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最后为何客死他乡?其实是手下门客害了他

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最后为何客死他乡?其实是手下门客害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司明岩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22 2:20:44

战国时期随着士族阶层的崛起,很多诸侯都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一些大臣因为权势财力雄厚,也开始豢养门客为自己所用,以求自己的地位稳固,而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公子手下都有三千多位门客,位列四公子第一位的就是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名远播

孟尝君田文齐威孙子,他的父亲有四十多个孩子,而他是最不受宠的一个,因为出生在端午节所以被认为是不详的人,但是田文却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口才得到了父亲的重视,并且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财产。

在田文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开始招揽门客,不管是犯罪逃亡的人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只要投奔田文就会得到优厚的待遇,他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传到了各诸侯国,就连秦昭襄王都想要见他一面,将自己的弟弟泾阳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想要见孟尝君一面。

大才不耻与其为伍

齐王虽然不愿放孟尝君离去,但是畏惧秦国的兵力,只能答应了这个请求,结果孟尝君到了秦国秦王立刻翻脸,将他软禁了起来,最后孟尝君还是靠着“鸡鸣狗盗”的门客才逃离了秦国,他的贤名也彻底传开,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到了最后却客死他乡呢?其实错就错在“鸡鸣狗盗”的门客身上。

战国时期虽然礼乐渐渐崩坏,但是人们心中的侠义精神还存在,秦国之所以被当时的山东六国鄙视,就是因为在一统的过程中做了很多背信弃义的事情,就像软禁孟尝君就为人所不齿,而孟尝君手下的盗贼和犯人也被真正有大才能的人所不齿,也不愿意跟他们有相同的待遇,所以他的手下很难有经天纬地的大才。

没有识人之能

还有就是孟尝君没有识人之能,大多数的门客投奔到他的手下都是为了能够施展才能,通过孟尝君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但是孟尝君却没有识人之能,不能从三千门客中挑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让他们跟犯人混迹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无法施展才能,孟尝君豢养门客的这些年,最出名的门客居然是“鸡鸣狗盗”之徒,这样只能说孟尝君白白埋没了人才。

孟尝君骄横跋扈

最后就是这些门客对孟尝君产生了坏的影响,孟尝君一开始确实是礼贤下士,但事实后期在门客的影响下越来越骄横,他在逃离秦国之后路过赵国回自己的国家,路上赵国的人想要看闻名天下的孟尝君是什么样,就说了一句他矮,孟尝君就勃然大怒命令门客四下杀人,毁了赵国的一个县。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真心尊重。

所以回到齐国之后,孟尝君就受到了齐王的猜忌,无奈之下只能逃出齐国,外逃的孟尝君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还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进攻齐国,最后让齐王低头跟他重修旧好,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国的国君。

小结

经历了这些事情的孟尝君自然无法回到母国齐国,只能老死在自己的封地,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爵位而相互厮杀,最后被齐国和魏国联合剿灭,孟尝君也成了战国四公子中结局最差的一位。

标签: 孟尝君

更多文章

  • 孟尝君能成功逃离秦国——秦王被枕边风吹晕了头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孟尝君

    枕边风不容小觑,风小威力大,多少历史故事结局都是被枕边风吹出来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凭借着枕边风之力,成功逃脱了秦国的囚禁,使自己免于了杀身之祸。奉命入秦,惨遭囚禁孟尝君从小聪明伶俐,很早就能主持家政,他礼贤下士,招揽人才,门客如云,达千人之数,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贤之人。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贤能

  •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动荡不断。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纷纷网罗天下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现象,养“士”之风盛行。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妫(guī)姓田氏,名文,所以叫田文。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

  • 孟尝君以“鸡鸣狗盗”逃出函谷关后,报复秦国了吗?-读战国(42)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孟尝君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2):鸡鸣狗盗文/松鼠爸爸(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松鼠父子读历史# #松鼠父子读战国# #睡前故事# )孟尝君“孟尝君,大事不好!秦王要杀您,赶紧逃!”刚刚被礼聘为秦国国相的齐国人孟尝君田文,正在咸阳的官邸与朋友喝酒,一位门客突然气喘吁吁进来禀报。“秦王要杀我?开什么玩

  • 做过三国相国,组织五国抗秦,孟尝君为何最终还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孟尝君

    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的职场履历应该是最丰富的一个。平原君赵胜始终在赵国活动,春申君埋头耕耘楚国,信陵君因为政治原因客居赵国几年,而孟尝君就不同了,他做过三个国家的相国,分别是齐国,秦国,魏国,职业生涯相当亮眼。先说结论吧,为什么被灭族?那是因为孟尝君生病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主位,打的是不

  • 撕下孟尝君礼贤下士的面具,就只剩这般嘴脸!

    历史人物编辑:谭丽标签: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以广纳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还有心胸狭隘,残忍暴虐的人生另一面。孟尝君为了吸纳人才,曾征召数千门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市井无赖之辈、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齐威王的小儿

  • 孟尝君的绿帽子和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清尔说车标签:孟尝君

    文/女人书香01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田婴被封为宰相,权倾朝野。齐湣王继位后,田婴封地薛城。田婴死后,孟尝君继承了包括封地在内的大笔遗产。他的门下养食客数千人,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拒绝,为了厚待这些人,不惜万贯家财。因此有了礼贤下士之名,而且名满天下。他的声名远扬和

  • 孟尝君:战国公子中能力最强者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孟尝君

    随着历史著作和历史类影视剧和小说的流行,战国四公子也广为人知,我认为四位公子中个人能力最强的当属齐国孟尝君田文。四公子中信陵君和平原君是原国君的儿子,时任国君的亲兄弟,本身就是高贵出身,春申君也是贵族公子,而田文则不是这样子,他父亲是贵族当权者,但田文的母亲出身低微,只是被临幸怀孕的一个普通侍妾,这

  • 孟尝君为什么能位列战国四大公子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孟尝君

    孟尝君能位列四大公子之首,一方面是因为官大(宰相),另外是幕僚多(三千),最重要的是这些幕僚个个有才。我国的战国时代,人才济济。上自各国国王,下至市井小民,都有突出人物。于中间阶层的文臣武将、诗人与哲学家、玄学家、教育家、宗教家、艺术家、科学家,亦复数不胜数。其中更有所谓四大公子,让人印象深刻。关于

  • 孟尝君可不止急公好义,也有残暴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孟尝君

    他曾豢养食客数千,公义之名在诸侯国间声名远播,但也曾因仅仅因人取笑,发狠屠戮一县,他曾为齐相助齐强盛,但也留下专权跋扈之名。今天老聂带大家都进战国四君子之,孟尝君田文的一生。孟尝君,姓田氏,名文,又称文子、薛文、薛公,父亲为齐相田婴,祖父为齐威王。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认为

  • 战国四大公子之孟尝君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