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子炖肉的齐国大奸臣易牙,为何被后世厨师尊为祖师爷?

杀子炖肉的齐国大奸臣易牙,为何被后世厨师尊为祖师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子曰读历史 访问量:4205 更新时间:2023/12/26 13:48:15

这个人就是齐桓公最为宠爱的厨子易牙。齐桓公是一个要命的吃货,因为易牙抓住了他的胃,所以想要易牙接任管仲成为宰相。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这个厨子活活囚禁饿死,正如管仲所说,一个会杀了自己的儿子人,怎么会有人性呢?

易牙此人是个顶尖的厨子,正好也遇到了一个爱美食胜过权力的齐桓公,不知从他身上捞到了多少好处。但是易牙的心很贪,他知道自己想要的齐桓公都可以给他,所以拼尽所能去讨好齐桓公。

有一天齐桓公对易牙说:“可惜啊,我吃了这么多美食,就是没有吃过人肉。”齐桓公就是这么随意一说,易牙却将这话记在了心里。易牙为了能拍好齐桓公马匹,满足他这个心愿也算是用尽了心思。易牙第一件事就去寻找一个能做这道人肉菜,但是齐桓公总不能死囚吧,也不能吃乱七八糟的人的人肉。杀死别人多有不便,最后易牙瞄上了自己的小儿子。

易牙的儿子刚刚四岁,因为自己在齐桓公面前甚是得宠,赏赐不断,这个小儿子也过得十分滋润,长得细皮嫩肉的。易牙为了自己的将来,狠狠心将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做成了羹献给了齐桓公。

易牙做这碗汤也是十分用心,齐桓公一口吃下去就觉得与众不同。这道比从前的菜肴更加美味的汤羹让齐桓公连连称赞,齐桓公问他这肉是什么肉。易牙一边抹眼泪一边悲伤地说,这是自己儿子的肉。齐桓公听后大骇,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易牙对自己十分忠心,连自己的儿子都杀了,只为他的一句话,满足他的一个无意之中吐露的心思。这件事之后,齐桓公对易牙更加宠幸。

齐桓公当政的时候是齐国最为强大的时候,他手下有管仲、鲍叔牙这般能臣,他是十分信任的。在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亲自去探望他,并询问他下一任宰相选择哪一位,可否让鲍叔牙来担任。管仲说鲍叔牙并不合适,因为他太过刚直。后来齐桓公就问他易牙可行否?管仲马上严肃地说,易牙是一个会杀儿子的小人,一定要远离他。

管仲死后,齐桓公将易牙赶出了皇宫,但是没过多久就因为馋虫发作,将易牙给接了回来。管仲死后两年,齐桓公也病重了。易牙马上开始选择下一任靠山,他看上的是齐桓公的庶出无亏,并联合无亏将齐桓公囚禁在寝宫之中。齐桓公最终饿死,直到尸虫爬出了窗户,才被人发现。

齐桓公去世后,无亏没坐上几天快活日子就被杀了。据说易牙造反失败之后,就一直躲在彭城之中重操旧业。因为他为鲁菜奠定了基础,又是第一个开设私人菜馆的厨子,所以被厨师称为祖师爷。

标签: 易牙

更多文章

  • 易牙把儿子杀了炖肉吃,为何被后世厨师尊为祖师爷?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易牙

    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杀儿子且炖成肉的人,就是齐桓公的手下叫易牙,吃易牙儿子的人当然就是齐桓公了。易牙是齐桓公身边的一个小人,但是,齐桓公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最为艰难的时候,是易牙一直跟随他,并且为了让他有肉吃,不惜杀害自己的儿子。易牙做的这件事让齐桓公大为感动。易牙因为饭做的好,还被尊

  • 管仲临终时告诫齐桓公:不徇私情,何以忠君?易牙之辈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易牙

    不管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平常交往中,能否识人最为重要。古人尤其注重这一点,他们有的从面相出发,有的从日常行为出发,有的形成了系统的论著,有的留下了发人深省的典故。大公无私、一心为公,这是通常评价人的重要标准。但是太过无私,就是绝情、无情无义,这样的人同样会为人所诟病。所以具体如何识人还要辩证对待。管仲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历史上最感人的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豫让

    春秋末年,中原实力最强的国家晋国已经是名存实亡,国内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分割了晋国所有的人口和土地。实力最强的智氏,最初有统一晋国的机会,可是在智瑶这位族长的带领下,智氏最终被赵、韩、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了,智氏的土地和人口都被三家瓜分,族人全部被消灭,智瑶也在晋阳之围中战死,头骨更是被赵襄子

  •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历史上最一根筋的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豫让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被视为春秋时期终结、战国时期开始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春秋时期,晋国曾一度称霸中原,但是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力日渐式微。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大家族不仅把持着晋的朝政,还各有大片的封地,豢养庞大的军

  • 《资治通鉴》:讲究原则的刺客豫让,连连失败,我悟到了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故事标签:豫让

    晋阳之战后,赵、韩、魏三家大胜,智家不仅家破人亡《资治通鉴》每日一读:智伯瑶水淹赵襄子,聪明反被聪明误!,智伯瑶的脑袋还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壶!智家家臣豫让十分痛恨赵襄子,决心刺杀他为主公报仇。一、接连失败的刺杀行动豫让先是化妆成犯错被罚做苦役的下等人,潜入赵府,为赵家清理厕所,准备等赵襄子出恭时要他的

  • 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豫让

    春秋时期的刺客,与如今我们简单理解的杀手不同,那个时候,刺客们基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信条,因此带有一些侠士的气息。有人曾说:刺客之道,以寡敌众,是勇气!刺客之道,杀身成仁,是忠义!刺客之道,三尺直剑,五步之内,血染金殿,王者畏惧,是勇气!刺客之道,舍身报恩,是忠义!本篇我们说说《史记·刺客列传》

  • 千古忠义第一人——忠心耿耿为主复仇的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豫让

    豫让是春秋末年晋国的臣子,深受国君智伯的器重。公元前403年,赵国国君赵襄子联合韩国、魏国消灭了晋国,杀了晋国主智伯。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和城池,赵国的国君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颅砍下来,用油漆漆了,当做饮酒的酒杯。豫让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他发誓要为主公智伯报仇雪恨。赵襄子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心

  • 刺客豫让:“狗洞”钻越久的人,越难以领悟

    历史人物编辑:小杨杨说美食标签:豫让

    春秋时期,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国联军围困晋阳,击败了晋国的正卿——智伯瑶,晋军大败,智伯瑶被杀,首级被赵国国君赵襄子——赵无恤做成了酒具,用来喝酒。此后,晋国智伯家族被屠戮一空,其领地被赵、韩、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自此,历史进入战国阶段。智伯瑶有个家臣叫豫让,他发

  • 成功率低但知名度极高的所谓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豫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太白的《侠客行》里的这两句话,生动描写了古代刺客的行事风格。而正如古龙所说,刺客,正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太史公在他的《史记》里写了很多刺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一位,众多不成功但却为后人所惦记的刺客之一:豫让。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

  • 从冯森和米振东的对话,看要离与豫让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豫让

    最近听“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公子光用刺客专诸刺杀自己的堂兄弟吴王僚,为斩草除根解决后患,公子光听从丧门星伍子胥的建议,找到貌不惊人的要离,去刺杀自己的侄子庆忌。要离废了自己一支胳膊,用全家人的性命,取得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信任,从而杀死庆忌。听到这,我想起最近看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冯森与大Boss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