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刺客豫让:“狗洞”钻越久的人,越难以领悟

刺客豫让:“狗洞”钻越久的人,越难以领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杨杨说美食 访问量:2327 更新时间:2023/12/26 8:21:29

春秋时期,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国联军围困晋阳,击败了晋国的正卿——智伯瑶,晋军大败,智伯瑶被杀,首级被赵国国君赵襄子——赵无恤做成了酒具,用来喝酒。

此后,晋国智伯家族被屠戮一空,其领地被赵、韩、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

自此,历史进入战国阶段。智伯瑶有个家臣叫豫让,他发誓要为主公复仇,不惜付出生命代价,他逃到深山发誓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chóu同仇]矣!”

豫让,姬姓,毕氏,最初是晋国范氏的家臣,后来又为中行氏家臣,一直得不到重用,因此默默无闻,直到后来投奔智伯瑶为家臣,受到赏识尊重,主臣之间关系极为密切。

智伯瑶兵败被杀,豫让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酷刑的人,暗暗寻找机会,混进赵襄子的宫中修厕所,伺机刺杀赵襄子。

赵襄子到厕所解手,不知为心里发,于是把“修理”厕所的豫让抓捕起来审讯。

经过搜查,发现豫让怀揣利刃,审讯时,豫让直言不讳,说了一句:“欲为智伯报仇!”

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阻拦说:“这是一位义士,我以后小心回避就是了!智伯瑶被灭门了,这个家臣想为他复仇,堪称天下士啊!”

赵襄子很受感动,于是把豫让放走了。

豫让依旧一门心思为知己者复仇,不久,又剃光眉毛胡须,以漆涂身,使皮肤溃烂如疥疮,“吞炭”变得声音嘶哑,沿街乞讨,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了。

诡异的是,豫让在路上却被一位朋友给认出来了,朋友问他:“你是豫让吗?”

豫让回答他:“我就是啊!”

朋友流着眼泪劝道:“凭借你的才华,侍奉赵襄子,他一定会重用你,亲近你,宠信你的!到那时,你再做你想要做的事,不是更容易一些吗?”

豫让说:“如果我答应侍奉人家,怀着异心侍奉他,然后又为旧主而刺杀新主,这算什么人呢?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令那些怀有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羞愧!”

豫让掌握了赵襄子出门的时间和途经之地,就藏匿在一座桥下。

赵襄子过桥的时候,他的马突然受惊,预感到大事不妙,于是派人搜查,结果,倒霉的豫让又被捉住了。

赵襄子这一次很恼火,就斥责豫让说:“你不是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他们被智伯瑶给杀了,你为什么不为他们复仇呢?”

豫让回答说:“范氏、中行氏把我当成普通人一样对待,我当然把他们也当普通人一样对待,而智伯瑶把我当成国士,我当然要像国士那样回报他。”

由于不能杀掉赵襄子为智伯瑶复仇了,豫让赵襄子提出一个请求,刺杀赵襄子的一件衣服,象征性完成自己的夙愿。

赵襄子答应了,于是豫让跳起来,拔剑刺穿赵襄子的衣服,“斩衣三跃”,而后高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随即横剑自刎,“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一直传颂至今。

不是每个人都贪恋荣华富贵,豫让刺赵子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代表。

说到底赵子也不是对豫让不错,他是对自己不错,因为他也对豫让这种人心存敬意。

如果一个人钻狗洞时间太久了,对那些不钻狗洞的人的敬意也会慢慢消失!

标签: 豫让

更多文章

  • 成功率低但知名度极高的所谓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豫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太白的《侠客行》里的这两句话,生动描写了古代刺客的行事风格。而正如古龙所说,刺客,正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太史公在他的《史记》里写了很多刺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一位,众多不成功但却为后人所惦记的刺客之一:豫让。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

  • 从冯森和米振东的对话,看要离与豫让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豫让

    最近听“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公子光用刺客专诸刺杀自己的堂兄弟吴王僚,为斩草除根解决后患,公子光听从丧门星伍子胥的建议,找到貌不惊人的要离,去刺杀自己的侄子庆忌。要离废了自己一支胳膊,用全家人的性命,取得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信任,从而杀死庆忌。听到这,我想起最近看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冯森与大Boss米

  • 古代郡县治理的故事01---“藏富于民、民不敢欺”的西门豹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西门豹

    西门豹,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邺城属于东郡,是魏国东北边境的军事重镇,与韩国、赵国交界。魏文侯时期,翟黄推荐西门豹任东郡太守。西门豹初到邺城,呈现在其眼前的是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待兴。于是西门豹会集地方上的长者询问原因,原来,流经邺城的漳水河总是泛滥成灾,弄得百姓背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西门豹为邺令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西门豹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

  • #历史[超话]#《智囊》中西门豹的故事,发生时代为战国初期战国魏文侯时,西门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西门豹

    #历史[超话]#《智囊》中西门豹的故事,发生时代为战国初期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县的县令,召集邺县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询问当地人民的疾苦之事。那些人回答说:“老百姓发愁的事就是给河神娶亲。”西门豹问他们原因,那些人说:“邺县的三老(掌管教化的官)、廷掾(县府的助理)每年向人们收取几百万的赋税,用二

  • 再读《西门豹治邺》,若论治世之才,屈原与西门豹差了一个王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西门豹

    再读《西门豹治邺》,从治世角度看,屈原与西门豹差了一个王莽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官吏,关于他的事迹主要集中在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之中,这个故事小学课文《西门豹》讲得很清楚。在历史上,西门豹是由翟璜举荐给魏文侯从而得到赏识,成为邺地一方太守的。翟璜何许人也?他或许不出名,但他举荐的人都很出名,包括兵家吴起

  • 典故“谤言盈箧” 乐羊认为打败中山国有功,其实是魏侯替他挡枪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乐羊

    乐羊,战国时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将领,名将乐毅先祖。后来从宋国来到魏国,魏文侯任命乐羊为大将,攻打中山国,结果打了三年才把中山国给打下来。乐羊打了胜仗就有些翘尾巴了,一路上敲锣打鼓,唱着凯旋歌儿,威风凛凛地回了魏国。回国后先去见魏文侯,在魏文侯面前侃侃而谈,大谈自己如何智勇智双全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乐羊为魏将攻中山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乐羊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译文:乐羊担任魏将去进攻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君烹杀了他的儿子,并送给他一杯

  • 乐羊:是个狠人,为了功名食亲生儿子乐舒,最后下场两个字:活该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乐羊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称霸。乱世战国,名将层出,乐毅的父亲乐羊就是战国早期名将之一。乐羊领魏王令攻打中山国,乐羊率5万兵马即灭了中山国,本应功成名就的乐羊为什么被“解甲归田”?这还要从中山国事件说起。公元前408年,中山国率兵进犯魏国,翟璜向魏王举荐乐羊为

  •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武侯任用吴起征战天下,魏惠王却错失良机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悝

    赵魏韩三家分晋虽然有些不厚道,不过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三家分完以后,魏国尤为强大。魏国首任国君是魏文侯,传其子魏武侯,到了第三代则有实力称王了,所以便是魏惠王。不过大魏国在魏惠王手里却由盛转衰,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01魏文侯时期,法家领袖李悝变法,使得国力强大。其实战国时期,第一个变法的并不是秦国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