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辉民间故事|你知道孙膑和庞涓为何反目成仇吗

卫辉民间故事|你知道孙膑和庞涓为何反目成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玺哥串串 访问量:4291 更新时间:2024/2/14 22:20:13

人们大都知道,很早以前,孙膑庞涓在云蒙山同师学艺。他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可是,两人后来却成了磨眼里插擀杖——大稠(仇)。你想知道他们反目为仇的原委吗?

那时候,孙膑和庞涓从黄河南岸千里迢迢来到了卫辉北部的云蒙山求学,一起跟鬼谷子习武练艺,共同读书布阵,研究用兵打仗之策。闲暇之余,师徒又在山坡上栽种了数百棵桃树,天旱时,他们常常坐着牛车从水帘洞里拉水浇树。至今那水帘洞里留下的车辙和牛蹄印还清晰可见。浇过的桃树,枝叶茂盛,十分喜人。

冬去春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他们栽种的桃树开始挂果。三月艳阳,漫山遍野花开似霞,一派生机。师徒看到这般情景,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且说这些开花的桃树中,有一株与众不同,花儿刚谢,小桃就宛如鸡蛋;半月未尽,桃子竟有馒头那么大。鬼谷子见了心里暗喜,他想:这棵桃树结的桃一定是仙桃,因此就把它视为珍宝。叮嘱徒儿好生看管,以防他人偷摘。师徒天天轮流看守,精心管理,这且按下不讲。

单说天上母娘娘因在蟠桃会上暴食暴饮,竟一病卧床不起。女儿凤姐遍请名医调治不愈。这一天,凤姐出了南天门,极目远眺,云蒙山上的那几颗鲜红鲜红的仙桃映入她的眼帘。顿时,喜笑颜开,决定下去偷摘几个为母亲补养身子。于是踩着祥云,飘然而至。这时守候桃园的正轮到孙膑。只见他坐在树下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一点也没发觉背后有人。

那凤姐见有人看守,无法下手去偷摘仙桃。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便口吐一股香气,直向孙膑吹去,那孙膑闻到香气,霎时就觉得晕晕乎乎的。他伸了伸胳膊,打了个哈欠,上眼皮跟下眼皮光想结合,竟倚着桃树昏然入睡。

这时凤姐见略施的小计奏效,便趁机摘下仙桃,悠然离去。她回到天宫,把仙桃交于母亲品尝。王母娘娘刚咬了一口,就觉得精神大爽,等两颗仙桃下肚,病情大有好转,直至完全康复。她盯着剩下的两颗桃子心想: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哪来的桃子?疑云顿起,便问及女儿:“这桃子特有功效,不知孩儿从何摘到?”凤姐从实禀于母亲。

“啊”,王母娘娘闻听大惊失色,“孩儿有所不知,那桃子是颗仙桃,在人间可以庇佑天下太平,如今你把它摘了,一来要引起天下大乱,争夺疆土;二来吗,鬼谷先生要怪罪孙膑失职,遭受不白之冤。”

“这……”凤姐后悔莫及,“母亲你想个办法补救一下吧。”王母娘娘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当年季历被囚禁坛山时,他留下了一本兵书,上边讲的是布阵打仗之事,你去把它交于孙膑,再让孙膑献给师父。这样一来孙膑可免受师父责怪;二来让他们悉心研究兵书,好在稳定天下之乱。”

凤姐携带兵书再次来到云蒙山,正碰上孙膑醒来,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抬头往树上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十分纳闷,好端端的仙桃怎么一下子全无影踪?师傅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看管,这咋向师父交代呢?气得他顿足捶胸,竟号啕大哭起来。隐在树后的凤姐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不觉好笑。她把手中的兵书一扔,正好落在那棵桃树上。且说孙膑这时急得使劲摇晃那棵桃树,他这一摇不大要紧,那本兵书正好落在孙膑面前。他拾起来一看,见是本兵书,破涕为笑,转悲为喜,拿着书急忙去找师父,把仙桃丢失,喜得兵书一事禀于师父。师父听了高兴地说道:“此兵书定是那天仙所赐,这是天意,非同小可。大吉大利呀。如今我也老了,这本兵书你就留下先看吧,看完了再让庞涓看。”

孙膑先看,正中下怀,于是废寝忘食地攻读起来。

再说那庞涓呢,也通情达理,理应让师弟先看。于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拉水浇树的活儿。并且十分勤快,为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孙膑看兵书,他还一天三顿给孙膑送饭,抻床叠被,照顾的十分周到。孙膑见师兄如此关心备至,也十分感动。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一月过去了。这一天,孙膑终于把那本兵书看完了,捧着书兴高采烈地去给庞涓送,走到半路,正好遇见庞涓赶着拉水牛车向他走来,孙膑三步并作两步,边走边喊:“师兄,兵书看完了,你快看把!”庞涓高兴地赶着牛车快走了两步。谁知路不作美,路边有块大石头,车轮看好滚上石头,那牛车一扎楞,车上的水正好洒在走到跟前的孙膑身上,浑身上下像只落汤鸡,那本兵书也未幸免于难,全部湿透了。他们俩赶紧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正在这时,过来一阵旋风,把书吹散刮跑了,俩人好不容易抢回兵书,书上的字也隐退了,什么也没有了,气得庞涓七窍生烟。

庞涓没得看了兵书,心里很不是滋味,思前想后,觉得这事真窝囊,他想:将来孙膑的本事保准超过我,他在我之上,这怎么行呢,忌妒之心油然而生。从此,二人便结起仇来。庞涓总是想方设法把孙膑害死,结果他却中了孙膑的计,被孙膑擒杀。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曾给他8字预言,最后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庞涓

    提起鬼谷子,也许不知道历史的人对这位人物并不熟悉,但要是提起他的学生,即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这些人物,大家就应当对这位神秘的人物有印象了,鬼谷子在中国的历史上被誉为千年一遇的奇才,他几乎无所不知,尽管鬼谷子一生远离朝堂,但是有传言说,他左右了战国末年天下的局势,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学生庞涓的事情

  • 为什么孙膑战胜庞涓后,被鬼谷子叫回民间了?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庞涓

    孙膑在打败庞涓之后,有没有被鬼谷子叫回民间还真的不好说,毕竟没有史料可以佐证。但是,更加普遍的说法是,孙膑把庞涓给打败后,他和大将田忌就逃亡楚国隐居起来了。他们之所以会逃,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齐国邹忌的排斥,那时候邹忌是齐王手下的红人。邹忌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所以,把孙膑连同田忌一起排挤了出去。齐国也恰

  • 孙膑与庞涓:一段传奇的同门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琦趣科技发现标签:庞涓

    孙膑与庞涓同为战国时期的名将,他们二人本是同门师兄弟,却因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而结下了不解之仇。一天,庞涓献谗言于魏帝,指责孙膑不忠不义,意图篡位。魏帝深信不疑,命人将孙膑拘禁,并将其髌骨挖出,以削弱其战斗力。孙膑被迫装疯以躲避魏国的追杀,这时齐国的国君听说孙膑的遭遇,便派人前来营救。孙膑终于重获自由

  • 意不意外?庞涓原来是个大绿茶!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庞涓

    三家分晋之后,一开始最强的是魏国。魏惠王很是奋发图强,为了招揽人才,投入了不少的血本。庞涓本就是魏国人,从鬼谷子那儿学成出山后,眼见魏惠王给天下豪杰开出的条件那么好,自然便去毛遂自荐。魏惠王也不是来者不拒,而是给庞涓出了一道考题: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东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南边是楚国,北边是赵国和韩国

  • 被庞涓在脸上刺字、剔去膝盖骨,孙膑的复仇,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时代,人才辈出。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代虽然战乱不断,但是人才也很容易被发现、被重用。这里我们讲的故事,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这两位都是兵家子弟,在那个时代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个人是师兄弟的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干,和他面和心不和。庞涓去往

  • 孙膑两次使用围魏救赵计谋,庞涓在马陵之战中为何还能上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涓

    围魏救赵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故事,它诞生于战国时期两个军事家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斗勇。但这里有个疑问,孙膑两次使用这一计谋都取得成功,作为同门师兄弟的庞涓,为什么在马陵之战中不汲取教训,反而继续上当?妒才忌能,庞涓心胸狭窄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门下学生,虽然两人性格相差甚远,但论学习成绩庞涓还要优于

  •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庞涓因妒生恨,孙膑的残忍无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鬼谷子的两个徒弟庞涓与孙膑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过史书记载的许多版本说法不一,甚至有不少地方差别甚大,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两人的故事。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两个学生,两人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且经常一起切磋学问,两人谈话很是投机,自然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庞涓性格比较激进浮躁一些,所以先出山去辅

  • 同门操戈的争斗-孙膑VS庞涓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庞涓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国力日渐强盛,旁边的魏惠王也想学秦孝公的先例,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讽刺的是,商鞅就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魏惠王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很高兴,就拜庞涓为将军。庞涓不负魏惠王的期待,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魏国附近的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

  • 历史小车轮就碾压庞涓了,不服?憋着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坊间广为流传,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版本是:孙膑,战国齐阿鄄(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人,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年青时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知道自己的才干不及孙膑,便将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此人称孙膑。后来他通过齐国使臣的帮助潜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

  • 被信赖的师兄嫉妒陷害、惨遭膑刑,孙膑如何智斗庞涓为自己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本是同门,师从鬼谷子。战国时,百家争鸣。这位鬼谷子,很难将他归于哪一家,传说他精通阴阳学、兵家、道家、谋略等,似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庞涓和孙膑同时学的兵法。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因此经常在一起切磋兵法,并约定将来互相扶携、共同富贵。不久,庞涓下山买盐,途中听说魏惠王正不惜重金四处网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