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以广纳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还有心胸狭隘,残忍暴虐的人生另一面。
孟尝君为了吸纳人才,曾征召数千门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市井无赖之辈、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异母弟,封地在薛地(今属山东藤州东南),出任相国。
田婴死后,儿子孟尝君田文继承了他的相位,为了吸纳天下的人才,孟尝君不分良莠,当时的门客鱼龙混在,其中就“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有很多是诸侯国逃亡在齐国的罪犯。孟尝君的举动表面上是爱惜人才,骨子里却是哗众取宠,为了出名而已。
司马迁在为孟尝君写传记的时候,亲自到薛地,发现那个地方依然还有许多地痞流氓的后裔,残忍暴虐,嗜杀成性——“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
紧挨着薛地的邹地、鲁地风气却截然不同,司马迁感到很疑惑,向当地老人询问得知,当年,孟尝君招纳贤士的时候,大量作奸犯科的犯罪分子涌入,“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
可以这么说,孟尝君管辖薛地数十年,他为很多罪犯提供了保护伞,薛地不仅仅是人才济济之地,同时也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孟尝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孟尝君声名闻于诸侯,当他接受赵国士大夫拜见的时候,因为身材矮小遭到嘲笑,人们原以为孟尝君是个魁伟的大丈夫,想不到如此矮小丑陋——“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孟尝君得知被嘲笑,恼羞成怒,对赵国士大夫大开杀戒,其门客帮助他“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齐湣王迫于压力,任用堂兄弟孟尝君为相国,因畏惧他干涉朝政,密谋要除掉孟尝君。
孟尝君得知国君不信任自己,逃往魏国,担任了魏国的国相,不久联合秦、赵、燕、韩等国组成五国联军,攻打自己的祖国,致使国君齐湣王被楚国人杀掉,齐国自此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