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最大的意义就是奠定了曹操霸主的地位,而接下来,卧龙出山,孙权占领江东,曹操建立曹魏政权,这样一来,精彩的三国争霸才真正的拉开序幕,所以说,官渡之战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人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曹操偷袭了袁绍的乌巢,烧毁了所有的粮草,所以,袁绍战败逃走。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袁绍的战败还包括其他的因素,比如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还有刘备的开溜,都是袁绍走向败亡的前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会开溜,许攸有为什么会叛逃,张郃为什么又要反水呢?
首先说刘备,刘备是一个对于政治格局特别敏感的人,他的开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出了袁本初必败,所以借口寻找外援,乘机逃走,当然很多人猜测,可能刘备的逃走是因为打了败仗,所以袁绍没给他好脸色,他忍不了,所以先走为妙,但是,这个观点不太符合刘备的性格,要知道,刘备从出山到官渡之战,是一直在投靠别人,那么难免会有脸色看,所以,他应该习惯了才是,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他清楚的看到了袁绍这个人不行,成不了大事,迟早得完蛋,所以这才一走了之。
再说许攸,他为什么要叛逃呢,要知道他可是袁绍最早的谋臣之一,对于他的叛逃,史学家们有这么几种猜测,一是,他的建议得不到袁绍的采纳,所以他觉的自己在这里无用,二是,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也就是袁绍给不了他想要的,三是,他的亲人因为在邺城出了事,被逮捕下狱了。所以他这才投降投靠了曹操,其实,这三点可以并做一点来说,那就是许攸觉得自己既不得重要地位,又拿不到想要的,而且还迫不得已,所以叛逃很应该的,搁到谁身上,遇见这种事也肯定的叛逃,好鸟择良木而栖。不过,最后许攸的下场也是很凄惨的,被曹操给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见谁和谁说,曹操能有今天全都是因为他,他是曹操的大恩人啊,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官渡之战中,许攸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带去了袁绍的军事秘密,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曹操听从许攸的建议,连夜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
那么张郃呢,又是为何反水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乌巢被烧,当时,曹操连夜偷袭乌巢的时候,张郃就和袁绍说,乌巢多么多么的重要,必须增援乌巢,但是袁绍不听,反而听了一个叫郭图的建议,派兵去攻打官渡,当时,张郃就警告说,官渡是曹操的大本营,这么长时间都拿不下了,现在派再多的兵去,也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而乌巢是迫在眉睫啊,但是袁绍不听,结果是乌巢被烧了,官渡没打下来。
郭图呢,在这个时候非常害怕,因为他的主意出错了,所以他怕张郃告他的状,所以,就去和袁绍说,咱们丢了乌巢正是烦恼的时候张郃在幸灾乐祸呢,袁绍一听,呀哈,这货还敢幸灾乐祸,对张郃就起了疑心,而张郃呢,一看不妙,这样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主要是他对袁绍也算是灰心了,所以,干脆向曹操投降了。
这样一来,袁绍先是失去了刘备,相当于他的外援,接着失去了许攸,也就是他的智囊,最后,又失去张郃,他的臂膀,这样的状况下,想不失败都难啊,但是,其实在许攸叛逃之前,最想撤军不打的是曹操,当时两军对垒了三个多月,艰苦异常,曹操也是实在不想打仗了,还是在他的智囊团的劝解下,才打消了这个心思,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那个时候,曹操的兵力和袁绍的兵力相差三倍之多,曹操实在是顶不住了。不过,最后却是这么一个好结局,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再艰苦的环境下,机会都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