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影讲历史 访问量:2944 更新时间:2024/6/14 18:42:16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动荡不断。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纷纷网罗天下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现象,养“士”之风盛行。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妫(guī)姓田氏,名文,所以叫田文。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他是四公子中资历最深、出道最早、故事最多,名气可能也是最大的。

影视剧剧照

父死后承袭其爵位,食邑薛地(今山东滕州市张汪镇与官桥镇境内),故又称薛公。门下食客数千人,不分高低贵贱,不论流氓犯罪,不管有才无才,一律来者不拒,不仅配房配车,还好吃好喝招待。太史公司马迁却说“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就是说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人,有个家伙竟和自己的妾相爱,田文也只是愣了半天说了一句“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竟赠其盘缠,放其离去。

田文的名气很快传到秦国,秦昭襄王闻其贤能,欲拜为相。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田文出使秦国,秦王以隆重的礼仪迎接,让田文担任宰相。田文畏惧秦国,只好答应。但田文是齐国人啊,而且是齐国贵族,谋划事情不可能做到公正,要是先虑齐,而后才是秦,那秦国就危险了。贵族大臣以此为理由劝说秦王,于是田文被秦王罢相,并囚禁起来,准备杀掉。

此时,有一位不出名的门客,夜里化装成狗的样子,钻入秦宫的仓库,偷走了献给秦王的那件举世无双的狐白裘,送给了秦王的宠妾。宠妾在秦王面前一番巧言,就放了田文。田文不敢多留,连夜骑马出逃。奔至函谷关,天还未亮,这时又一位门客学鸡鸣,骗守军打开了城门,这才顺利逃走。

路过赵国时,平原君赵胜以贵宾款待。赵国百姓听说田文来了,都想目睹其风采。结果闻名不如见面,原来大名鼎鼎的孟尝君不过是个其貌不扬的瘦小男人。田文被当众揶揄,十分恼火,竟将这几百人全部砍死,砸烂县城,才潇洒离去。原来老百姓的性命在其心中如草芥一般啊!

返回齐国后,齐王因派其出使秦国差点丧命而内疚,就让田文为相,执掌国政。田文开始对内培植势力,营私舞弊;对外则频繁用兵。

公元前301年,策划“垂沙战役“,齐、韩、魏三国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县),楚国从此没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

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秦国函谷关,到达秦国境内盐氏(今山西运城),迫使秦割地求和。

可以说,田文为相开了齐、秦争霸的时代。结果秦国越来越强大,齐国反而越来越弱。田文有借国事泄私愤之嫌。

随着声誉日隆,田文也越发专横起来,以至天下只知孟尝君而不知齐王,齐王感受到了来自田文的威胁。公元前294年,“田甲劫王“事件发生后,齐王大怒罢黜了田文相位,铲除其一切党羽。田文很害怕,就流亡到魏国。公元前288年,被魏昭王任为宰相。

影视剧剧照

田文从此记恨齐王,后半生就只做一件事:与祖国为敌。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了宋国,失去了楚国、三晋的支持。田文怂恿秦国趁机攻打齐国,公元前285年,秦国绕过韩、魏国进攻齐国,夺取了宋地北界的河东九城。赵国也趁火打劫,占领了齐国在黄河以西的据点灵丘。公元前284年,田文成功说服秦、韩、赵、魏四国,以助燕国,燕昭王乐毅为上将军,五国联军攻入临淄,陷齐国七十余城,齐湣王逃到齐国五都之一的莒,被楚将淖齿杀死。

公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齐湣王之子为国君,就是齐襄王。齐襄王即位之初,畏惧田文,就与田文和好。

田文病死后,几个儿子忙着争夺继承爵位,齐襄王见这些败家子儿气不打一处来,说“你们干脆也别争了,我收回得了。“于是联合魏国灭了薛地,杀死了他们。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有一段评价,“孟尝君不分良莠、不论好坏,盗用国君的钱财,结交自己的党羽,夸大自己的虚名美誉。对上欺瞒君王,对下侵吞民财,这样的人就是个大奸雄,有什么值得颂扬的。“

王安石还专门写过一篇《读孟尝君传》,他认为孟尝君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辈,身边根本没有一个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不然齐国打败秦国,称霸天下,并不是难事,哪里还用得着用鸡鸣狗盗来逃跑呢?最有才的门客冯谖也不过是给他出了个狡兔三窟的藏身之计罢了。正是因为手底下全是鸡鸣狗盗之辈,所以真正有才之人不愿意去投奔他。

标签: 孟尝君

更多文章

  • 孟尝君以“鸡鸣狗盗”逃出函谷关后,报复秦国了吗?-读战国(42)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孟尝君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2):鸡鸣狗盗文/松鼠爸爸(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松鼠父子读历史# #松鼠父子读战国# #睡前故事# )孟尝君“孟尝君,大事不好!秦王要杀您,赶紧逃!”刚刚被礼聘为秦国国相的齐国人孟尝君田文,正在咸阳的官邸与朋友喝酒,一位门客突然气喘吁吁进来禀报。“秦王要杀我?开什么玩

  • 做过三国相国,组织五国抗秦,孟尝君为何最终还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孟尝君

    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的职场履历应该是最丰富的一个。平原君赵胜始终在赵国活动,春申君埋头耕耘楚国,信陵君因为政治原因客居赵国几年,而孟尝君就不同了,他做过三个国家的相国,分别是齐国,秦国,魏国,职业生涯相当亮眼。先说结论吧,为什么被灭族?那是因为孟尝君生病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主位,打的是不

  • 撕下孟尝君礼贤下士的面具,就只剩这般嘴脸!

    历史人物编辑:谭丽标签: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以广纳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还有心胸狭隘,残忍暴虐的人生另一面。孟尝君为了吸纳人才,曾征召数千门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市井无赖之辈、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齐威王的小儿

  • 孟尝君的绿帽子和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清尔说车标签:孟尝君

    文/女人书香01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田婴被封为宰相,权倾朝野。齐湣王继位后,田婴封地薛城。田婴死后,孟尝君继承了包括封地在内的大笔遗产。他的门下养食客数千人,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拒绝,为了厚待这些人,不惜万贯家财。因此有了礼贤下士之名,而且名满天下。他的声名远扬和

  • 孟尝君:战国公子中能力最强者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孟尝君

    随着历史著作和历史类影视剧和小说的流行,战国四公子也广为人知,我认为四位公子中个人能力最强的当属齐国孟尝君田文。四公子中信陵君和平原君是原国君的儿子,时任国君的亲兄弟,本身就是高贵出身,春申君也是贵族公子,而田文则不是这样子,他父亲是贵族当权者,但田文的母亲出身低微,只是被临幸怀孕的一个普通侍妾,这

  • 孟尝君为什么能位列战国四大公子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孟尝君

    孟尝君能位列四大公子之首,一方面是因为官大(宰相),另外是幕僚多(三千),最重要的是这些幕僚个个有才。我国的战国时代,人才济济。上自各国国王,下至市井小民,都有突出人物。于中间阶层的文臣武将、诗人与哲学家、玄学家、教育家、宗教家、艺术家、科学家,亦复数不胜数。其中更有所谓四大公子,让人印象深刻。关于

  • 孟尝君可不止急公好义,也有残暴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孟尝君

    他曾豢养食客数千,公义之名在诸侯国间声名远播,但也曾因仅仅因人取笑,发狠屠戮一县,他曾为齐相助齐强盛,但也留下专权跋扈之名。今天老聂带大家都进战国四君子之,孟尝君田文的一生。孟尝君,姓田氏,名文,又称文子、薛文、薛公,父亲为齐相田婴,祖父为齐威王。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认为

  • 战国四大公子之孟尝君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孟尝君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

  • 孟尝君为什么被灭族?被谁灭族?孟尝君是叛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仙儿爱生活标签:孟尝君

    荀子在《臣道》中这样评价孟尝君田文,他说:“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接着他又说了:“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在荀子的观点里,所谓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不过是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而已!孟尝君田文身为齐国公子,又受到齐闵王的器

  • 门客私下收人好处向孟尝君提意见,孟尝君知道后却鼓励这种做法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孟尝君

    在《资治通鉴·周纪二》里讲到了孟尝君纳谏的一件事情:说有一次孟尝君代表齐国出访楚国,楚国的国君就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也很高兴就要让人直接给送回齐国自己家里去,这时候楚国官方负责送货的人是一位叫登徒直的人。当他听到孟尝君说要给他送回国去的时候,心里就不高兴了,毕竟太远了不想送货上门。所以登徒直就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