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后期,面对赵国的生死存亡,乐毅为什么会无动于衷呢?

战国后期,面对赵国的生死存亡,乐毅为什么会无动于衷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汗青史文V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2/7 4:32:13

乐毅许人也,五国伐齐时,几乎将齐国一举歼灭的名将。提到他,人们总是会将他与少有所成、天资聪颖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事实也证明,其军事才能足以让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然而关于他,也有一件让人感到非常疑惑的事情,那就是秦国与赵国浩浩荡荡的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而归,甚至差点亡国,而在众多可用的将领中,为什么赵国君主偏偏只选择了廉颇,甚至后来将廉颇搁置,采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年岁已高,很多东西已经看淡了

根据相关数据,长平之战爆发之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想必大家都熟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而对于古代人来说,其寿命都非常短,一个八十多岁的人,再想像年轻时一样意气风发,四处征战沙场,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时局动荡,人们往往看重的是自身利益,国家并不是很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每天都有普通民众和小的地区受到战火袭扰,对于这些曾经取得硕硕战功的将领们来说,早已看遍了世事无常,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国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物品?其实客观来看,远远比不上他们个人利益,以及家族心衰。而在相关历史记载中,很多人为了报个人私仇,而将整个国家抛之脑后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等到长平之战爆发之时,乐毅难免会表现出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乐毅虽是赵国的官,但身份只是客卿

在长平之战之前,乐毅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名将了,虽然考虑到他年岁已高,但是如果他真的还能领兵打仗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他呢?毕竟如果战争失败了,很有可能面临的是灭国的风险,而事实也是这样,可是赵国偏偏没有选择他,因为他的身份只是客卿,如果让他统兵作战的话,赵国也害怕其功绩超越了君,威胁自身的统治。

也正是因为没有得到王的重要,所以乐毅才对赵国输掉了战争,表现的非常冷漠。另一方面,他本身就不是赵国真正名义上的官僚,所以赵国的存亡与否,对他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

乐毅经历失败后,失掉了一些锐气

乐毅被燕惠王夺掉了兵权之后,其人生经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他也同时在赵国和魏国两个国家之间出仕,从他的举动来看,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完全忠诚于一个国家的锐气,仿佛只是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还想要领兵作战罢了。他一切的举动,也证明着赵国是否仍然存在?已经不由他管,但如果赵国的君主愿意相信他,他仍然愿意付出一切。

乐毅为什么会心灰意冷,这个问题应该放大了看,经历了大半生的浮浮沉沉,功名利禄早已不重要了,如果王侯愿意重用他,他自然会拼尽一切,如果王侯不重用他,对他来说,时光已无多日,顺其自然!

标签: 乐毅

更多文章

  • 德国闪电战超牛?乐毅闪电灭齐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乐毅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8)公元前284年,济水河边,燕军轻装从简,等待主帅乐毅,乐毅跨上战马,下令,“出发!”燕军浩浩荡荡向临淄进发,乐毅亲率骑兵军团杀向临淄。两千三百多年后,一名51岁的德国将军率领着他的装甲兵团浩浩荡荡杀进了华沙,用27天就征服了波兰,全世界为之震惊,他就是被称为“

  • 诸葛亮自比乐毅,还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乐毅

    诸葛亮,大名鼎鼎的三国中蜀国的名相,跟随着刘备南征北伐,为蜀汉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诸葛亮还未出山的时候,他就有点牛皮了,常常自比乐毅,这点当时大部分人是不认同的,只有诸葛亮的死党崔州平和徐庶认可。那后来的诸葛亮是否实现了与乐毅比肩,追上自己心中多年的偶像的功绩呢?诸葛亮影视形象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乐

  • 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和乐毅?难道之前没有比这两个更厉害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猫眼观史标签:乐毅

    一、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着追星的习惯,即便是一些名人,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被后世无数人视作偶像的诸葛亮,他也是一个追星的人,诸葛亮一生取得极高的成就,得到后世无数人的推崇,能够作为诸葛亮的偶像,显然不是一般的人。他们便是春秋名相管仲,以及战国名将乐毅。如今来看的话,这俩人相比诸葛亮,名气要差了一些,但

  • 乐毅和白起到底谁强谁弱?乐毅带领燕国灭齐,白起一生战无不胜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乐毅

    导语:乐毅,战国时期燕国上将军,被封为昌国君。带领五国联军共同伐齐,一度灭亡齐国。在燕国国内,对政治经济做出改革,使得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留有一席之地。白起,俗称杀神,秦国武安君。一辈子为秦昭襄王攻城夺地,几乎是战无不胜。然而在政治上鲜有成就,所以白起属于武将中一流人物。这两个人其实不太好放在一起做比较

  • 诸葛亮常自比的管仲乐毅,但乐毅有个过人之处,孔明没学会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乐毅

    乐毅是战国时期和齐桓公丞相管仲齐名的人物,史称“管乐”。诸葛亮出山之前就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乐毅本为赵国人,因避乱而客居魏国,又以魏国使臣的身份去燕国。燕昭王慕其贤、爱其才,于是千方百计将他收为己有,拜他为上将军,让他率领连纵的赵、楚、韩、魏、燕五国的“联合国”军队为自己扩展疆土。兵法上有一条非常有

  • 齐秦互帝,燕国复兴 苏秦佩六国相印伐秦,乐毅引五国联军灭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乐毅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称王,原来只有天子才配有的“王”,已经不是最尊的称号。而拥有帝号,媲美三皇五帝,是许多国家的君主连想都不敢想的。但偏偏有两个君主,想要过过称帝的瘾,这就是秦国和齐国。公元前288年,秦、齐相约为帝,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想要建立一个二帝联盟。秦王称帝面对秦、齐的野心,其他国家十分

  • 乐毅连攻齐国七十余城,为何最后两城却没有打下?

    历史人物编辑:使者聊历史标签:乐毅

    乐毅没有攻打下即墨、莒两个城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乐毅想慢慢争取民心,获得齐国民众的好感,便于后期统治;客观方面,即墨、莒属于齐国五都,驻有重兵,易守难攻。主观原因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垫底,想一口把齐国吞了,并非易事。乐毅伐齐期间,秦国、赵国先后打败齐国,乐毅闪电出击,一口气攻下了70多

  • 乐毅逃离燕国而不辅佐后主,为何仍是曹操诸葛亮心中最伟大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乐毅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12)主笔:张小粤公元前279年,燕昭王薨,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惠王。(一)Tooyoungtoosimple的燕惠王刚刚即位的燕惠王,壮志勃勃,想着成就一番事业,所有有雄心的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与前任的对比,他父亲燕昭王雄才伟略,任用名臣乐毅、苏秦、剧辛等人,带领燕国

  • 诸葛亮缘何自比管仲乐毅?他斩杀马谡背后,或暗藏治蜀密码!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乐毅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对违背军法,导致街亭失利,北伐失败的负有直接责任的马谡,按律执行,从而以理服人,以法慑人,保证蜀汉健康运行。首先,诸葛亮的治蜀理念。从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开始效力于刘备,至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病逝五丈原,头尾二十八年,诸葛亮的

  • 乐毅之殇:伐齐大业为什么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乐毅

    话说诸葛亮在隆中躬耕的时候,老是喜欢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他这位大偶像乐毅。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了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被杀,赵国军队青壮派遭到了老贵族全面清洗,乐毅剧辛庞缓这些高材生纷纷跑路。乐毅转投到了当时正在招贤纳士的燕昭王旗下。公元前284年,乐毅成为了诸侯联军的统帅,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