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涵聊历史
在古代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基本上都是国家的统治者,他们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想杀谁都没有人敢阻挠,就算是朝廷的大臣,也需要看皇帝的眼色。甚至拥有了权力之后,有些人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的昏庸,要知道在王位上待时间久了,难免会犯糊涂。
而且在战国春秋时期,社会非常混乱,天下分为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这些国家前前后后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有些强大的国家一开始只不过是个弹丸小国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威胁。可是他们经历了不同的变法,最终实现强大,例如当年的秦国。
秦国当年是通过变法的方式,逐渐实现强大的。秦献公刚继位的时候,魏国就已经非常强大了,因为经过了变法,国家的实力不容小看。当年魏军更是在吴起的带领之下,多次打败秦军,占领了多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就连到富饶的河西之地也被抢了去。
秦献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头疼,自己国家的实力一点点在缩小,如果再不反抗或者是再不强大的话,真的没有活下去的余地了。
秦献公急于想要改变当时的现状,因为国内的变化和魏国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国内官风不好,官员之间还相互斗争。无论是将领还是丞相,都只想着为自己谋取私利。当时秦献公就想了很久,自己的国家一旦想要强大,那么就要向外国学习,也就是一定要坚持变法,必须要改善政治策略,才能够有一线的生机。
可是就算是他的心是好的,可能是面临的情况很艰难,周围没有几个人愿意辅佐他。甚至他一旦想要变法,周围的大臣们就开始阻止。所以在他临终之前也没能实施,他死后下一任君主继承了他的遗愿,当年的秦孝公接过王位时,秦国的状态也是特别不好。可是糟糕的情况却让他非常有斗志,觉得自己一定能把颓废的形势扭转过来。
后来在公元前356年,商鞅游历各国来到了秦国,秦孝公觉得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且能够让秦国变强大,所以就允许他开始变法。6年之后他又加大了变法的力度,就这样慢慢的秦国开始有了扭转的局势。因为有了严明的法制,所以军队的实力要变得比以前强大了。之后趁魏国和齐国两国之间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通过突袭的方式,夺走了当初被占领的河西之地。
虽然当时秦国的实力并不是特别强大,但是变法之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秦孝公也是非常开心。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国家会变好的希望,最重要的是当年被齐国打的落花流水,后来城池又被秦国给抢了,面临的情况也非常危急。
而这一切也给了秦国机会,当年正是因为秦孝公坚持的变法,所以秦国开始逐渐强大,虽然后期商鞅因为自己的原因,被掌权者五马分尸,可是他实施的变法一直都没有废除,后来皇帝们也是坚持这样的原则,无论是秦惠文王还是后来的秦昭襄王,他们在位期间也是兢兢业业的做事,重用大臣中像白起这样的人,让他们能够在关键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可以说从秦献公开始,后来的几任君主其实都不是昏君。而且在他们在位期间也是努力的壮大自己的国家。对于秦国而言,之所以在秦献公之后没出现昏君,就是因为他们坚持了宪法,以法家的思想去管理国家,无论是军队还是掌权者都必须要遵守,任何犯了错的人都会被杀。
严明的体制之下其实是非常难出现昏君,百姓也是兢兢业业,在国家内做着自己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支持这样的体系,秦国君主没有一个人敢把已经坚持很长时间的法治废掉,推崇原先的旧址,正是因为强大的变法存在,所以才让这段时间的秦国变得更强大。
而且当年为什么秦二世在位为没多长时间国家就灭亡了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朝廷当中掌握最高权力的并不是君主,而是周围的几个大臣,他们相互之间结党营私,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很多坏事,所以没多长时间,王朝就被推翻了。当年如果是扶苏继位,或许秦朝还能够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也会一直沿着变法的道路不断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