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国没有出现秦孝公,秦国仍然会崛起,会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
一、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已经开始崛起,开启了变法,开始插手中原事务
秦献公时期,秦国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人殉制度,吸引外国人口入秦,限制贵族权利、加强君主集权等等。虽然效果没有后来商鞅变法那么明显,但秦国国力已经在恢复、上升。就算没有后来的商鞅变法,秦国自发的变法活动仍然会进行下去,大概率不会那么彻底,但崛起的步伐不会中断。
秦献公晚年,经过几次战争,已经开始插手中原事物,秦国的影响力大增,改变了之前几百年封闭落后的状态。沿着这个轨道走下去,秦国早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二、随着齐国、韩国的崛起,魏国重心东移,秦国压力大减
商鞅变法前后,齐国启动了邹忌变法,韩国启动了申不害变法,不久之后,两国的实力大增。秦国宿敌要想继续保持中原霸主之位,国家重心必然会向东部转移,如果继续在西部和秦国纠缠,是没什么前途的。
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魏国没怎么把秦国放在眼里,一心想统一三晋,维持霸主之位。魏国先后攻打赵国、韩国,就是想先统一三晋,再统一天下,结果天不遂人愿,都以失败而告终。
魏国实力大减,秦国少了最大的敌人,随后崛起就只是早晚的事了。
三、秦国上下有强烈的战斗意志、扩张野心,不会沉沦
秦国地处西陲边界,长期与戎狄为邻,不管是秦国公室,还是普通百姓,都有着倔强的战斗意志,不屈的战斗精神。
我们以秦孝公招贤令中痛骂的秦惠公为例,算是很不成器的,但实际怎么样呢?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五十万大军进攻河西,希望夺取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只是很不幸,对手是名将吴起,最终失败了。敢和吴起干仗,虽败犹荣,绝不是什么丢人事。
战败后的秦简公沉沦了吗?没有!两年后,继续战斗,南下进攻蜀国,攻占了南郑。
综上所述,如果秦国没有出现秦孝公,秦国仍然会崛起,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