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柴进为什么被称为“当世孟尝君”?这其中有什么典故?真相了

柴进为什么被称为“当世孟尝君”?这其中有什么典故?真相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4/1/19 2:23:43

用四个字来形容柴进和孟尝君的相似之处——仗义疏财。

说到这里懂了吧?

柴进有钱,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系子孙,还有宋太祖赵匡胤御赐的丹书铁券,就是所谓的免死金牌。

虽然有钱,但柴进并不是为富不仁的人。

他很讲义气,当然了这是剧情需要。有钱有地位,就有资本去帮助别人。

林冲被刺配沧州的时候,得到了柴进的帮助。不仅好吃好喝的招待,还写信给沧州大尹、牢城管营的官员打招呼。

让他们多多照顾一下林冲,所以林冲到了发配地后连惯例的一百杀威棒都免了。

这就叫“中国式人情社会”,只要头顶有人,一切的事情都好办。

及时雨宋江杀了人以后,都躲进了柴进的庄园里。

另外像武松、王伦这些人都得到过柴进的帮助,以及其他不知名人物,这就为柴进赢得了一个“当世孟尝君”的美誉。

而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代在贵族之间特别流行“养士”,就是收养门客。

孟尝君是皇室之后,他是齐威王的后代。

孟尝君巅峰时期养了数千人的门客,这些门客都是各国的人才或者因为犯罪逃到他门下寻求庇护的人。

为了笼络人心,孟尝君很有一套,他专门让下人躲起来记录门客们的言论。

如果门客言论中吐露出什么需求,孟尝君就会派人暗地里去解决。

譬如门客觉得饭菜不好吃,孟尝君就把自己的饭菜拿给人家吃,而且孟尝君并不因为这些门客的身份而区别对待。

他对每个人都很和善和尊重,所以大家都觉得孟尝君和自己的关系要好。

如此庞大的开支孟尝君有时也难以为继,所以就有了“冯谖客孟尝君”记载的跑去讨债的历史典故。

因为没有钱了,孟尝君只好让冯谖去讨债,以对付府里的开支。

养士在战国非常流行,是一种社会潮流,养士不仅是为了招揽人才,有时也是炫耀财力和地位的一种手段。

春申君、信陵君这些人一度养士的人数都达到三千人之巨。

当然养士也不是白养,如果门主遇到什么难题,这时候门客们就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譬如平原君到楚国去搬救兵的时候,多亏了门客毛遂,才最终让楚王出兵解救赵国。而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也是门客侯赢出得主意。

并且得到朱亥的帮助,顺利掌管魏军,而候赢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最后也自刎而死。

其实颇有替信陵君背锅的意思。

而柴进也因为像孟尝君一样喜欢疏财助人,因此就给他赢了一个当世孟尝君的美誉。

而同样也喜欢仗义疏财的宋江也因为这一点人送外号“及时雨”,说明宋江总能在别人有所需要的时候给予钱财帮助。

但宋江没有被称作“当世孟尝君”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和孟尝君不相配。

孟尝君是皇室之后,齐威王的后裔。

柴进则是后周皇室后裔,后周世宗柴荣的嫡系子孙,身份和地位都和孟尝君差不多,而且行事风格又都相近。

所以就把他和孟尝君挂钩了。

但其实《水浒传》中是有BUG的,譬如这个宋江,他是什么出身呢?

他父亲不过是一个务农的,而他自己则只是一个小小的郓城县押司。

这个押司是什么呢?

也就是县衙里的文书,专门负责县衙里的文件。

押司的工资肯定不高,糊口够,但想要拿出来救济别人,那宋江自己只有喝西北风了。

书里没写宋江还有什么副业,不过想来这个宋江还是凭借其它手段可以搞到钱。

总之这个设定还是蛮矛盾的。

关注【围炉言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标签: 孟尝君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有多牛,孟尝君攻进秦函谷关,信陵君力挽狂澜败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黄猛强标签:孟尝君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四公子到底有多厉害,今天笔者就给您讲讲四公子的故事,让您对这几个人有个立体的了解。平原君第一位赵国平原君赵胜,赵胜的才能不在战场上,而是在邦交上。赵国曾经一等一的强国,可是随着秦国的崛起,赵国的地位就很尴尬了,打不过秦国还离得秦国比较进,又因为赵国在列国中算比

  • 孟尝君身边有宋喆,但他不做王宝强,引荐仇人做高官,结局很喜剧

    历史人物编辑:观景说史V标签:孟尝君

    记得以前中学课本上有关于孟尝君从秦国逃走的故事,为什么有那么多门客愿意帮助他呢?这与孟尝君喜欢善待门客有关。人毕竟得知恩图报不是吗?尤其是那些自以为不凡的儒生。孟尝君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皇室宗亲田婴的儿子,原名叫田文,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公子。说起田文,这个人能长大,也是个奇迹。田文是田婴的小妾所生,出

  • 合纵对连横,东方联军五次攻打秦国,孟尝君几乎攻灭咸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孟尝君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中原诸侯燕、赵、魏、韩、楚等国家,就互相结盟,共同对付秦国。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成南北纵列,因此称为合纵。合纵对连横秦国虽然强大,但也害怕中原诸侯的联合围攻,为了打破围堵,就拉拢地图中间的那些国家,结成东西向的联合,也称连横,共同对付南北向的合纵联盟。此后

  • 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最后为何客死他乡?其实是手下门客害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期随着士族阶层的崛起,很多诸侯都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一些大臣因为权势和财力雄厚,也开始豢养门客为自己所用,以求自己的地位稳固,而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公子手下都有三千多位门客,位列四公子第一位的就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贤名远播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有四十多个孩子,而他是最不受宠

  • 孟尝君能成功逃离秦国——秦王被枕边风吹晕了头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孟尝君

    枕边风不容小觑,风小威力大,多少历史故事结局都是被枕边风吹出来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凭借着枕边风之力,成功逃脱了秦国的囚禁,使自己免于了杀身之祸。奉命入秦,惨遭囚禁孟尝君从小聪明伶俐,很早就能主持家政,他礼贤下士,招揽人才,门客如云,达千人之数,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贤之人。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贤能

  •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动荡不断。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纷纷网罗天下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现象,养“士”之风盛行。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妫(guī)姓田氏,名文,所以叫田文。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

  • 孟尝君以“鸡鸣狗盗”逃出函谷关后,报复秦国了吗?-读战国(42)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孟尝君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2):鸡鸣狗盗文/松鼠爸爸(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松鼠父子读历史# #松鼠父子读战国# #睡前故事# )孟尝君“孟尝君,大事不好!秦王要杀您,赶紧逃!”刚刚被礼聘为秦国国相的齐国人孟尝君田文,正在咸阳的官邸与朋友喝酒,一位门客突然气喘吁吁进来禀报。“秦王要杀我?开什么玩

  • 做过三国相国,组织五国抗秦,孟尝君为何最终还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孟尝君

    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的职场履历应该是最丰富的一个。平原君赵胜始终在赵国活动,春申君埋头耕耘楚国,信陵君因为政治原因客居赵国几年,而孟尝君就不同了,他做过三个国家的相国,分别是齐国,秦国,魏国,职业生涯相当亮眼。先说结论吧,为什么被灭族?那是因为孟尝君生病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主位,打的是不

  • 撕下孟尝君礼贤下士的面具,就只剩这般嘴脸!

    历史人物编辑:谭丽标签: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以广纳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还有心胸狭隘,残忍暴虐的人生另一面。孟尝君为了吸纳人才,曾征召数千门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市井无赖之辈、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齐威王的小儿

  • 孟尝君的绿帽子和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清尔说车标签:孟尝君

    文/女人书香01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田婴被封为宰相,权倾朝野。齐湣王继位后,田婴封地薛城。田婴死后,孟尝君继承了包括封地在内的大笔遗产。他的门下养食客数千人,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拒绝,为了厚待这些人,不惜万贯家财。因此有了礼贤下士之名,而且名满天下。他的声名远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