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历史上最感人的刺客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历史上最感人的刺客豫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冯志超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3/12/26 2:47:52

春秋末年,中原实力最强的国家晋国已经是名存实亡,国内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分割了晋国所有的人口土地。实力最强的智氏,最初有统一晋国的机会,可是在智瑶这位族长的带领下,智氏最终被赵、韩、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了,智氏的土地和人口都被三家瓜分,族人全部被消灭,智瑶也在晋阳之围中战死,头骨更是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具。

豫让是智瑶手下的名臣,智瑶很赏识他,把他看作是“国士无双”,智瑶在晋阳之围中战死后,豫让先是逃到了山里隐居。他听说智氏被三家灭宗,智瑶的头骨还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具,内心十分痛苦,就发誓要替智瑶报仇。

他最初潜入赵襄子府里,将厕所的墙壁挖空,准备躲到里面等赵襄子上厕所时实行刺杀。

一日赵襄子来上厕所,还没进去心里突然惶恐不安,就喊来侍卫在厕所中搜捕,豫让主动推开墙壁跳了出来,对赵襄子怒吼道:“我今日要为智伯报仇!”

侍卫们一拥而上,想要杀死豫让,赵襄子制止了他们:“这是个忠义之士,你们放他走吧,我以后避开他就好了!”

豫让被放走后,仍然想帮智伯报仇。可是已经惊动了赵襄子,且自己的面容已经被赵襄子府里的人记下,再想刺杀已经是难上加难。

豫让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毁了自己的容貌,让赵襄子及其身边的人认识不出。他剃光了眉和胡子,割去了自己的鼻子,还在身上涂满油漆,让全身的皮肤都长出脓疱,然后他故意在街边行乞,妻子从街上路过看到了他,竟然也认不出来。

可妻子还是有点疑惑:“这人的状貌一点也不像我丈夫,可是声音为又如此相似!”

豫让听到这话后,又躲到破庙里吞烧红的木炭,把自己的喉咙烫哑,他又回到街上行乞,妻子又遇见了他,可是这次已经完全认不出是他了。

一位朋友在街上认出了豫让,将他把自己祸害成了这样,不禁号啕大哭起来:“凭借你的能力,去投奔赵襄子必然得到重用,等能接近他之后再行刺杀之事不更容易吗?何必这样伤害自己呢?”

豫让义正言辞地说:“我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世人明白臣子该如何忠于自己的君主;按你说的那样,既然认了赵襄子做新君主,又一心想着刺杀他,那是侍奉君主时怀有二心的行为。我之所以选了更艰难的做法,就是为了让后世对君主不忠的人愧疚难安!”

过了一段时间,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赵襄子的马车快要走到桥头时,马突然惊慌了起来,再也不愿前进。赵襄子令人去前方搜寻,搜寻的人抓了个颜面难以辨认的人过来,赵襄子一看就知道这人是豫让。

赵襄子走到豫让面前数落他说:“你曾经不也效力于范氏、中行氏吗?智伯灭了范氏、中行氏,你怎么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投奔了智伯呢?”

豫让回答道:“范氏、中行氏用对待一般人的方式对待我,我也用一般人的方式回报他们。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方式对待我,我也要用国士的方式回报他!”

赵襄子仰天而叹,哀伤的说:“你这样报答智伯,也足够让你名留后世了;我之前放过你一次,也已经是做到极致了。你好自为之,我这次不会再放过你了!”

豫让说:“您之前宽恕了我,天下人都赞叹您的美德,如今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您能将衣服赏赐给我,我用剑赐其三刀,那么到了九泉之下遇到智伯,我也能不愧对他了!”

赵襄子脱下了外衣,令人把它带到豫让面前,豫让拔出剑跳起来砍了衣服三剑,然后豫让用胸膛扑利剑,伏剑而死。

衣服上的创口,竟然渗出了血液,赵襄子回到车上,车轮还没转完一周就裂开了。

后世的人评论豫让,有的赞叹他的忠义,有的对他多有批评。

例如韩非子评价豫让道:“得到智伯的看重和赏识,却不能帮助智伯改正缺点,智伯刚愎自用、傲慢无礼他也不加以劝谏。等智氏被三家瓜分,智伯的头骨被制成酒具,此时豫让就算能成功刺杀赵襄子,对智伯来说又有何益?”

标签: 豫让

更多文章

  •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历史上最一根筋的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豫让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被视为春秋时期终结、战国时期开始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春秋时期,晋国曾一度称霸中原,但是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力日渐式微。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大家族不仅把持着晋的朝政,还各有大片的封地,豢养庞大的军

  • 《资治通鉴》:讲究原则的刺客豫让,连连失败,我悟到了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故事标签:豫让

    晋阳之战后,赵、韩、魏三家大胜,智家不仅家破人亡《资治通鉴》每日一读:智伯瑶水淹赵襄子,聪明反被聪明误!,智伯瑶的脑袋还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壶!智家家臣豫让十分痛恨赵襄子,决心刺杀他为主公报仇。一、接连失败的刺杀行动豫让先是化妆成犯错被罚做苦役的下等人,潜入赵府,为赵家清理厕所,准备等赵襄子出恭时要他的

  • 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豫让

    春秋时期的刺客,与如今我们简单理解的杀手不同,那个时候,刺客们基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信条,因此带有一些侠士的气息。有人曾说:刺客之道,以寡敌众,是勇气!刺客之道,杀身成仁,是忠义!刺客之道,三尺直剑,五步之内,血染金殿,王者畏惧,是勇气!刺客之道,舍身报恩,是忠义!本篇我们说说《史记·刺客列传》

  • 千古忠义第一人——忠心耿耿为主复仇的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豫让

    豫让是春秋末年晋国的臣子,深受国君智伯的器重。公元前403年,赵国国君赵襄子联合韩国、魏国消灭了晋国,杀了晋国主智伯。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和城池,赵国的国君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颅砍下来,用油漆漆了,当做饮酒的酒杯。豫让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他发誓要为主公智伯报仇雪恨。赵襄子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心

  • 刺客豫让:“狗洞”钻越久的人,越难以领悟

    历史人物编辑:小杨杨说美食标签:豫让

    春秋时期,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国联军围困晋阳,击败了晋国的正卿——智伯瑶,晋军大败,智伯瑶被杀,首级被赵国国君赵襄子——赵无恤做成了酒具,用来喝酒。此后,晋国智伯家族被屠戮一空,其领地被赵、韩、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自此,历史进入战国阶段。智伯瑶有个家臣叫豫让,他发

  • 成功率低但知名度极高的所谓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豫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太白的《侠客行》里的这两句话,生动描写了古代刺客的行事风格。而正如古龙所说,刺客,正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太史公在他的《史记》里写了很多刺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一位,众多不成功但却为后人所惦记的刺客之一:豫让。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

  • 从冯森和米振东的对话,看要离与豫让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豫让

    最近听“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公子光用刺客专诸刺杀自己的堂兄弟吴王僚,为斩草除根解决后患,公子光听从丧门星伍子胥的建议,找到貌不惊人的要离,去刺杀自己的侄子庆忌。要离废了自己一支胳膊,用全家人的性命,取得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信任,从而杀死庆忌。听到这,我想起最近看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冯森与大Boss米

  • 古代郡县治理的故事01---“藏富于民、民不敢欺”的西门豹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西门豹

    西门豹,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邺城属于东郡,是魏国东北边境的军事重镇,与韩国、赵国交界。魏文侯时期,翟黄推荐西门豹任东郡太守。西门豹初到邺城,呈现在其眼前的是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待兴。于是西门豹会集地方上的长者询问原因,原来,流经邺城的漳水河总是泛滥成灾,弄得百姓背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西门豹为邺令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西门豹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

  • #历史[超话]#《智囊》中西门豹的故事,发生时代为战国初期战国魏文侯时,西门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西门豹

    #历史[超话]#《智囊》中西门豹的故事,发生时代为战国初期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县的县令,召集邺县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询问当地人民的疾苦之事。那些人回答说:“老百姓发愁的事就是给河神娶亲。”西门豹问他们原因,那些人说:“邺县的三老(掌管教化的官)、廷掾(县府的助理)每年向人们收取几百万的赋税,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