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攸为何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不光是因为袁绍不接受他提的建议!

许攸为何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不光是因为袁绍不接受他提的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谈百科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2/10 18:40:15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小崔说古谈今,许攸为何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不光是因为袁绍不接受他提的建议。故事是这样的,当时袁绍军队与曹军交战,许攸就跟袁绍提建议说:“袁公,我接到一个可靠的消息,曹军现在粮食急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许多的粮库都快被掏空了。我建议袁公现在分一支兵去取许都,这样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咱们肯定会取得胜利。”

袁绍听了不以为然,哈哈大笑,说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操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全是靠着荀彧出谋划策,荀彧我太了解了,他老谋深算,滴水不漏。现在他留守许都,如果我们去攻打,肯定会吃大亏,再说了,等我们攻克了官渡,许都不就唾手可得了吗?何必多此一举?”许攸没想到自己这么好的建议居然被泼了一盆凉水,非常的扫兴。

就闷闷不乐的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之中,却发现远在邺城家里的仆人来了,他告诉许攸,许攸的子侄在邺城做了违法的事情。被留守邺城的审配拘留审问,而在审讯过程中,许攸的这个子侄竟然供出了不少许攸贪污受贿的事情,于是审配就打算等袁绍回去之后好好处理。许攸一听,心想完了,本身他跟审配就不和,而且这审配是袁绍的亲信,如今让他抓到了自己的小辫子,以后怎么可能还有活路。

如今能做的,就是最好让袁绍在这次战争中失败,最好是死掉,自己才有可能过此险,关于是他就决定投奔了曹操。好了,文章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阅读哦~喜欢的话记得关注下小编哦!

标签: 许攸

更多文章

  • 三国里面的许攸到底该不该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许攸

    《三国演义》里有著名三大以少胜多并且是决定性战役,袁曹官渡之战,孙曹赤壁之战,孙刘夷陵之战。其中的袁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而袁绍彻底退出争霸行列。官渡之战的主角是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的结果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除了最熟悉袁绍和曹操。还有一个人就是许攸。许攸字子远,家境不错,也是官二代出身,

  • 许攸之死留给我们的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许攸

    关于许攸的事情,我们最了解的就是在官渡之战中,许攸背叛了袁绍,跑到曹操那献计,火烧了乌巢,使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然而,虽然他为曹操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是最后死于曹操的手里,这是为什么呢?许攸年轻时与曹操交好,曾经一起读书、交游。后来,许攸却投靠了四世三公的袁绍,成为袁绍谋士群的成员之一。历

  • 曹操杀许攸,竟然不是因为他太过放肆,究竟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森别都美食标签:许攸

    许多人看到三国演义之后,都觉得许褚杀了许攸,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许攸是被曹操杀害的,许褚只是曹操手里的一个将军,许攸曾经在官渡之中,为曹操献上了两条计策。正是凭着这两条计策,曹操在这个战争之中大获全胜,而许攸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不过曹操并没有因为对方为自己立下了很大的功

  • 许攸投靠曹操时,曹操激动得光脚去迎接,为何最后毫不留情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许攸

    曹操在三国时期的军事地位非常高,这除了跟他的军事实力关系很大外,跟他平时的行事作风也有很大关系。他这个人快意恩仇,活得率真,即使作小人也作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在曹操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曹操不拘一格的处事方式。许攸是曹操与袁绍儿时的玩伴,也曾是曹操看重的谋士,他来投奔

  • 三国演义28:许攸提醒袁绍攻击曹操,袁绍的一句话让许攸叛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许攸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解说。在上一集中我们主要讲述了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第一回合,曹操这个老奸巨猾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跟袁绍求和,实际上就是用计让袁绍放松警惕罢了。当袁绍70万大军战败只剩下40万的时候,有一个小兵前来向孙策告知战绩,孙策听后大为高兴,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奇袭许昌了

  • 许攸背叛袁绍,为什么多疑性格的曹操没有怀疑许攸的投诚呢?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许攸

    对于许攸的投诚,曹操其实也是有疑心的,曹操是经过一番试探,才相信许攸,决定用许攸的计策,其实也是形势所迫,不用许攸计策必败无疑,用许攸计策很大程度上能取胜。袁绍发兵攻打官渡,曹操率军迎战,当时袁绍势利强大,粮草充足,大军七十万,曹操仅有七万人马,而且粮草还接济不上。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

  • 官渡之战后,曹操除掉许攸,只怪许攸情商太低,不懂摆正自己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许攸

    官渡之战许攸成了曹操和袁绍成败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官渡之战,才让许攸名扬天下,因此,官渡之战也成为了许攸的成名之战。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在袁绍阵营中,许攸不断地提出建议,但是袁绍没有采纳。此后的许攸不再为袁绍出谋划策,而是等待时机。后来官渡之战爆发,此时许攸的家人因为

  • 官渡之战危急时刻许攸来降,曹操赤脚迎许攸是单纯作秀吗?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许攸

    导读:许攸是个典型的投机主义者,基本属于没有立场的墙头草角色。有点才能但是情商低下,甚至不如后来的主簿杨修。终其一生,许攸功绩也仅仅是在官渡之战的奇袭乌巢中得以闪现。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也是因为在袁绍处不得重用才叛逃的。而曹操赤脚迎许攸确实有作秀的成分,其次就是确实需要来自袁绍处的许攸给予指点和

  • 曹操为什么要处死许攸?是许攸没有能耐,还是许攸咎由自取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许攸

    许攸,字子远,东汉末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成年后,许攸追随了袁绍,官渡之战时,背袁投曹,助曹操大败袁绍。后因恃功狂言,为曹操所杀。许攸有功于曹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献计“火烧乌巢”,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称雄北方拉开了序幕;二是出策“溃决漳河”,使曹操夺占冀州,将袁氏军团推向覆亡的边缘。火烧

  • 许攸帮助曹操打败袁绍后,为何又死于许褚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许攸

    认真的说,历史上的许攸并非死在许褚之手。至于“许攸死于许褚之手”则是出自《三国演义》,也就是罗贯中编出来的,原文在第33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却说曹操统领众将入冀州城。将入城门,许攸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操曰:“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操大笑。众将闻言,俱怀不平……一日,许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