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冒顿分明有机会可以杀了刘邦,灭掉汉朝,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冒顿分明有机会可以杀了刘邦,灭掉汉朝,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酷喵小齐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4/2/7 4:20:10

军事不能脱离政治,否则只会是野兽。

或许冒顿单于可以付出巨大的代价杀死刘邦,但是匈奴绝对不可能做到灭了汉朝,这是一件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原和游牧的对峙中,胜出的只可能是中原文明。

所以那个懂政治的冒顿单于,他没有执意杀死刘邦,而是默契地退兵。

都说刘邦这一生最险的时候是“鸿门宴”,其实最险且最无奈的时候是“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这一件事被视为汉朝的一大耻辱,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被数十万游牧大军包围,几乎有了身陨之危,即便后来刘邦撤走,可是仍旧心有余悸。

公元前201年,和刘邦貌合神离已久的韩王信终于是造反。

但是韩王信很睿智,他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造反,而是“投靠”匈奴,利用匈奴的力量入侵中原。

此时的匈奴被雄主人物“冒顿单于”所领导,冒顿单于这个人乃是匈奴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但是他的“传奇”和中原文明的“道德”背道而驰,因为冒顿单于的传奇之路,是通过弑杀他的父亲头曼单于铸就的。

冒顿单于自立之后,逐渐发动战争统一了草原,因此有了足够的力量抗衡中原。

被韩王信一唆使,冒顿单于心动了,并且大军入境攻下了大量的土地。

因为这是中原的北方防线,自战国末期以来,赵国大将李牧,秦朝大将蒙恬都一直在在守护这道防线,随着韩王信的叛变,匈奴的闯入,中原军队北上平乱刻不容缓,这一战,刘邦自己都亲征了。

虽然冒顿单于将匈奴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可在军事实力上,匈奴与中原的汉军仍旧有着差距。

先是从补给上来说,匈奴自古以来因为游牧部队的特征,注定了他们获得补给的主要方式便是“打草谷”。

可打草谷也要讲究环境,中原北方的耕地,在当时并不多,因此入侵的游牧部队,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粮草”压力,就光是补给这一点,中原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再者从人数和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讲,汉军占据了最大的优势,而匈奴是依靠着“野性”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可这不可能补起客观上的差距。

于是乎,汉朝的军队北上“驱赶”匈奴,匈奴的部队只能败退,在当时的山西一带地区,几乎天天上演着汉军追着匈奴打的剧情。

自汉军收复了沁县(古称“铜鞮”)以后,汉军连战连胜,连不可一世的冒顿单于都被打懵了,想象中的势如破竹没有看到,反而是匈奴一路失败。

汉军的强大在这一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冒顿单于还想用最强战斗力的骑兵来进行对汉军的包围,可连他们最强的骑兵,都被大汉骑兵给击溃。

这让冒顿单于看不到胜利的可能,论战术,汉军方面只会比他更强,论机动性和补给,汉军亦不落下风,而另一方面,韩王信等叛军也已经开始退缩,匈奴一方士气下降。

因为此前收复了李牧、蒙恬打下的大量北方土地,冒顿单于对汉军有了错误的认知,以为中原的军队实力已经衰弱,但一旦正面交锋,在人数等各方面战争因素上,匈奴无法击溃中原,反而陷入战争泥潭。

匈奴在失败后开始后退,而这个时候,刘邦就从自信变成了“自负”,接下来刘邦的一个决定,直接让自己陷入了危局。

因为冒顿单于知道无法正面取胜,于是心生诡计,当刘邦派出了“使者”出使匈奴,以此来查探匈奴大本营的“虚实”的时候,冒顿单于将自己在代阳的精锐部队和马匹全部收了起来,只剩下老弱病残,这就给刘邦一种假象:匈奴已经外强中干,挥手可灭。

刘邦得知了“军情”后,扬言要带着军队荡平匈奴,而在另一旁,刘敬百般劝阻,告诉刘邦这肯定是匈奴的诡计,刘邦不听,还将刘敬以扰乱军心的罪名逮捕了起来。

这还不算完,刘邦最大的失误在于,他放弃了大部队的集团进军,自己带着禁军精锐一马当先,就这样,刘邦跑入了匈奴的“圈套”。

冒顿单于本来是想着诱敌深入,但他没有想到,大汉的皇帝“孤军深入”,对他来说,这就是一个大惊喜。

其实即便是匈奴埋伏了汉军,这也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战胜汉军,冒顿单于想的只是在战争上打出了一个“平局”,这才有利于日后和汉朝进行政治交涉,可以加大话语权和政治资本。

可匈奴一方却没想到,收到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当刘邦率着亲军来到大同后,于大同城东十里的“白登山”中,匈奴数十万军队对刘邦展开了包围,这悬殊的兵力差距,让刘邦陷入了极端的危险,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这也是中原王朝鲜有的,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出现的劣势情形。

但幸运的是,刘邦的亲军战斗力很强,在匈奴数十万军队的冲击中,汉军依旧坚持了下来。

这个情况出乎了冒顿单于的预料,他没有想到大汉皇帝的亲军如此能够坚持,而这个时候,四方的军队都知道了刘邦被包围了,顿时全部调转马头,赶往白登山,试图形成对匈奴的包围。

白登之围,每多一天,便让人绝望一天。

匈奴在迅速消耗着自己的补给,而被包围的刘邦亲军也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匈奴依旧无法拿下刘邦,这也就意味着,在支援的汉军赶到之前,匈奴必须撤退,而这个道理,刘邦和冒顿单于都默契地形成共识。

于是陈平出了计谋,用了“贿赂”冒顿单于妻子,冒顿阏氏(yanzhi)的计策。

陈平让人给冒顿单于的妻子送去了大量的财宝,让她给冒顿单于“吹”枕边风,给一个机会让汉军顺利“脱离”,以此来保持汉匈两国之间的脸面。

后来匈奴在包围汉军的大军中,果然出现了一个“缺口”,汉军趁势带着刘邦撤离,白登之围正式解除。

从陈平的计谋中来看,冒顿单于“放过”刘邦,好像是因为他的妻子“误事”导致的,实际上,冒顿单于也懂得审时度势,他深知已经不可能歼灭白登山的汉军,更不可能擒获刘邦,所以便通过冒顿阏氏的“枕边风”,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陈平的计谋,还有着更本质的含义,那就是刘邦和冒顿单于的“和解”。

因为当时的汉军迅速赶来,而数十万匈奴军队却对刘邦毫无办法,连续七天都无法拿下刘邦。

一旦汉军大军赶到,匈奴再次面临的,只会是在之前连续的失败,当那个时候,即便他们抓住了刘邦,也难逃被围歼的结局,所以冒顿单于不是不想灭了刘邦,而是根本拿刘邦没有办法。

在白登之围的前后,大汉和匈奴的博弈,本质上是“政治”的交锋,而不再仅仅是军事的对抗。

在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清楚地明白,无法灭掉汉朝,因为汉朝有着强大的恢复能力和中原的经济支援,而刘邦也明白,汉初的国家实力,无法以轻微的代价灭掉匈奴,与其战争,不如发展。

于是便有了“大汉和亲”的计谋。

刘邦在回到了都城后,心有余悸,对于匈奴展现出来的实力,或者说对于匈奴的这一任单于,冒顿单于感到了棘手,因此刘邦采用了“和亲”的策略,选择将大汉的宗室女嫁给匈奴,以此来稳定汉匈关系,给予后代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对匈奴的战略打击。

而在公元前200年这一个时间点,不论是匈奴不顾一切毁灭刘邦,还是刘邦不顾一切毁掉匈奴,这终究不是发展的好办法,所以冒顿单于最后的克制,正说明了他的“政治思维”活跃,不再是不可讲理的野兽,而白登之围,实际上也让冒顿单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匈奴而言,这未必不是好事

标签: 冒顿

更多文章

  • 白登山之围,冒顿优势明显,但妻子的神助攻,却让刘邦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冒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白登山之围,冒顿错失绝佳的机会,让刘邦逃出升天,冒顿为何没有果断下手?从汉代的史料记录来看,是由于陈平的“秘计”旋转了局势,让冒顿自动让开包围圈放刘邦跑路。#刘邦#陈平的妙计是什么呢?陈平对刘邦说,可以在冒顿的妻子阏氏身上打主意,将我们身上的珠宝财物都

  • 历史上的冒顿单于是怎样一个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冒顿

    匈奴单于冒顿,这个大单于是个狠人,狠起来自己都怕。从小到大一直支棱着。别提了哥也耷拉过,在大月氏当人质的时候。当上单于后,开始训练手下的骑兵。人狠话不多。校验自己的士兵射箭,就一句话我射那你们射那。士兵一听这还不简单,干的就是射箭的活。看那是我媳妇,也就是你们的王后。他在刷朋友圈。冒顿一箭飞了过去,

  • 吕后面对匈奴冒顿单于求婚的请求,为何能够容忍?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冒顿

    吕后,实在是个厉害的女人,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又能还之以雷霆之色,汉初的半壁江山她功不可没。从嫁给刘邦开始,吕后的角色就比较微妙,因为刘邦身为亭长时,放跑了押往咸阳的犯人,成了政府通缉犯,不得不四处逃避。于是,吕后就承担起了种田、织布、养家、教育子女、给刘邦送饭的任务。要知道,在嫁给刘邦之前,她可是标

  •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何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冒顿

    当时,冒顿单于望着满身珠光宝气,浓桃艳李的阏氏不禁一怔。阏氏趁机甜如浸蜜耳语,“大王,两主不相困。虽暂得些汉土,终非长久之计。且说这汉王有神助,望大王仔细思量。”阏氏这一番话,让冒顿单于不能自已拥紧了阏氏说:正合我意,你我想法不谋而合!哈哈哈!次晨,素来傲世轻物冒顿单于,却接受了阏氏进言。让左贤王把

  • 白登之战全面较量,冒顿单于不及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冒顿

    刘邦白登山脱险的经过在司马迁、班固的、司马光等人的著作中均有记载,而且基本一致,即采用陈平的计策,赠厚金于单于阏氏。随后,阏氏向冒顿单于讲了一番“两主不相厄,得地不能居”的大道理。冒顿领悟,遂放刘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班固完全“搬运”的是司马迁的劳动成果,相关内容基本一字不差。而司马光略有改动,比

  • 从吕后拒绝冒顿求婚,浅析汉代女子所面对的“权利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冒顿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武帝刘彻因为这首诗歌而与李夫人结缘,留下汉代第一个皇帝爱情故事,在他之前的汉朝皇帝和女人们的关系,似乎因为开国皇帝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被吕后虐杀于茅房,致使汉代初期的皇帝们不敢贪恋美色而显得平淡。不过,司马迁的史记给予吕后施政评价相当高,“政不出房户

  • 白登之围,冒顿为何放走刘邦?岁贡更加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冒顿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故事。秦朝末年,群雄四起,中原大地上遍地狼烟,雄踞北方的匈奴趁机坐大,屡屡南下侵扰黄河流域。楚汉之争后,刘邦虽然侥幸胜出,但是民生凋敝,国力羸弱,大汉的实力较之始皇时代早已大不如前。此时身在大同的韩王信因不堪匈奴围困而多次向匈奴求和,后来害怕皇

  • 白登之围冒顿放走刘邦,真的只因为几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侯志峰标签:冒顿

    白登之围发生在公元前200年,是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呢?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北方匈奴伺机南下侵扰中原,刘邦便派韩王信坐镇北方,可是韩王信和匈奴之间的战斗是胜少败多,还曾多次向匈奴求和,刘邦对此非常不满。韩王信因此害怕刘邦杀他,于是倒戈匈奴攻打太原。于是,刘

  •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袁涵涵的号标签:冒顿

    冒顿确实可以杀了刘邦,而刘邦一死,汉王朝99.9%的概率会四分五裂,以致灭亡。从时局看,刘邦嫡长子刘盈其时已被立为太子(前202年),只要刘邦一死,刘盈就会在吕后的帮助下嗣位登基,是为汉惠帝,但刘盈能不能撑得起来,就是个大问题了。首先是来自兄弟的竞争,比如齐王刘肥。刘肥是刘邦“微时”与“酒巴女”曹氏

  • 苦等了14年在位仅3天,秦孝文王嬴柱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秦孝文王

    我们现代人只看最终结果,虽然秦王朝的存活时间比较短也就短短的十余年就灭亡了。但是秦王朝对于我国的历史的走向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了,用一句话说: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所以啊!秦始皇还是十分的厉害的。秦国君主“奋六世之余烈”到了秦王政时期这才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