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罗死得太突然?《大秦赋》的这个脑洞,我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甘罗死得太突然?《大秦赋》的这个脑洞,我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金星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3/12/22 17:57:44

热播剧《大秦赋》,再一次点燃了国人对历史的热爱,尤其是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战乱最严重,思想碰撞最严重的时代。

这样一个跟现代社会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当他再一次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人们被激起的那种惊叹与错愕,好奇与荣耀,都硬生生投射在对剧情的评点和解读上面。

尤其是大家似乎都甘罗的死感觉完全不能理解,好端端的甘罗领了大功回来,怎么就被嬴政一剑刺死了呢,这里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但是跟书籍最大的区别就是,电视里人物是必须有名字的,而且来龙去脉你也必须把事件讲清楚,这是电视剧的基本要求。

但是古代写书可不一样,出现个什么人,可能就是个没有名字的,出现个什么事,可能就是一笔带过,前因后果都完全没有交代。

这样的史书,中国历来都是非常多的,可能是史书上记录的都是大事,某些人物的出场和离场,都不需要交代,你只知道他干了什么事儿就行了。

但电视剧可不能这样,对于某一个人物,关于他的,必须是有名字的,同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必须说清楚,就散说不清楚起码也得给观众一个明确的暗示。

所以现在的很多历史剧出现了许多雷人的情节,有时候这些也是导演和编剧的无奈,有些我们很熟悉很知名的历史人物,但是在史书上可能就那几页纸。

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你要是认真考证起来,可能大部分都是假的,但观众不在乎这些,他们要的是更好的荧幕展现,也是关于历史的剧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书上没有的内容,有些甚至看起来有点雷人。

比如说《大秦赋》里出现的甘罗,他的确是在书里出现过,但书里记载关于他的事迹其实也就短短几句话,可靠的经历也就是出事赵国,最终说动赵王献出十几座城池。

而当时甘罗才12岁,回国之后被秦始皇加封为上卿,很多人都是甘罗12岁为相,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说法,甘罗只是被授予了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实际上并不是秦国的丞相,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而且甘罗当时是吕不韦的门客。

说起来甘罗的身份,这里面可是藏着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密,甘罗当时是投奔在吕不韦门下的,被称之为吕不韦的客卿。

先秦之前的制度是逐级分封,每一级只效忠于自己的上级,用一句谚语说就是,我上级的上级不是我的上级,这种逐级效忠是当时与现在社会机构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这种逐级效忠的体制下,很容易造成叛乱或者是主君被架空的局面,因为你想吕不韦的可卿或者家臣,他们只听吕不韦的。

这就是逐级效忠的特点,所以甘罗出使赵国,本质上是吕不韦在后面出主意出力,甘罗的确有才能,但是他这个平台也是当时最一流的,借助平台的力量才最成就了自己。

而且这种绑定式的结构,注定了秦始皇对于甘罗的态度,那就是甘罗是吕不韦的人,如果与吕不韦争权,甘罗是必须要死的。

很多人都觉的甘罗之死很突兀,史书上的确没有记载,甘罗被封为上卿之后的事情,但按照历史上宫廷斗争的残酷性,甘罗被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个人突然就没了,只是大家心里是接受不了,但实际中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只可惜我们永远无法质疑真实性,但却可以质疑导演和编剧。

甘罗是个很有才能的小伙儿,选了一个大平台,正是这个平台成就了他,但同时也是平台害了他,这或许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好的注释了吧。

至于有观众说,情节太突兀的问题,这个那春申君就可以比较出来,春申君感觉也是突然就这么被砍死的,但春申君的这个结局,历史上就是这么记载的,就是这么突兀甚至还有点黑色幽默。

或许很多时候,历史和宫斗就是这么残酷,只不过很多过于残酷的事情,我们不愿意去接受罢了。

标签: 甘罗

更多文章

  • 甘罗聪明?嬴政和吕不韦的最终选择,才是历史该有的模样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甘罗

    吕不韦进入大殿后,没有一点惊讶,看到地上的甘罗,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他的结果。你是不是也认为甘罗活该被杀,或者说,秦王嬴政故意杀给吕不韦看的。其实在这个剧情上,每个人的表演都是那么的到位,只是甘罗自己看不清楚状况而已,特别是最后见到秦王说的那几句话,虽然是夸赞秦王,但是还不如不说。嬴政夸赞甘罗不费一兵

  • 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被封为上卿,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甘罗

    1.甘罗祖父想必在学生时代,都学习过关于甘罗的一篇文章,小小年纪便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地位,与同年龄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对比。说到甘罗,他的家世背景非户籍籍无名,据记载他的祖父是甘茂,当时甘茂在秦国得到两任秦王的重用,先是惠文王,后在武王时期受重视地位更高。“秦武王三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在武王

  • 皇帝想吃公鸡下的蛋,大臣束手无策,甘罗:这有何难

    历史人物编辑:方圆教标签:甘罗

    江山代有人才出,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都有代表着那个时期的有才之士。这些有才之士,一般都是自幼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聪颖过人,且都是有着学识渊博的家世背景下成长,或许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基因遗传学说了。古代小神童中国古代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传承、博大精深,人才辈出,数不胜数。能在末时便被称之为神童

  • 甘罗:语言的艺术,12岁巧取16座城池,秦始皇盛赞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甘罗

    在中国先秦时期,各种思想融汇碰撞,在那个中国历史上最自由的时代里,名臣猛将灿若星河,但是一个人能在12岁的时候就暴得大名,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上卿的只有一个人,能够达成这一成就的只有秦国的甘罗!一边是一个12岁的小孩, 一边是相当于帝国宰相的上卿,我们很难把这两者画上等号,可是甘罗做到了,他凭借自己的

  • 秦嬴政时期12岁封相的甘罗,他的结局为什么没人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黑洞BHole标签:甘罗

    甘罗是古代历史上最神秘的孩子,12岁就被封为宰相。公元前244年,甘罗以“白起功高盖世不诛而亡”劝说张唐联合燕秦两国,自己又向吕不韦请命去说服赵国割让城池,并拿燕国的城池补偿给赵国,不仅壮大了秦国、灭了燕国,还削弱了赵国,可谓一举三得!小小年纪心机如此了得,为何后史中再也没有他的踪迹呢?祖上辉煌,幼

  • 甘罗:君侯为什么很不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甘罗

    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司马迁文信侯吕不韦准备攻打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遣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三年之后蔡泽终于促成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庄襄王封给吕不韦蓝田十二县,秦王政又封给河间,吕不韦似乎还不满足。文信侯因此要求秦将张唐去做燕相,想要和燕

  • 十二岁的大秦丞相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甘罗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小小的甘罗出名更早的人了,年仅12岁就位列秦国丞相的的高位,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甘罗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像甘罗这样的年纪轻轻就能位列高位,这一切也只能发生在秦国,除了秦国当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土壤。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变法,所谓的变法就是改变原有的体制,因

  • 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其实就是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甘罗

    司马迁是讲故事的高手,《史记》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俯拾皆是,而且描写的绘声绘色。小时候没有听过《史记》,那个年代连小人书都稀缺,更何况这样子的大部头。而我对历史的启蒙大多来自于“戏匣子”——收音机。其实,收音机也不多见,全村收音机屈指可数。有幸很早“结识”甘罗,得益于村里的街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夏夜吃

  • 大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甘罗

    在我国有句俗语:“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早慧必夭。”这话说的便是一些神童,由于过分聪明,从而遭了“天妒”,往往还未成年便被“苍天收走”了。像七岁当孔子老师的项橐,六岁称象的曹冲,都是十二三岁便早早去世。还有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幼年也有着“神童”之名,26岁溺水而亡。这些神童们,难道真是由于过分聪明

  • 为什么在城濮之战中,先轸大胜楚军,头功却属于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先轸

    晋楚之争一直是春秋时期的主流冲突。例如,有一次,晋国表面上答应楚国子虞放弃对被攻打的魏、曹两国的占领,但暗地里却让曹、魏与楚国断交,与晋国结盟。同时,他们扣留了子虞派来的使者。子虞大怒,一怒之下率军进攻晋国。面对楚人的愤怒攻势,晋文公毅然决然,退了九十里。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典故。原因谁都知道,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