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白登山之围,冒顿错失绝佳的机会,让刘邦逃出升天,冒顿为何没有果断下手?从汉代的史料记录来看,是由于陈平的“秘计”旋转了局势,让冒顿自动让开包围圈放刘邦跑路。#刘邦#
陈平的妙计是什么呢?陈平对刘邦说,可以在冒顿的妻子阏氏身上打主意,将我们身上的珠宝财物都给她,并告诉她说,我们将会给冒顿送美女求和,到时候怕是会影响到你会失宠,如果你能劝说冒顿放了我们,那我们大家都会相安无事。
此计刘邦觉得可行,便派人按照陈平的计谋去实施。
陈平派使臣秘密找到阏氏,并说其厉害。阏氏觉得刘邦一方说得很有道理。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加上担心失宠,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冒顿觉得妻子所言甚是,于是放了刘邦。
那么,史官的这段记录到底有无可信度呢,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如果细分析冒顿此人的性格,你会发现,冒顿之所以放走刘邦,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也就是说,他不会仅仅只听妻子的一面之词,而白白放弃这次踏平中原的机会。我们先来看看冒顿其人。
冒顿原为其父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阏氏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于是便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刚到月氏,头曼马上急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
月氏有两匹千里马,冒顿找机会偷得,一脚上马,两骑绝尘,如风驰去。等月氏遣兵射箭追赶时,箭矢总是落在千里马扬起的尘土中,冒顿顺利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认为冒顿勇猛,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
为了训练士兵对于命令的绝对服从,他发明了一种“响箭”(鸣镝),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
冒顿生性凶残,他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先是以鸟兽和马匹作为目标,如果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们杀了。不久,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立斩之。帐下将士被冒顿斩得心胆俱裂,从此死心塌地,不敢违令。但闻鸣镝之声,觑定方向射去,也不管射的是何等人物。
有一次,他跟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着把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当场身亡。很显然,这都是冒顿布的局。
冒顿单于率军入龙城,杀死后母、少弟及不肯臣服之将领,将头曼单于一众阏氏(嫔妃)据为己有(“冒顿妻群母”的由来),遂即单于位。
冒顿成为匈奴王的时候,刘邦正值平定中原之际。刘邦把韩王信改派到代地,建都马邑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冒顿单于率领10万铁骑围攻韩王信的封地都城马邑,韩王信自知不敌,多次派人向冒顿求和。刘邦得知韩王信和匈奴来往密切时,写信责骂韩王信。韩王信最终决定投靠匈奴起兵造反。匈奴得到了韩王信,于是率兵向南越过了句注山,攻打太原,直到晋阳城下。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带上陈平、娄敬、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亲率大军30万迎击匈奴,冒顿假装失败逃跑,引诱汉军。刘邦弃大军率部分轻骑向北追击匈奴。刘邦到达平城时,汉朝的大军还未全到,冒顿指挥他的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山把刘邦包围起来。
被困白登山,匈奴从四面发动多次围攻,但都没攻破汉军的防御,而汉军也不能突围,双方在此相持了7天7夜。
话分两头,刘邦被困,陈平献计,那么作为一位统一草原,杀妻立威的冷血匈奴帝王,会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被妻子的几句话说得就会放过刘邦吗?显然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刘邦当时实力尚存,冒顿不可能轻易拿下刘邦。我们知道,白登山之围,刘邦被困的只是先头部队,而后续援军会陆续赶来。如果冒顿强攻,势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刘邦20援军再及时赶到,冒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怎能再稳坐钓鱼台?
其次,冒顿的初衷并非要灭了汉朝。匈奴发起战争的目的其实就是掠夺物资,抢夺更多的资源。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相对于沃野千里的中原来说,资源极其匮乏,比如盐和铁,而杀掉刘邦能获得利益,其实并不明朗。并且,杀了刘邦只能激怒汉人,非但不能得到什么经济利益,反而会掀起更大的波澜。倘若放过刘邦,则能得到大笔的钱财以及贡品。
第三,历史血淋淋的教训,让冒顿不敢轻举妄动。秦朝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正值匈奴疲软时期,所以匈奴当时被秦朝“吊打”。到了冒顿单于时,他们已经对中原产生了忌惮心理,而此时汉朝新建伊始,必定民心归附、百废待兴,若此时冒顿杀了刘邦,匈奴此后则会迎来更猛烈的报复,综合来说,冒顿惹不起。
所以,与其说陈平给刘邦出了一个良策,倒不如说陈平给冒顿单于一个台阶下。不过通过这次围困,汉高祖刘邦也见识到了北方游牧民族并不好惹,更不可小觑,所以刘邦后来一直主张和亲政策,直到汉武帝刘彻的时候,才开始痛击匈奴。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冒顿没有冒进,没有诛杀刘邦,也是他的明智决定,更多的是他的实力不允许。
反观刘邦,他站在民族统一的立场,在自己执政时期,没有发动汉匈之间的战争,为什么呢,不是刘邦忌惮匈奴,而是汉朝政权刚刚建立,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能是劳民伤财,民不聊生,他不能让刚刚到手的江山,再被起义军给夺了去。
后来的和亲再一次表明,与匈奴树敌,不如像朋友一样握手言和,你回你的草原骑骏马,我回我的中原当老大。
但细细想来,白登山之围的结局,冒顿还是大赢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和亲公主,加上种种资源白送,还能从关市调换更多急需的计谋物质。所以,白登山之围冒顿不杀刘邦,他是有成熟考虑的。
(白登山之围,陈平一计,刘邦逃出升天,如果说冒顿单于跟刘邦杠上的话,也许西汉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