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信赖的师兄嫉妒陷害、惨遭膑刑,孙膑如何智斗庞涓为自己复仇?

被信赖的师兄嫉妒陷害、惨遭膑刑,孙膑如何智斗庞涓为自己复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3142 更新时间:2023/12/11 9:57:46

孙膑庞涓本是同门,师从鬼谷子。

战国时,百家争鸣。这位鬼谷子,很难将他归于哪一家,传说他精通阴阳学、兵家、道家、谋略等,似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

庞涓和孙膑同时学的兵法。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因此经常在一起切磋兵法,并约定将来互相扶携、共同富贵。

不久,庞涓下山买盐,途中听说魏惠王正不惜重金四处网罗人才,认为这正是求取功名的大好时机。因此,跑上山来请求师父答应他下山投魏。鬼谷子早看穿庞涓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做人虚伪狡诈,虽然学业还没完成,但也留不住,便答应了。孙膑则继续留在师门深造。

剧照:孙膑与庞涓

人生如戏

此时的魏国虽然没有了魏文侯当年的包容开放,但在魏惠王的治理下,依然是天下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国。庞涓到魏国后,凭借着在鬼谷学到的本领,屡立战功,迅速成长为魏军的主要将领。

然而,在庞涓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隐忧:孙膑是齐国人,是孙武的后代,家学深厚,又得师傅真传,他如果出山,最有可能为齐国所用,无论是对魏国还是对自己,都是一个劲敌。

他想,只要将孙膑放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为别国所用,也就不存在威胁了。于是庞涓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给孙膑,邀请他到大梁来与自己共事,共享富贵。

孙膑不知是阴谋,收到庞涓的信,满怀希望地来到魏国。见面后的第二天,就在庞涓的推荐下,被魏惠王封了客卿。

不久,孙膑的才华便引起了魏惠王的注目,庞涓深知孙膑的才学处处超过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心生了一计。

他先是派人诬告孙膑是齐国的间谍,人证物证俱全,做成了铁案。按照魏国的法律,孙膑本来应该被判处死刑。然后又以全家人的性命做担保,替孙膑苦苦求情,以减轻刑罚。孙膑最终被挖掉了膝盖骨,脸上刺了字。

据冯梦龙推测,庞涓之所以假惺惺求情,留孙膑一条命,主要还是想将孙膑圈养在府中,好让他给自己讲解鬼谷子注解过的《孙子兵法》。因为鬼谷子并没有传给他。

孙膑开始很感激庞涓,但是很快便发现,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全是庞涓一手策划的阴谋。他悲愤不已,恨自己不听师父临行前的嘱咐,误将豺狼当兄弟。

为了自保他开始装疯卖傻,居猪圈、食猪粪。从此,庞涓再也没把孙膑当一回事,手下人也渐渐放松了对孙膑的看管,后被赶出了庞府,流落到街头。不久,在一个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回了齐国。

孙膑到齐国以后投靠在大将田忌门下。随后以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策对论”的应用,也就是“田忌赛马”的策略被齐威王发现,并受到重用。

剧照:孙膑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卫国向魏国求援,魏惠王派庞涓率领八万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请求齐威王派兵救援。

为了打压魏国的势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担任军师,发兵救赵。

从齐军跨出国门的那一天起,孙膑就开始不断地使用各种手段迷惑庞涓,故意想让庞涓以为齐军统帅不懂兵法,因而轻敌大意。

先是故意冒着被截断粮道的危险进军,又调来两支业余的地方军队去攻打魏国南部的战略要地平陵,这正是田忌赛马第一局下等马对阵对方上等马的打法,结果可想而知,齐军大败。

然后派一支兵力绕过平陵,轻装疾进,直捣城防空虚的魏国都城大梁,同时以主力在魏军回防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伏。

当庞涓带着疲惫不堪的两魏军回援大梁,经过桂陵的时候,等待他的是八万名兵锋正盛的齐军。最终魏军惨败,庞涓也被活捉。

桂陵之战后,魏国独大的局面开始出现松动。

剧照:庞涓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惠王为了教训公然反对自己称王的韩国,让太子申作为上将军,庞涓作为副手,发兵十万攻打韩国。 韩昭侯火速派使者向齐威王求救。

和12年前“救赵”一样,这一次孙膑仍然采用“围魏”战术,直接扑向大梁。

马陵之战示意图

当庞涓带着十万大军一路急行军回大梁,却没看到齐军的影子,得到的却是齐军已北撤的军报。

此时的庞涓意识到,齐军朝大梁是虚晃一枪,只要齐军主力不消灭,下次魏国再与哪个国家开战,齐军还会故技重施,因此必须彻底消灭齐军主力。于是,庞涓带着魏军急速追赶,希望这一次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魏国的后顾之忧!

孙膑了解庞涓,也清楚魏国人一向看不起齐国的兵力,所以将计就计,仍然使用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的策略,但这一次他的手法更高明,使用了著名的“减灶”之计:第一天,他命令士兵挖十万个人的炉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个,第三天减少为三万个。

果然,庞涓不知是计,看着每天清点的灶坑越来越少,认为是齐军怯懦,而且军心涣散,内心大喜过望,于是更加开足马力追赶上去。

最终庞涓的自大让他丢下步军主力,率领骑兵精锐,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当追到地势险要的马陵道时,已经是黄昏。只见前方路中间横着一棵大树,树的中段有一片树片被剥掉,露出白白的一块,上面隐约刻有一行大字。

庞涓命人点燃一个火把,凑近了去看,只见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猛然惊觉的他赶紧命令全军紧急撤退,可是为时已晚!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霎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疯狂夺路而逃,最终全部被歼灭在马陵隘道中。

绝望的庞涓大叫“遂成竖子之名”,拔剑自刎, 意思是,终于让这小子成名啦!他至死都认为,孙膑不过是侥幸赢了他。

随后齐军大败魏国太子申所率的步军主力,太子申被杀。

孙膑这次打了一整套组合拳,直捣大梁、后退示弱、减灶骄敌,三者环环相扣,此战也成就了孙膑的千古之名。

孙庞之争终于以孙膑和齐国的完胜而结束。

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无论处于何种绝望的境地,都不会选择沉沦。身残志坚的孙膑终于报了仇,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马陵之战是一场国运之战,此战后,“魏武卒”精锐尽失,魏国国力大衰,再也没崛起,直到秦国灭六国。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鬼谷子平生最得意的两个弟子,不是孙膑和庞涓,而是这两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庞涓

    学得一身本事的鬼谷子最开始并没有当隐士,而是选择了入世做官。那么他做的什么官呢,级别如何呢?据相关史料零星记载,鬼谷子曾当过楚国的宰相。这个位置,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中极品,但是,鬼谷子的本意并不在此。后来,他索性辞官离去,回到了卫国的一个名叫鬼谷的小山沟,在那里收徒教学,传播学问。在他的众多

  • 庞涓妒忌师兄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膑骨,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庞涓的?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庞涓

    以从古至今的生活经验来看,一个人心胸的广阔程度往往可以决定他的声望与地位。春秋时期,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桓公所用,齐桓公并没有纠结于管仲曾经射杀自己的事情,而是大方的将其任命为相国。果不其然,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各方面的发展都蒸蒸日上。历史上有像鲍叔牙这样心胸宽广的贤才,自然也有不能容人的臣子。战国时

  • 二人师出同门,庞涓因利益对同窗设套陷害,孙膑庞涓从此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庞涓

    引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出自《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意在告诉人们,面对上天设下的阻碍与考验不要灰心丧气。正是为了使你成长变得更优秀,所以才

  • 庞涓与孙膑: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庞涓

    庞涓自杀了,他是在一阵绝望的吼叫之后自杀的。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刀火无情,智慧无垠,孙庞之争,至此尘埃落定。合上《史记》中这精彩血腥的一页,我为孙膑的神机妙算而心折,也为庞涓的含恨毙命而悲惋。庞涓和孙膑是同窗,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那个时候,能做鬼谷子的学生,自然资质出众,资质出众

  • 孙膑一生就用这二个计谋,就绝杀庞涓,啥计谋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涓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战国中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高人鬼谷子。后来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妒忌孙膑的才能,就派人把他诓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人们称他为孙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离魏国,到齐国做了军师。公元前354年,魏惠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杀人诛心,庞涓被逼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庞涓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了该书的历史地位。据可考历史,如今

  • 被庞涓用计砍了双脚,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庞涓

    岁月如梭,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被岁月埋没,被人们遗忘。然而,有些人的命运却注定要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其中,孙膑便是一个执着追求复仇的人,他因遭庞涓的陷害而失去了双脚,心中怀着强烈的仇恨,决心要让庞涓付出惨重的代价。孙膑身世不凡,他本是齐国人,与庞涓是同窗好友,相互扶持,共同研习兵法,一同度

  • 同为鬼谷子爱徒,孙膑与庞涓由同窗变仇人,为何有这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庞涓

    先秦时期,是个纷繁复杂的乱世。那时候,中原大地实在不大,仅仅以黄河流域为主。如此“弹丸之地”,曾经上演多少场相爱相杀,无论是君臣、父子、兄弟,在既得利益面前,一切的情深似海都变成义薄如纸,庞涓与孙膑是最令人感叹的一对典型案例。庞涓与孙膑是手足同窗,二人一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艺。鬼谷子的名气尽人皆知,他

  • 孙膑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俩个人师出同门,俩个人在前期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但是为何孙膑会失去双腿无法站立?为何世人说孙膑活着是为了杀了庞涓呢?为何孙膑杀了庞涓后世人却不知道他的去向呢?那么接下来了解一下原为。当时许多国家鼎立,都需要人才去辅佐君王一统天下。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个人都擅长运兵之道。当时,

  •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探寻庞涓害孙膑公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庞涓

    在传统故事中,庞涓就是典型意义的小人得志,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害贤妒能,一心想害死对自己的结义兄弟和师兄孙膑。庞涓和孙膑同拜鬼谷子王禅老祖门下,不论庞涓如何努力,都比不过开挂人生的孙膑。没有人的时候,庞涓一定思考自己比孙膑差哪了?庞涓出身魏国大梁城的普通家庭,典型的穷十八代。孙膑是名扬天下武圣人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