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冒顿单于带领匈奴崛起后,包围皇帝刘邦后,为何衰落?汉朝强大,游牧狩猎经济脆弱
匈奴是我国突然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国中原政权和我国历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那么匈奴是如何崛起而强大的呢?我们先简略了解一下匈奴崛起后与汉王朝相爱相杀的兴衰史。
匈奴崛起于冒顿单于时期,匈奴骑兵东破东胡王,西败月氏国,北并丁零等五个部落小国,匈奴一统北部高原地区,使的诸引弓之民为一家,匈奴俨然成为一个地区性强国,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但是在汉朝方面,刚刚经历秦末之乱,楚汉之争,经济残破,武力衰弱,外交诸侯国的牵制,致使汉朝无法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去攻打匈奴,特别是刘邦大意轻敌,中了冒顿单于的诱降之计,被为平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刘邦通过陈平献计以和亲纳贡的方式才脱身而出。
此后,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汉朝一直遵循刘邦定制与匈奴和亲政策,以争取一段和平时期,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壮大经济军事实力;但事实上,虽然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岁贡、和亲和通关市方式让匈奴受益,这也并未能阻止匈奴骑兵不时南下骚扰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发展之后,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备了与匈奴对抗的实力,特别是汉朝的马政建设非常成功,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拥有了远超突袭能力,又有卫青、霍去病两位将领横空出世,于是汉武帝趁机发动了对匈奴大规模战争,收复河南、河套、河西地区,甚至霍去病突袭千里封狼居胥彻底瓦解匈奴的主力部队,从此西汉基本解决匈奴边患。
汉匈战争持续了四十多年,在汉武帝强力持续打击下,匈奴人口与牲畜都伤亡巨大,在幕南无王庭情况下,被迫向西北迁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失去了水草丰美之地,匈奴日益衰败。
衰败中的匈奴为了能够避免战争,并且能够从中原地区获得粮食和生活物资,匈奴好几代单于一直请求与汉朝恢复和亲,这实际上匈奴也是为了跟汉朝求和以延续其统治,但此时,汉朝早已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和亲的主动权自然是汉朝说的算,从伊稚斜单于后期开始,虽然反复求情,但是汉朝方面始终没有答应这个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汉朝廷不希望匈奴政权能够再次强大起来。
匈奴失去了传统的牧地,如河南,河西,阴山,河套等水草最丰美的放牧之地,经济陷于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匈奴内部各方势力为争夺单于王位使矛盾更加激烈,致使匈奴政权失去强大的整合力,也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在日诸王率众降汉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对匈奴所控制的部分地区和西域诸国进行有效管辖,彻底切断西域对匈奴物资补给作用,最后匈奴才彻底衰败下去。
匈奴从强盛到衰败有众多原因引起的,汉朝势力的强大,并且对匈奴展开数十年的军事打击是其衰败的主要因素,但是匈奴衰败最基本因素还是源于其内部原因,游牧狩猎经济受气候影响的脆弱性,优良牧场的时期使其经济陷入困境,西域补给被切断,军事策略的失败以及为了争夺单于王位而引发的内部矛盾,都是造成匈奴政权衰退的原因。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