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背后的真相,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连刘备也开溜了

官渡之战背后的真相,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连刘备也开溜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庆文史阁 访问量:749 更新时间:2023/12/8 9:07:13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最大的意义就是奠定了曹操霸主的地位,而接下来,卧龙出山,孙权占领江东,曹操建立曹魏政权,这样一来,精彩的三国争霸才真正的拉开序幕,所以说,官渡之战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人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曹操偷袭了袁绍的乌巢,烧毁了所有的粮草,所以,袁绍战败逃走。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袁绍的战败还包括其他的因素,比如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还有刘备的开溜,都是袁绍走向败亡的前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会开溜,许攸有为什么会叛逃,张郃为什么又要反水呢?

首先说刘备,刘备是一个对于政治格局特别敏感的人,他的开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出了袁本初必败,所以借口寻找外援,乘机逃走,当然很多人猜测,可能刘备的逃走是因为打了败仗,所以袁绍没给他好脸色,他忍不了,所以先走为妙,但是,这个观点不太符合刘备的性格,要知道,刘备从出山到官渡之战,是一直在投靠别人,那么难免会有脸色看,所以,他应该习惯了才是,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他清楚的看到了袁绍这个人不行,成不了大事,迟早得完蛋,所以这才一走了之。

再说许攸,他为什么要叛逃呢,要知道他可是袁绍最早的谋臣之一,对于他的叛逃,史学家们有这么几种猜测,一是,他的建议得不到袁绍的采纳,所以他觉的自己在这里无用,二是,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也就是袁绍给不了他想要的,三是,他的亲人因为在邺城出了事,被逮捕下狱了。所以他这才投降投靠了曹操,其实,这三点可以并做一点来说,那就是许攸觉得自己既不得重要地位,又拿不到想要的,而且还迫不得已,所以叛逃很应该的,搁到谁身上,遇见这种事也肯定的叛逃,好鸟择良木而栖。不过,最后许攸的下场也是很凄惨的,被曹操给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见谁和谁说,曹操能有今天全都是因为他,他是曹操的大恩人啊,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官渡之战中,许攸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带去了袁绍的军事秘密,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曹操听从许攸的建议,连夜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

那么张郃呢,又是为何反水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乌巢被烧,当时,曹操连夜偷袭乌巢的时候,张郃就和袁绍说,乌巢多么多么的重要,必须增援乌巢,但是袁绍不听,反而听了一个叫郭图的建议,派兵去攻打官渡,当时,张郃就警告说,官渡是曹操的大本营,这么长时间都拿不下了,现在派再多的兵去,也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而乌巢是迫在眉睫啊,但是袁绍不听,结果是乌巢被烧了,官渡没打下来。

郭图呢,在这个时候非常害怕,因为他的主意出错了,所以他怕张郃告他的状,所以,就去和袁绍说,咱们丢了乌巢正是烦恼的时候张郃在幸灾乐祸呢,袁绍一听,呀哈,这货还敢幸灾乐祸,对张郃就起了疑心,而张郃呢,一看不妙,这样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主要是他对袁绍也算是灰心了,所以,干脆向曹操投降了。

这样一来,袁绍先是失去了刘备,相当于他的外援,接着失去了许攸,也就是他的智囊,最后,又失去张郃,他的臂膀,这样的状况下,想不失败都难啊,但是,其实在许攸叛逃之前,最想撤军不打的是曹操,当时两军对垒了三个多月,艰苦异常,曹操也是实在不想打仗了,还是在他的智囊团的劝解下,才打消了这个心思,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那个时候,曹操的兵力和袁绍的兵力相差三倍之多,曹操实在是顶不住了。不过,最后却是这么一个好结局,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再艰苦的环境下,机会都还是有的。

标签: 许攸

更多文章

  • 曹操早有意杀许攸?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历史来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许攸

    曹操早就有了杀掉许攸的心思,这件事正合他意。但是,一贯奸雄的他自然要掩饰自己,于是假装责备地说:“人家子远是我朋友,关系铁,所以才跟我开玩笑的!你怎么 能这么办事!”于是,他下令厚葬许攸。颇具才华的许攸最终死于非命,这是很可惜的。但是,他的结局和那些悲壮而死的袁绍谋士还是很不同的。田丰死在袁绍的刀下

  • 孔融、许攸、娄圭,都是三国名士,曹操为何非要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许攸

    文/元哥说历史前言【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最著名的人物,也是三国最难以捉摸的人物。因为曹操的性格是十分复杂的,他有时残酷无情,有时真诚善良,有时宽容大度,有时心胸狭隘,有时虚怀若谷,有时狂妄自大,等等。但是经过《三国演义》以及相关影视剧、戏剧的塑造,曹操早已被带上了“奸臣”、“汉贼”、“奸雄”的帽子

  • 许攸等人计划谋逆汉灵帝,邀请曹操参加,为何后者却断然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许攸

    每逢乱世之际,总有一些谋士,想通过“从龙之功”,来达到自己的政治需求。正如东汉末年的董卓,他残杀少帝,推举刘协为汉献帝,自己则权倾朝野。又如袁绍与韩馥,曾打算将幽州牧刘虞拥戴为皇帝,也是抱有相同心思。但鲜为人知的是,曹操也曾受邀参加过这样的谋逆之举,但他却断然拒绝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顷之

  • 他是三国最坏的谋士,挑拨张郃,陷害许攸,让袁绍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许攸

    三国有很多很好的谋士,曹魏前期的二荀、郭嘉、程昱、贾诩都是顶级的水平,他们的能力也是个顶个的强。曹操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打赢了官渡之战,进而一统北方,袁绍帐下同样谋士云集,其中沮授、田丰、许攸等人都是顶级的水平,可惜袁绍不能用,若袁绍能用,焉有官渡之败呢?袁绍色厉内敛,没有主见,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庸主,

  • 许攸等人谋废汉灵帝,邀请曹操参与,为何他却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许攸

    东汉末年,灵帝昏聩无道,借宦官之手掀起党锢之祸,无数清流名士惨遭朝廷镇压,或流放千里,或身死族灭。在此情形之下,一些党人暗中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灵帝统治,改立合肥侯为新帝。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以王

  • 三国中,既是发小又是功臣的许攸,为何会被曹操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缪帝说史标签:许攸

    曹操可能是三国时期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说他豁达,明知关羽将来可能会成为敌人,还是任其离开;说他奸诈,为了自身安全不惜表演“梦中杀人”;说他残忍,发小许攸(yōu)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还是被残忍杀害……很多人不理解,曹操为什么要杀掉许攸?有人说杀许攸的不是曹操,是许褚!但是如果没有曹操授意,许褚怎么敢

  • 一代枭雄曹操,酷爱网罗天下人才,为何要杀许攸、孔融等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许攸

    昨天,笔者写了一篇称赞曹操爱惜人才,善于管理人才的文章;人都有两面性,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一生酷爱网罗天下人才,但他却将许攸、孔融及荀彧(令其自杀)这些文人、才子杀害了,这是为何呢?下面笔者试着分析一下曹操这种矛盾做法的实质原因。曹操画像一。维护尊严、过河拆桥,杀许攸许攸与曹操的发小,起初效力于袁绍

  • 官渡之战,如果许攸不叛变袁绍,曹操会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许攸

    官渡之战,曹操必胜,因为一场战争很少因为一个人物来影响战局,一场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曹操只是兵少,剩下的谋士,将领等因素对于袁绍全是碾压的存在。现在笔者将通过还原历史来阐述分析为什么曹操会胜利的原因。第一,郭嘉适时提出“十胜十败”,为曹操指明了作战方针。在官渡之战前,袁绍亲率数十万大军来攻

  • 许褚一剑杀了谋士许攸,为什么爱才如命的曹操毫不计较呢?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许攸

    历史上真实的许攸被杀是经过曹操允许的,具体是不是许褚亲手杀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许攸的死是经过曹操默许的,即使是许褚动手行的刑,曹操也不可能怪罪自己的爱将许褚的。许攸的死可以说完全是自己找的许攸年轻的时候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在汉灵帝时期,许攸竟然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密谋起事,废除汉灵帝

  • 许姓|三国曹魏政权中,有著名谋士许攸、虎将许褚等名人及其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许攸

    许姓(12)|东汉末三国时,四川蜀汉政权中有许靖、许慈、许允等许姓人三国时,在曹魏政权中的许姓人,就更多了,名人也不少。影视剧中的许攸形象(资料图片)南阳人许攸: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谋士南阳人许攸,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大出风头。许攸,字子远,年轻时与袁绍、曹操关系不错。永汉元年(189年),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