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被封为上卿,他的结局如何?

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被封为上卿,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观心铭史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3/12/22 18:32:35

1.甘罗祖父

想必在学生时代,都学习过关于甘罗的一篇文章,小小年纪便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地位,与同年龄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对比。

说到甘罗,他的家世背景非户籍籍无名,据记载他的祖父是甘茂,当时甘茂在秦国得到两任秦王的重用,先是惠文王,后在武王时期受重视地位更高。

“秦武王三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

在武王在位的第三年,他便对甘茂说了一番话,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他想坐车通过三川,去看看周王室,去到他们的都城得以长长眼界,那么他就得偿所愿,甚至到死也不会心存什么遗憾。

其实这番话暗藏的意思,并非表面性的,武王只想去窥一窥周王室的繁华地位,而是他想名正言顺地站到那个位置上,享受周王室的待遇。

甘茂了解武王的想法之后,默默地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并且之后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多次领兵作战,最终武王终于满足了他之前的心愿,他来到了周王室的都城。

这几日,武王可谓是经历了大喜和大悲,他兴奋之余,和手下的大力士在此玩乐起来,甚至比赛举鼎,于是悲剧发生了,他被鼎给砸死了,之后不治身亡。

这一突发性事件,让甘茂也手无举措,他坚固的靠山没了,下一任秦王继位,甘茂的处境就变得有些尴尬,再加上受到别的大臣的排挤,甘茂自知自己在昭王面前地位没那么高,等到秦昭王亲自来找他那可就不妙了,为防后患,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先行离开了,逃跑到了齐国,之后便再也没回过秦国。

2.甘罗成

而他的孙子,也就是甘罗,收拾行囊去了秦国,开始在秦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当时的在朝政上非常有名望的便是吕不韦,他广纳贤才,门客众多,甘罗也闻名而去,拜入吕不韦的名下。

在那么多门客,能人贤才中出人头地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超乎贤才的能力,这个人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

当时吕相想要想要合燕伐赵,有了这个打算,便开始一步步实施,第一步就是先联合燕国,于是他去找了张唐,想让他亲自去燕国,里应外合,达成两国合作的目标。

但是张唐知晓吕相的打算后,连忙拒绝,他之前带兵去讨伐过赵国,和他们有仇,而去往燕国达成合作,途中必须要经过赵国,他觉得去这一趟可能性命难保,非常危险。

吕相的计划初步就受到阻拦,他非常生气,却又暂时拿不出什么比较好的主意。

年纪幼小的甘罗得知此事,便去找了吕相,此时吕相正在气头上,看到甘罗,也没给他多少好脸色。甘罗并不在意,只是对他说,他有办法能说服张唐前去。

吕相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并不以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给他什么好的建议。

甘罗还是非常恭敬地说,早些时候,项七岁便可以做孔子的老师,而他甘罗如今已经十二岁,在一些方面也可以给出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吕相便让甘罗一试,而甘罗也不负众望,成功地说服了张唐,让他去前去。这其实只是甘罗计划中的一步,他拿着吕相的这些计划亲自去拜访了赵王,最终反而和赵王达成了合作,赵王给了秦十几座城。

3.后来的甘罗

甘罗的手段不可谓不厉害。甘罗在回秦之后,一举成名,被奉为上卿。但是他之后的事迹,史书中再无记载。那么这位年少天才后来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正史未见多少记载,但是在一些地方志和后代撰写的书籍中,在他被奉为上卿之后,十二岁便去世了,因此之后未见他的事迹。还有一说是甘罗离开了秦国,在平民之间生活,而且在各地共留下12座墓地。

(想要看到更多历史文章,欢迎关注作者历史真鉴)

参考文献:

《史记》《东周列国志》

标签: 甘罗

更多文章

  • 皇帝想吃公鸡下的蛋,大臣束手无策,甘罗:这有何难

    历史人物编辑:方圆教标签:甘罗

    江山代有人才出,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都有代表着那个时期的有才之士。这些有才之士,一般都是自幼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聪颖过人,且都是有着学识渊博的家世背景下成长,或许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基因遗传学说了。古代小神童中国古代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传承、博大精深,人才辈出,数不胜数。能在末时便被称之为神童

  • 甘罗:语言的艺术,12岁巧取16座城池,秦始皇盛赞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甘罗

    在中国先秦时期,各种思想融汇碰撞,在那个中国历史上最自由的时代里,名臣猛将灿若星河,但是一个人能在12岁的时候就暴得大名,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上卿的只有一个人,能够达成这一成就的只有秦国的甘罗!一边是一个12岁的小孩, 一边是相当于帝国宰相的上卿,我们很难把这两者画上等号,可是甘罗做到了,他凭借自己的

  • 秦嬴政时期12岁封相的甘罗,他的结局为什么没人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黑洞BHole标签:甘罗

    甘罗是古代历史上最神秘的孩子,12岁就被封为宰相。公元前244年,甘罗以“白起功高盖世不诛而亡”劝说张唐联合燕秦两国,自己又向吕不韦请命去说服赵国割让城池,并拿燕国的城池补偿给赵国,不仅壮大了秦国、灭了燕国,还削弱了赵国,可谓一举三得!小小年纪心机如此了得,为何后史中再也没有他的踪迹呢?祖上辉煌,幼

  • 甘罗:君侯为什么很不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甘罗

    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司马迁文信侯吕不韦准备攻打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遣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三年之后蔡泽终于促成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庄襄王封给吕不韦蓝田十二县,秦王政又封给河间,吕不韦似乎还不满足。文信侯因此要求秦将张唐去做燕相,想要和燕

  • 十二岁的大秦丞相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甘罗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小小的甘罗出名更早的人了,年仅12岁就位列秦国丞相的的高位,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甘罗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像甘罗这样的年纪轻轻就能位列高位,这一切也只能发生在秦国,除了秦国当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土壤。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变法,所谓的变法就是改变原有的体制,因

  • 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其实就是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甘罗

    司马迁是讲故事的高手,《史记》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俯拾皆是,而且描写的绘声绘色。小时候没有听过《史记》,那个年代连小人书都稀缺,更何况这样子的大部头。而我对历史的启蒙大多来自于“戏匣子”——收音机。其实,收音机也不多见,全村收音机屈指可数。有幸很早“结识”甘罗,得益于村里的街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夏夜吃

  • 大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甘罗

    在我国有句俗语:“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早慧必夭。”这话说的便是一些神童,由于过分聪明,从而遭了“天妒”,往往还未成年便被“苍天收走”了。像七岁当孔子老师的项橐,六岁称象的曹冲,都是十二三岁便早早去世。还有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幼年也有着“神童”之名,26岁溺水而亡。这些神童们,难道真是由于过分聪明

  • 为什么在城濮之战中,先轸大胜楚军,头功却属于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先轸

    晋楚之争一直是春秋时期的主流冲突。例如,有一次,晋国表面上答应楚国子虞放弃对被攻打的魏、曹两国的占领,但暗地里却让曹、魏与楚国断交,与晋国结盟。同时,他们扣留了子虞派来的使者。子虞大怒,一怒之下率军进攻晋国。面对楚人的愤怒攻势,晋文公毅然决然,退了九十里。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典故。原因谁都知道,那就是

  • 如懿传:说什么生同衾死同穴,到头来却是没名没分连妃陵都不得入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连妃

    生同衾,死同穴?今天我们先撇开周迅饰演的如懿和霍建华饰演的弘历在《如懿传》里精湛的演技不谈,就说说后宫女子的痴情吧,分明知道帝王博爱,后宫佳丽三千人,却还想要与心爱之人“生同衾,死同穴”,若不是执念,又当是什么?《甄嬛传》与《如懿传》中,我们看到了乌拉那拉氏女子的深情,如懿的表姑母乌拉那拉·宜修虽无

  • 削发为尼的她如何成为赵祯生母,连妃位都是太后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连妃

    最有名的便是《狸猫换太子》这部戏,剧情曲折动人,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个小冢子,称为“猫家”。许多人来此参观,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还赢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泪,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实遭遇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年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大宋奇案》讲述的是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