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帝国之裂变》作为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是真国后

《大秦帝国之裂变》作为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是真国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这就是历史么 访问量:328 更新时间:2024/1/1 18:04:56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堂计谋和新旧势力的抗衡是刻画的重点,但丝毫不妨碍剧中女性角色的出彩,几个主要女性角色中又以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最为让人叹服。

太后是秦献公的遗孀,面临丈夫离世她强忍悲痛叮嘱儿子嬴渠梁办大事,颁布遗诏即位秦稳定朝野。因为处置魏国丞相公叔座一事秦王嬴渠梁和众人有分歧,面对大哥嬴虔、小妹荧玉公主和大臣们一致要求杀公叔座报仇的局面,太后选择坚定支持秦王,让秦王向众人明示主张,众人这才被劝服退下。

秦王欲割地求和换取时间谋求国内发展和富强,老世族对封地被割不满,此时的太后带头表态不要一寸封地,全部分给老世族们,并果断将嬴姓族人中鼓动杀死其它部族自己打天下的两人斩首,既树立了威严又安抚了老世族们的不满,她成为秦王治国最坚实的后盾。

六国合谋分秦,为备战众人捐钱捐物,太后拜谢众人倾力相助,将老秦王当年送给自己的纳彩礼镇宫之宝蓝田红玉枕捐出,众人阻拦,太后说无国无家什么宝物都没用,事后偷偷在亡夫牌位前致歉,心疼秦王苦力支撑局面,既是慈母,也是明大义的秦国太后。

商鞅变法开始以后老世族们为了看新法笑话,鼓动孟西白三族和戎狄为抢水私斗,大渠决堤死伤无数。秦王报告太后此事,太后出面和老世族们斡旋出言警告,还不忘叮嘱秦王这是第一道考验,让秦王一定要给商鞅搂好后腰,保证他无后顾之忧。

甘龙指使人将新白里众人上缴的官粮换成沙石,年少的太子一怒之下杀死里正白亮,又下令将全部粮食运到太子府,面对抵抗的众人双方冲突最终杀死新白里三十多人,闯下大祸,民众愤怒涌向都城。太后训斥太子,让公主亲自带太子到商鞅处接受处置,给商鞅撑腰力保秦国不乱,又亲自劝说准备带兵平叛的嬴虔遣散军队,作为太子傅前去领罪服刑。

叛乱平息以后,太后十分欣赏商鞅胆子正,有主见,想把对商鞅有意的荧玉公主嫁给他,其实叛乱平息也得益于太后的顾全大局和大义灭亲,毕竟嬴虔和太子可都是她的儿子和亲孙子,她若一力回护无人能阻拦,在亲人和大局面前她舍弃了亲情。

秦王回来以后拔剑要杀太子,被太后、公主拦下,但太后还是让秦王带太子去了太庙,将太子废为庶人放逐山野,见证变法带来的变化反思自身,纵然不舍太后依然选择支持秦王做法,将这个唯一的王孙赶走了,太后在秦王面前表扬商鞅定国有功,这是大义为公的一面。

而在私下里太后担心太子年幼一个人独自流浪,嬴虔因为受刑自囚闭门不出,荧玉公主婚事没着落,秦王自太子生母崩逝以后不近女色不娶正妻一个人苦撑,作为母亲和祖母,她比谁都要担心这些后代子孙,更彰显出大局面前为了国家稳定她的大义与睿智。

荧玉公主对商鞅有心,太后和嬴虔本全力支持,现在太子一事以后局面尴尬。得知秦王准备把公主嫁给商鞅,嬴虔以到雍城鳏居示威,担心嬴虔偏狭为了秦国稳定太后准备委屈最疼爱的小女儿荧玉。荧玉坚持要嫁商鞅,以到雍城寡居示威,甚至不介意商鞅同娶两妻,按照嬴姓宗族规矩公主只能嫁给首婚且是做正妻的男人,太后夹在大儿子和幼女中间左右为难,既是家事又是国事。

秦王报告太后商鞅同意婚事,太后追问秦王联姻是否是他的一步棋子,她既担心儿女为婚事反目也担心仲子秦王将女儿的婚姻幸福作为变法的棋子,一个老母亲也是操碎了心。秦王坦荡认为君臣通婚是铁盟,荧玉又非要嫁给商鞅,一举两得,也不畏惧别人猜测自己将妹妹婚事作为筹码和棋子。

太后被说服,叮嘱婚事大办,给商鞅加官进爵,让谁也扳不倒他,其实也是在心疼荧玉。为了解开嬴虔的心结,太后亲自见嬴虔,目睹儿子受刑太后哭泣叹他遭罪,表示自己也赞同婚事,希望嬴虔不要因为复仇毁掉社稷国家,不要手足相残。嬴虔心意坚定自囚不出决意复仇,太后无法改变,叮嘱家老把孙子孙女送入宫中自己亲自抚养。手心手背都是肉,国事家事搅在一起,无法两全,太后的苦也非常人能体会。

商鞅见太后提荧玉探访太子一事,太后打听与秦王交好的墨家女子,操心秦王婚事,又主动提起商鞅的红颜知己白雪,让商鞅接回白雪母子,自己回去做女儿荧玉的工作,希望大家都过得舒心。作为丈母娘,太后对待商鞅也是一片赤诚。商鞅计划收复河西,继续推行变法和营建新都无法分心,太后为收复失地全亡夫遗愿向商鞅深深拜谢,对于这个女婿于公于私她都是高度认可的。

秦魏交战河西大捷,太后和荧玉非常高兴,但转头太后又开始担心嬴虔的态度,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压制嬴虔,听说商鞅收回天月剑,太后期盼着等天月剑到亲自送回安抚嬴虔。

商君府落成,太后亲赐仆人侍女,商鞅太累连睡三天三夜,秦王发热三天,太后连连感叹两人太苦。太后见虔送回天月剑,想劝嬴虔和商鞅和好,嬴虔依然不愿原谅商鞅,太后无奈走之前让嬴虔记住兄弟姐妹同心壮大祖宗基业,也是老母亲的肺腑之言了。

太后病重得知秦王发热十分担心,又叮嘱有身孕的荧玉好好安胎才能对得起为国事辛劳的商鞅,作为国后和母亲,心里永远记挂着儿女和国事,一刻也不忘怀,这才是真国后风范。

太子诚心悔过大有长进以后被秦王亲自接回咸阳新都,太后叮嘱太子去拜见嬴虔,为他代己受过致歉,又让太子做人做事以商鞅为榜样,公事为先,让太子报答嬴虔养育之恩,但不能化嬴虔的私恨为公仇,也是一片苦心。

听说秦王因为国事太迫痴情难解一身是病命不久矣,太后晕倒,醒来在列祖列宗前祷告变法已成,失地收复,秦王将大婚,而荧玉不幸小产,看到嬴虔前来恭贺秦王大婚却又匆匆离开,太后心知嬴虔恨意未消。

等到弥留之际,听荧玉讲秦王大婚礼成,太后心愿已了再无遗憾,不让荧玉去找秦王探望,要坚持等过了今晚再报丧事,儿子秦王嬴渠梁一生孤苦为国事操劳,作为母亲她实在是太过心疼,即便榻前无人守候自己,她也不愿打扰儿子大婚的开心时刻。

等秦王带着玄奇赶来时,太后已逝,秦王为母亲阖上双眼,一代国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为母为后,尽责尽职,堪称表率。

此外为了保住秦国变法成果,解除对秦王和商鞅的威胁,太后留下密诏“虔,后患甚大,族刑密杀,不涉国法。”秦王和荧玉见到密诏内容既震惊又心疼母亲的苦心,即使身死太后想到的也是如何稳定秦国,为秦王商鞅这对变法君臣解除后患,不惜自己当坏人狠心杀子。

一代真国后,纵使国事家事很难,她也从未相负。

标签: 秦献公

更多文章

  • 当年自从秦献公继位之后,为何到统一之前,都没出现过昏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秦献公

    文/子涵聊历史在古代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基本上都是国家的统治者,他们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想杀谁都没有人敢阻挠,就算是朝廷的大臣,也需要看皇帝的眼色。甚至拥有了权力之后,有些人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的昏庸,要知道在王位上待时间久了,难免会犯糊涂。而且在战国春秋时期,社会非常混乱,天下分为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这些

  • 秦献公为何不传位于长公子嬴虔,而是选择仲公子嬴渠梁?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秦献公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对于秦献公为何传位于老二嬴渠梁,有了比较详细的回答。当时秦献公在临死前,先后召集了老大嬴虔,老二嬴渠梁会见。 对于老大的评价,秦献公是八个字,即:“临难不乱,临危不惧”;而对于老二,秦献公也是八个字,即“铮铮铁骨,定国柱石”。 从老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评价,我们应该可以一目了然

  • 秦国为什么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几乎没出现过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秦献公

    秦国从东周到战国这几百年的时间,也经历几十代国君,但是,要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这也是不对的。秦国之所以最后能统一天下,主要是他们总会在关键的时刻,就出来一个明君,这些明君为秦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说一下,秦国出过哪些明君,这些明君又为秦国做过什么贡献?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秦襄公,这个人对于

  • 《大秦帝国》误解最大的一个人—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

    历史人物编辑:金娃趣谈史标签:秦献公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一扫秦国积弱,秦国开始迈向强国之路,奋六世之余烈,最终一统天下。秦孝公的父亲是秦献公,在影视剧《大秦帝国》里面,秦献公被描述成了一个穷兵黩武的角色,那么真实的历史上秦献公就是这个样子吗?当然不是!历史上的秦献公虽然看起来并不如他的后代们那么辉煌,但是也算是一代英主。秦献公嬴师隰

  • 春秋战国秦国收复少梁,秦献公为什么能险中取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这样聊标签:秦献公

    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梁,位于现今陕西省韩城市境内,由于紧邻黄河渡口,一直都是秦晋魏三国争夺之地,在春秋战国争霸过程中,秦国从戎狄手中夺取,后又多次易手。魏文侯时期,他派吴起打败秦军占领少梁,并建立河西郡。秦国几代国君都想夺回这块要地都没成功,在秦后惠公继位后,他派出五十万精兵对阵吴起五万魏武卒,也没收复

  • 没有秦献公改革 商鞅变法能成功吗?被人忽略的秦献公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秦献公

    《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秦献公形象秦国,很多人都熟悉,尤其是《大秦帝国》开播之后,秦国给人的感觉更是不同。对于很多人来说,秦国的君主无非是:出子,秦国开创者;秦襄公,封侯,秦国建国者;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商鞅变法;秦惠王,张仪为相,南并巴蜀,称王;秦昭王,长平之战,称西帝;秦始皇,一统六国,

  • 秦献公为什么迁都栎阳,秦人的个性,由此显露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观景说史V标签:秦献公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大秦帝国》里最常看到的一句话,每次读到这句话,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激动和热情。老秦人这种热情,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秦人的这种共赴国难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秦国有两个比较有名的都城,一个是故都雍城,一个是后来的咸阳,然而在这两个比较稳定的都城

  • 春秋战国秦灵公首次公祭轩辕黄帝,在黄河边构筑工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院标签:秦灵公

    春秋战国秦灵公是一位隔代继位的国君,由于他爷爷秦怀公死后,太子秦昭子死得早,大臣们就拥立秦怀公的孙子、秦昭子的儿子赢肃为国君。虽然秦灵公在位时间并不长,总共只有十年时间,却做了两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我们一起来看看,秦灵公做了哪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首次公祭黄炎二帝。大家知道,轩辕黄帝是远古华夏时

  • 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两次大败晋国,修建秦公一号大墓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秦景公

    陕西凤翔县境内,考古发现这里是秦国雍城的原址所在地。除此之外,秦国十几个国君的陵墓也都埋葬在这里,其中“秦公一号大墓”的挖掘,更是让春秋战国秦国的历史又多了许多研究资料。既然考古证实此墓为秦国第十九任国君秦景公的陵墓,那他在位四十年都有哪些功绩,为什么要建造这个秦公一号大墓呢?秦国在秦穆公称霸春秋以

  • 一顿操作猛如虎,秦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却在晚年亲手毁掉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秦桓公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对于齐桓公一生的写照。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霸主,但后期却因为用小人导致齐国国力大衰。实际上齐桓公毁掉江山是因为自己的不良嗜好所导致的最终结果。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姜太公吕尚的后代。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脱颖而出,成为齐国的国君。在继位之后非常贤明,听从鲍叔牙的意见启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