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说齐桓公是在常绍被曹刿打败之后开始称霸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齐桓公即位之初,齐国在经历了之前的混乱之后,还算不上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甚至在与鲁国的战争中,也因为著名的“曹桂之辩”,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另一方面,鲁国士气大振,但也是在这场战役之后,齐国才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称霸生涯。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鲁国打败齐国之后,底气自然大增,与周边诸侯的矛盾摩擦也逐渐增多。像南宫婉这样的宋国重臣,后来又要求放宋国,而回国的南宫婉,更是把宋国的政局搞得一团糟。宋闵公是当时南宫婉的国君,君臣关系一直比较密切。
有一次他们两个因为下棋发生了小争执。难道君主不是事事听话吗?
这无异于揭开了南宫婉过去的伤痕。宋闵公这样对待自己的臣民,显得有些不成熟,气得南宫婉勃然大怒,一拳打在宋闵公的脸上。南宫婉本来就强大如神,再加上他此刻用力太大,宋闵公的脑袋差点被砸碎。南宫婉知道大难临头,索性造反,逃往陈氏。宋闵公的弟弟宋桓公接过印章贿赂陈国南宫万被美女美酒晕倒,用牛筋绳牢牢捆住。然后他被押回宋朝公开受审。最终,按照弑君罪和叛国罪的严刑罚标准,南宫婉当然会被处以死刑不离身。
宋桓虽然为人平和,但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地位也不稳定。这给了齐桓公称霸最直接的理由。
当时是齐桓公五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之后,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借口很好,而且恰逢不久前的周庄王驾崩,新登基的周熙王还是个“新手”。经过管仲的谋划,齐国进贡给季呼齐,以表示对大周的效忠。这位周熙王难得尊为天下之主,当即任命齐桓公解除后顾之忧。周王室虽日渐没落,但有天子赐大权,齐桓公可以在道义上奔波。否则,他会擅自召集诸侯,给其他国家借口与齐国作战。
周王室的价值虽然尴尬甚至荒唐,但当时没有人敢与全世界“为敌”。齐桓公奉周熙王之命,在北兴召集诸侯第一次会面,正式承认宋桓公为周王室。虽然大部分的诸侯都没有来北兴,但陈蔡、朱、宋三人让这个联盟的规模显得过于冷清,但是这个联盟的成功标志着齐桓公开始有了称霸,可见天下还处于混乱纷争之中,齐国称霸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曾经欺负过一阵子的郑氏,自从郑庄公死后,国内就不太平了。他可以靠着老兵牺牲双脚维持暂时的稳定,但终究是熬不过自己的性命。
周熙公不敢惩治郑厉公的暴行,也有赖于齐桓公从中斡旋。终于招陈、魏、宋、郑三人在涓城会盟,正式同意齐桓公为霸主。.
正是经过这一系列的结盟和威信的建立,齐桓公才逐渐成为当时诸侯的霸主。打败曹刿后,齐国有机会称霸吗?而且,这个机会,客观来说,并不是因为齐国本身的大发展,而是鲁国在打败齐国之后有些不知所措,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强大的邻国齐国利用了这个机会。由此可见,自知之明对一个人的意义不仅仅影响到自己,也很容易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