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早就有了杀掉许攸的心思,这件事正合他意。但是,一贯奸雄的他自然要掩饰自己,于是假装责备地说:“人家子远是我朋友,关系铁,所以才跟我开玩笑的!你怎么 能这么办事!”于是,他下令厚葬许攸。
颇具才华的许攸最终死于非命,这是很可惜的。但是,他的结局和那些悲壮而死的袁绍谋士还是很不同的。田丰死在袁绍的刀下,沮授和审配都是拒不投降而被曹操杀死的,这些人都堪称曹操所赞扬的“河北义士”。如果他们真心归降曹操,想必能够发挥出很大的才能,也会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可是,许攸是真心投降的,也为曹操作出了非常大的实际贡献,但最终却陷入被杀害的结局。这里面固然有曹操性格狠毒的原因,但根本上还是许攸自身的人品形成的。
许攸人品上的缺陷其实早就被曹操所熟知,“贪而不治”这句评价就是荀彧告诉曹操的。此外,他由于贪污腐败而被袁绍驱逐这件事,估计也瞒不过消息灵通的曹操。所以,就算是没有许褚来动手,许攸最终在曹营的日子肯定是好过不了的。
因为,尽管曹操的性格中有“真小人”的特点,但他对小人的态度其实是极端厌恶的。只不过,他有着出色的驭人术,能够将这些人的利用价值挖掘殆尽之后再行处置。前有许攸,后有蔡瑁张允,结局都是如此。
许攸的悲剧结局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特别是在曹操这样精明无比的人面前生存,单纯的品行好不一定能有好的结局,可是品行不好则一定不会有好的结局。看来,即便是曹操这样的奸雄,也高度认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句亘古不变的真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