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驾崩,冒顿单于写信公然调戏吕后,吕后:我年老色衰陪不了你

刘邦驾崩,冒顿单于写信公然调戏吕后,吕后:我年老色衰陪不了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2/14 10:36:08

匈奴现在看来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在历史上,他和中原的江山其实属于两个国家,匈奴崛起于战国末期,在秦朝末年更是兴盛一时,历朝历代,我国都把抗击匈奴当做边防要事。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北方边境的匈奴就曾对新生的汉朝挑衅。

刘邦当时并不好受,匈奴想要南下开拓疆土,刘邦只想好好巩固政权,这样的认知偏差毫无意外地让两方成为了仇敌,在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后,汉朝更是陷入了都动乱,吕后牢牢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少人都说她“狼子野心”。

而当时冒顿单于得到刘邦驾崩的消息后,还故意写情书冒犯吕后。可在吕后一番回应后,两国竟然重归于好,连续十多年没有再刀兵相向,那么这吕后是如何回应的?冒顿单于又是出何原因改变了主意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下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吧!

一、汉朝与匈奴

其实,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也是经过变革的,匈奴方曾无休止地发动战争,为了一劳永逸,刘邦在公元前200年,曾经率大军北征匈奴,然而在对战时,冒顿单于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还是靠陈平的计策,刘邦才最终脱险。

这次战争后,刘邦意识到自己之前小瞧了匈奴的实力,与其与之为敌,不如寻求和平。就这样,刘邦在刘敬的建议下采用和亲之策来缓和关系。果然,汉朝示好后,匈奴也十分乐意地接受了。只是表面上关系虽然缓和,但背地里对对方的戒心并没有完全消除。

匈奴在与汉朝交手后,也意识到自己实力似乎更为强盛,不怎么需要畏惧汉朝,于是双方在话语权上,匈奴总是显得更为强势,一旦汉朝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动,匈奴方便的边境就会集结兵团,时刻准备着南下开拓疆土。

尤其在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后,汉朝的局势不明,吕后毒杀了刘氏子孙,杀害了戚夫人,众多反对她当权的朝中大臣之后也被她派人杀掉,一时间,整个大汉江山都落在了她的手中,掌握着实权的吕后拥有着绝对的地位,在这之后,朝野上再不敢有一个人反对她。

二、情书试探

吕后当权汉朝江山,可远在匈奴的冒顿单于不知道汉朝国内的虚实,因此想要试探一番,更何况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如果吕后因此震怒向他出兵,他就有理由迎战,很可能就此拿下汉室江山。思及此,他特意言辞轻佻地向吕后写了一封信。

信中寥寥数字却让吕后十分生气:“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独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之前多次到过边境,希望能到贵国游玩一番,可是高祖皇帝不许,如今您是寡妇,我是光棍,不如一起快活快活。”

这其中调戏的意味十足,以吕后的性格看后自然十分生气,她本就是女人,这封“情书”言语中满是挑衅和侮辱,雷厉风行的吕后当即怒从心头起,一拍桌子就决定把匈奴来送信的使者杀掉,并以此发兵讨伐匈奴,让他们付出代价。

就在这时,吕后手下一个叫做季布的降臣加以劝阻,他说匈奴人不知礼仪十分粗鄙,我们不值得因为他一句话就动怒,这话只是一句规劝,却让吕后压下了火,仔细想想也是,如今朝野内部问题百出、一盘散沙,当务之急应该搞好民生、团结起来才是,而不是再发兵打仗。

就这样,吕后忍着明面上怒骂冒顿单于的心,只在私下骂他出了顿气,面对匈奴使者时态度十分温和,让他帮忙传话说“我是田间的狐狸,陛下是草原狼,实在不配。陛下丧妻,我们也替您感到难过,如今正巧您还没有女儿,我们愿意将皇室女子嫁给陛下。”

不仅如此,还写信回应:“谢谢单于没有忘记弊国,还赏赐给我们书信,对此我感到十分惶恐,很是感激,只是如今我已经年老色衰,头发牙齿都已经脱落,连走路都不稳,更别提其他的事情了。这样的我实在不值得单于屈尊折辱自己”并且送他几辆车、几匹马以表心意。

三、危机解除

吕后将姿态放得足够低,字里行间都是希望冒顿单于能对汉朝网开一面,冒顿单于虽然有心要南下,但如今吕后这样回应,是他没有想到的,也明白对方是为了什么在隐忍,除了震惊吕后的态度外,对其也多了一丝敬佩,毕竟这样的挑衅没几个人受得住。

挥师南下只能是无休止的消耗,对双方来说其实灾难大于收获,只有和平才能共荣,为此,冒顿单于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回赠给汉朝一些马匹,还接受了娶汉室皇族女子为妻。至此,两国又一次停战不再刀兵相向,维持了十多年的和平。

吕后在执政期间,外部的环境还是比较安稳的,没有什么大的动乱和战争。后人评价她也多是说她于国有功、于家有过。刘邦去世后,她为了消除对自己儿子皇位的威胁,仍然杀了不少人,也因此让一些汉朝的功臣和皇室与她结下怨念,矛盾也日益尖锐。

四、总结

吕后原本是善良又贤惠的,她下嫁刘邦却没有怨言,在刘邦丢掉工作后,还养家过活,可后来她却变得十分毒辣,这一切与刘邦也是息息相关的,当年刘邦让戚夫人从军,不管吕后母子死活、甚至想要换太子,种种行为都对吕后后期性格改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即便如此,她在大事上也没有对不住刘邦,被冒顿单于那样写信调戏,她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将姿态放低,一己之力换取了十多年的和平,于百姓而言是一件幸事。也体现了她这个人的多面性和当权者应有的气度。

不知道小伙伴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呢?历史上对于吕后的评论在不同维度来看褒贬不一,不知你们觉得吕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欢迎在评论留言分享,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冒顿

更多文章

  • 冒顿单于带领匈奴崛起后,为何衰落?汉朝强大,游牧狩猎经济脆弱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冒顿

    导语:冒顿单于带领匈奴崛起后,包围皇帝刘邦后,为何衰落?汉朝强大,游牧狩猎经济脆弱匈奴是我国突然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国中原政权和我国历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那么匈奴是如何崛起而强大的呢?我们先简略了解一下匈奴崛起后与汉王朝相爱相杀的兴衰史。匈奴崛起于冒顿单于时期,匈奴骑兵东破东胡王,西败月氏

  • 为什么刘邦打得过战神项羽,却打不过匈奴的冒顿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冒顿

    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白登之围”说起: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刘邦认为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后来担心韩王信日后或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北方胡人为名,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都晋阳。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

  • 冒顿分明有机会可以杀了刘邦,灭掉汉朝,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酷喵小齐标签:冒顿

    军事不能脱离政治,否则只会是野兽。或许冒顿单于可以付出巨大的代价杀死刘邦,但是匈奴绝对不可能做到灭了汉朝,这是一件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原和游牧的对峙中,胜出的只可能是中原文明。所以那个懂政治的冒顿单于,他没有执意杀死刘邦,而是默契地退兵。都说刘邦这一生最险的时候是“鸿门宴”,

  • 白登山之围,冒顿优势明显,但妻子的神助攻,却让刘邦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冒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白登山之围,冒顿错失绝佳的机会,让刘邦逃出升天,冒顿为何没有果断下手?从汉代的史料记录来看,是由于陈平的“秘计”旋转了局势,让冒顿自动让开包围圈放刘邦跑路。#刘邦#陈平的妙计是什么呢?陈平对刘邦说,可以在冒顿的妻子阏氏身上打主意,将我们身上的珠宝财物都

  • 历史上的冒顿单于是怎样一个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冒顿

    匈奴单于冒顿,这个大单于是个狠人,狠起来自己都怕。从小到大一直支棱着。别提了哥也耷拉过,在大月氏当人质的时候。当上单于后,开始训练手下的骑兵。人狠话不多。校验自己的士兵射箭,就一句话我射那你们射那。士兵一听这还不简单,干的就是射箭的活。看那是我媳妇,也就是你们的王后。他在刷朋友圈。冒顿一箭飞了过去,

  • 吕后面对匈奴冒顿单于求婚的请求,为何能够容忍?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冒顿

    吕后,实在是个厉害的女人,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又能还之以雷霆之色,汉初的半壁江山她功不可没。从嫁给刘邦开始,吕后的角色就比较微妙,因为刘邦身为亭长时,放跑了押往咸阳的犯人,成了政府通缉犯,不得不四处逃避。于是,吕后就承担起了种田、织布、养家、教育子女、给刘邦送饭的任务。要知道,在嫁给刘邦之前,她可是标

  •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何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冒顿

    当时,冒顿单于望着满身珠光宝气,浓桃艳李的阏氏不禁一怔。阏氏趁机甜如浸蜜耳语,“大王,两主不相困。虽暂得些汉土,终非长久之计。且说这汉王有神助,望大王仔细思量。”阏氏这一番话,让冒顿单于不能自已拥紧了阏氏说:正合我意,你我想法不谋而合!哈哈哈!次晨,素来傲世轻物冒顿单于,却接受了阏氏进言。让左贤王把

  • 白登之战全面较量,冒顿单于不及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冒顿

    刘邦白登山脱险的经过在司马迁、班固的、司马光等人的著作中均有记载,而且基本一致,即采用陈平的计策,赠厚金于单于阏氏。随后,阏氏向冒顿单于讲了一番“两主不相厄,得地不能居”的大道理。冒顿领悟,遂放刘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班固完全“搬运”的是司马迁的劳动成果,相关内容基本一字不差。而司马光略有改动,比

  • 从吕后拒绝冒顿求婚,浅析汉代女子所面对的“权利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冒顿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武帝刘彻因为这首诗歌而与李夫人结缘,留下汉代第一个皇帝爱情故事,在他之前的汉朝皇帝和女人们的关系,似乎因为开国皇帝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被吕后虐杀于茅房,致使汉代初期的皇帝们不敢贪恋美色而显得平淡。不过,司马迁的史记给予吕后施政评价相当高,“政不出房户

  • 白登之围,冒顿为何放走刘邦?岁贡更加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冒顿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故事。秦朝末年,群雄四起,中原大地上遍地狼烟,雄踞北方的匈奴趁机坐大,屡屡南下侵扰黄河流域。楚汉之争后,刘邦虽然侥幸胜出,但是民生凋敝,国力羸弱,大汉的实力较之始皇时代早已大不如前。此时身在大同的韩王信因不堪匈奴围困而多次向匈奴求和,后来害怕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