不相识的刺耳批评,放谁都不一定好受!他曾

  • 晚潮重印之际说尹默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成敏标签:尹默

    □周维强小书《笔下云烟:沈尹默先生题签往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去年出版,一年不到即获重印。这何尝不是受惠于沈尹默先生法书的影响力呢?沈尹默先生后来以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为世所重。但他早年也曾在新文化、大学教育和教育行政诸方面有过实践和贡献。尹默先生题签。尹默先生在书写。尹默先生书法,也是在博取

  • 民国有个大书家,沈尹默!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尹默

    1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2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3 / 9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

  • 陈独秀说沈尹默书法“其俗在骨”沈尹默用了三十年时间仍未能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尹默

    如果有人问,沈尹默的书法和谢无量的书法,你更喜欢哪一个?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原因很简单,沈尹默的书法更漂亮,而谢无量的书法歪歪扭扭,似小儿涂鸦,偏小众,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但在书法艺术中,漂亮的字未必就是好字,反倒有可能是俗书,比如馆阁体。而那些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未必就是丑书,有可能自有高超的艺术

  • 王者之心:为了抓捕小诸葛李恢,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李恢

    蜀汉重臣李恢,主要是因为劝降了马超而被世人所熟知。尤其是在三国志11的游戏里,他更是独享着“小诸葛”的称号。老玩家们都知道,李恢之所以能够享誉如此称号,关键还是因为他的机智特技能够无限接近诸葛亮的神算控制效果。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里的李恢,又是怎样的一副人设呢?其实我最开始压根没想写

  • 孙桓:差点在战场上生擒刘备,不久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孙桓

    夷陵大战失败,刘备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一个吴将逼上绝路,差点被生擒。这个吴将就是孙桓。孙桓,生于公元198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建武将军。孙坚族子孙河的第三子,吴国定武中郎将孙俊的哥哥。孙桓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博闻强记,口才也是一流的。因此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

  • 眼看孙桓危险,陆逊为何不救?孙权会为侄儿报仇?一切为击败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孙桓

    孙桓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孙河被孙坚所收养,跟随他南征北战。所以孙桓从辈分上来说,应该是孙权的侄儿。即使不是亲侄儿,也算是孙权的心腹,毕竟是家里人。而陆逊在夷陵之战前,却差点把孙权的这位侄儿给害死。陆逊提领江东大都督的时候,孙桓被拜为安东中郎将,前往夷道。可是孙桓作为前锋,却被刘备大军重重包围。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