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钩箝之术”?孟尝君、曹操和刘备一起告诉你

什么是“钩箝之术”?孟尝君、曹操和刘备一起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巨昕宇 访问量:1206 更新时间:2023/12/20 8:15:27

战国时,孟尝君府上来了1个长相猥琐的门客,他想赶走他!谁知,谋士知道后问了他3个刁钻的问题:“一,怎样能让乌龟跑赢猴子?二,千里马什么情况下会没有狐狸快?三、怎样让刺客束手就擒?”答案公布后,孟尝君直呼“高明”。这是怎么回事呢?

谋士名叫鲁连,他得知自己的主公因外貌而嫌弃他人时,很气愤。于是,他给孟尝君出了三道难题,试图点醒他。

听完问题后,孟尝君愤怒地说:“什么猴子,乌龟,乱七八糟的。不如,你猜猜我何时想揍人?”

鲁连哈哈大笑,回答道:“我知道您现在想揍我,但还是听一下答案吧!第一,猴子虽然在林间十分敏捷,但是投入水中,必然不及乌龟!第二,千里马虽日行千里,但飞檐走壁,必然不如狐狸。第三,刺客若是没了兵器,自然束手就擒。”

孟尝君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笑得前仰后翻。然而,几分钟后,他发现自己被内涵了。他说:“你是骂我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长处吗?可是那人不仅猥琐,还好吃懒做!”

鲁连笑着说:“那又如何呢?您门下3000门客,他不过是一个人,一张嘴,养他能耗费多少东西呢?万一哪天,您真用得上他呢?”

孟尝君想了想,直呼:“高明啊!”

果然,没多久,那个人就给孟尝君立了一个大功。

这件事之后,孟尝君对待手下的人更好,也更加信任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有一个门客居然胆大包天,与孟尝君的妾室搞暧昧。这一次,大家都以为孟尝君会大发雷霆,处置门客。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对那人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你俩情投意合,我把她送给你吧!”

这件事之后,大家都觉得孟尝君疯了。然而,夸张的还在后头。孟尝君送他钱财和马车,还给那人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去卫国当官。那人去了卫国,果然被重用。

很多人都开始在背后议论孟尝君,说他怂,说他是个懦夫。然而,几年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大家对孟尝君刮目相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歃血为盟,永结为好的齐国和卫国关系破裂了,卫国甚至要加入伐齐的行列。

此时,孟尝君原来的门客站了出来。他对卫国国君说:“大王,臣不才,没能好好辅佐大王,让您处于现在的局面。但是,当年卫国与齐国交好,约定不相攻伐。如今,您这样做,岂不是违背先王,还对不起孟尝君吗?”

卫国国君被他说得很惭愧,但还是没有放弃伐齐。

这时,门客又说:“大王最好听臣的劝谏!不然,臣只有血溅当场。大不了,和您同归于尽。”

卫国君主吓坏了,连忙说:“爱卿何必如此呢?本王不伐齐就是了。”

这件事传开后,齐国人无一不佩服孟尝君的。谁都没想到,以德报怨竟有如此奇效。

孟尝君自己听说这件事后,也忍不住感慨:“这一切都是鲁连的功劳啊!是他用猴子、乌龟、狐狸等让我明白了养士之道!”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孟尝君的这两种方法,都属于钩箝之术。

钩箝之术主要是发现一个人的短处,错误,却不打击他们,反而是对他们加以安抚。他们得到很多好处后,会尽心尽力辅佐上级。再加上,他们的错误,又能钳制他们。

不得不说,孟尝君实在是高明。

说起齐国的养士之风,要从齐桓公创办稷下学宫开始。养士,就可以吸引人才,让人才为自己所用。齐国之所以强大,和齐桓公的人才政策息息相关。

作为齐桓公的曾孙,孟尝君田文也十分擅长养士。他的门客达到了三千人,三千人各有所长。就连著名的“鸡鸣狗盗”之徒,也出自孟尝君手下。

孟尝君手下之所以人才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钩箝术施展得好。

就拿他手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来讲,当初也是在他府上吃白饭的。但是危急时刻,一个能挖狗洞,帮他偷东西,一个能学鸡叫,帮助他逃出关外,保住了性命。

可见,看人不能看表面,哪怕很不起眼的人,也有自己潜藏的特长。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很好的施展钩箝之术呢?

一、钩!

钩,顾名思义是要是要将人紧紧钩住。可以靠给他们钱财、好处,笼络人心。

二、箝

箝,也就是钳制。要想钳制一个人,除了靠抓住他的把柄,还能靠对他好,让他欠你情!

孟尝君正是做到了这些,才能让自己的门客对自己死心塌地。甚至,有的门客已经离开,却还是感念他的恩情。

总之,要想用人,一定要让人家心悦诚服!

纵观中国史,善用钩箝之术的人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他会提拔荀彧等世家大族的名士,也会用郭嘉那样的寒族。甚至,杀了他儿子曹昂张绣,也得到了曹操的重用。不过,重用他们的同时,曹操也想好了钳制他们的方法。

刘备对诸葛亮,也算是钩箝之术。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感受到了主公对他的好。于是,他用尽一生去报答刘备!

不得不说,为上者,要学会制下。制下有术,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领导要把格局打开。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的人,注定走不远!做人,要学会做长期投资!

什么是钩箝之术?大家学会了吗?欢迎留言。

标签: 孟尝君

更多文章

  • 柴进为什么被称为“当世孟尝君”?这其中有什么典故?真相了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孟尝君

    用四个字来形容柴进和孟尝君的相似之处——仗义疏财。说到这里懂了吧?柴进有钱,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系子孙,还有宋太祖赵匡胤御赐的丹书铁券,就是所谓的免死金牌。虽然有钱,但柴进并不是为富不仁的人。他很讲义气,当然了这是剧情需要。有钱有地位,就有资本去帮助别人。林冲被刺配沧州的时候,得到了柴进的帮助。不仅好

  • 战国四公子有多牛,孟尝君攻进秦函谷关,信陵君力挽狂澜败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黄猛强标签:孟尝君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四公子到底有多厉害,今天笔者就给您讲讲四公子的故事,让您对这几个人有个立体的了解。平原君第一位赵国平原君赵胜,赵胜的才能不在战场上,而是在邦交上。赵国曾经一等一的强国,可是随着秦国的崛起,赵国的地位就很尴尬了,打不过秦国还离得秦国比较进,又因为赵国在列国中算比

  • 孟尝君身边有宋喆,但他不做王宝强,引荐仇人做高官,结局很喜剧

    历史人物编辑:观景说史V标签:孟尝君

    记得以前中学课本上有关于孟尝君从秦国逃走的故事,为什么有那么多门客愿意帮助他呢?这与孟尝君喜欢善待门客有关。人毕竟得知恩图报不是吗?尤其是那些自以为不凡的儒生。孟尝君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皇室宗亲田婴的儿子,原名叫田文,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公子。说起田文,这个人能长大,也是个奇迹。田文是田婴的小妾所生,出

  • 合纵对连横,东方联军五次攻打秦国,孟尝君几乎攻灭咸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孟尝君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中原诸侯燕、赵、魏、韩、楚等国家,就互相结盟,共同对付秦国。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成南北纵列,因此称为合纵。合纵对连横秦国虽然强大,但也害怕中原诸侯的联合围攻,为了打破围堵,就拉拢地图中间的那些国家,结成东西向的联合,也称连横,共同对付南北向的合纵联盟。此后

  • 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最后为何客死他乡?其实是手下门客害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期随着士族阶层的崛起,很多诸侯都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一些大臣因为权势和财力雄厚,也开始豢养门客为自己所用,以求自己的地位稳固,而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公子手下都有三千多位门客,位列四公子第一位的就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贤名远播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有四十多个孩子,而他是最不受宠

  • 孟尝君能成功逃离秦国——秦王被枕边风吹晕了头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孟尝君

    枕边风不容小觑,风小威力大,多少历史故事结局都是被枕边风吹出来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凭借着枕边风之力,成功逃脱了秦国的囚禁,使自己免于了杀身之祸。奉命入秦,惨遭囚禁孟尝君从小聪明伶俐,很早就能主持家政,他礼贤下士,招揽人才,门客如云,达千人之数,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贤之人。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贤能

  •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动荡不断。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纷纷网罗天下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现象,养“士”之风盛行。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妫(guī)姓田氏,名文,所以叫田文。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

  • 孟尝君以“鸡鸣狗盗”逃出函谷关后,报复秦国了吗?-读战国(42)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孟尝君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2):鸡鸣狗盗文/松鼠爸爸(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松鼠父子读历史# #松鼠父子读战国# #睡前故事# )孟尝君“孟尝君,大事不好!秦王要杀您,赶紧逃!”刚刚被礼聘为秦国国相的齐国人孟尝君田文,正在咸阳的官邸与朋友喝酒,一位门客突然气喘吁吁进来禀报。“秦王要杀我?开什么玩

  • 做过三国相国,组织五国抗秦,孟尝君为何最终还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孟尝君

    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的职场履历应该是最丰富的一个。平原君赵胜始终在赵国活动,春申君埋头耕耘楚国,信陵君因为政治原因客居赵国几年,而孟尝君就不同了,他做过三个国家的相国,分别是齐国,秦国,魏国,职业生涯相当亮眼。先说结论吧,为什么被灭族?那是因为孟尝君生病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主位,打的是不

  • 撕下孟尝君礼贤下士的面具,就只剩这般嘴脸!

    历史人物编辑:谭丽标签: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以广纳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还有心胸狭隘,残忍暴虐的人生另一面。孟尝君为了吸纳人才,曾征召数千门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市井无赖之辈、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齐威王的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