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赋》落幕,《大秦帝国》最终晚节不保,作者孙皓晖何时重拍

《大秦赋》落幕,《大秦帝国》最终晚节不保,作者孙皓晖何时重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贝多芬歌唱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3/12/25 19:04:07

有观众称《大秦赋》是《大秦赵姬传》,调侃这部剧的主角是赵姬,而不是秦王嬴政

这样的调侃代表了相当多的一部分观众的看法,赵姬一角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着墨太多,描写之细腻周全,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加之演员朱珠的演技不稳定,观众观感自然下降不少。

尤其是秦异人下线后,剧情可以概括为:嬴政说“我想亲政干一番大事“,赵姬和吕不韦齐声说“不,你不想“,还有赵姬和嫪毐那点事篇幅过多,似乎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只是本剧的“附带品”。

而秦王嬴政“灭六国”只用了十几集,其中还出现了不少笑话。

荆轲刺秦”这场戏实在太随意,演员演得太随意或者太浮夸,荆轲演得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瘪三”,秦王嬴政则像是被荆轲“传染”,智商急剧下降,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

除了有违事实的“乱改”,《大秦赋》此前的剧情中还存在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的“胡改”,比如秦王嬴政要要和吕不韦“浪迹天涯”等等。

所以,有观众呼吁孙皓晖先生重拍《大秦帝国》系列剧。

文|宋胖子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帝国的末代帝王孙皓,和刘禅一样死在敌国的吴末帝

    历史人物编辑:淡写此刻标签:孙皓

    导语:孙皓是孙权的孙子,是之前东吴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后期却荒淫无道,竟然使得敌国的司马炎都大为震惊,是什么导致这位帝王前后差距如此之大,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东吴的末代帝王。悲惨童年孙皓生于公元243年,卒于公元284年,字元宗,孙权因为喜爱而给他起的小名彭祖,吴郡富

  • 三国后主都是无能之辈?刘禅大智若愚,孙皓才学卓绝,都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孙皓

    说起末代君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昏庸、无能、残暴等等,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殷商灭亡是因为商纣王残暴、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二世胡亥的昏庸和残暴、汉朝的灭亡是因为汉献帝的无能,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在诸多亡国之君里面,最有名的却并不是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末代帝王,反而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后主刘禅,究其原因就

  • 《大秦帝国》作为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是否尊重历史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孙皓

    《大秦帝国》是西北大学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他自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尊重历史,有血有肉,是一部纪录秦文化的重要著作。实际上我们认真读完后,再参照历史,就会发现《大秦帝国》不过是一部小说。小说的情节自然离不开虚构,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电视剧描写的真实。尤其是从第二部电视剧开始,编剧本着

  • 都是投降,为何刘禅被封为公爵,而孙皓只是侯爵?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孙皓

    文/寂寞的红酒刘禅和孙皓是三国时期蜀国(蜀汉)和吴国的君主。作为两位末代君王,两国都当了亡国之君,先后向曹魏(后为晋国所代替)投降。两人投降以后,都受到了司马氏的优待,不过两人的待遇差异却很大。刘禅被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子孙世袭。而孙皓只是被封了个归命侯,只给了三十顷田地和一些谷物钱粮,子孙也只能

  • “以茶代酒”这个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暴君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孙皓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延续了几千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有时候,酒桌上总会有人站起来举杯,说:“我不能喝酒,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表示既不想喝酒而又盛情难却,就用喝茶来代替喝酒,这是不胜酒力之人的一种礼节表示。可你知道吗,这个文雅的成语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有名的暴君孙皓!中国历史上暴君比比皆

  • 三国人物 - 东吴末帝孙皓的三大爱好:美女、术数、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这回讲一下东吴末帝孙皓的一些兴趣爱好。平心而论,孙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最直接的明证就是,这家伙上台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再也没有松开,直到东吴被晋朝所灭。从宏观上看,只要晋朝没有大的动荡起伏,东吴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就具体情况而言,东吴之所以亡于孙皓之手,则不能不

  • 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孙皓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谚语》中提到,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君,夏桀、商纣、胡亥、石虎、高洋、隋炀帝等等。为何鲁迅先生单独说孙皓是特等的暴君呢?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

  • 东吴末帝孙皓:不会说段子的杀人魔头不是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东吴灭亡读秒开始:十,九,八,七……公元280年,二三月间,东吴末帝孙皓听说晋朝安东将军王浑的大军南下,就派丞相张悌,督率丹阳郡(湖北省秭归县东)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诸葛诞的儿子)率三万人逆江而上迎战。军至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沈莹对张悌建议说:晋朝在益州训练水军

  • 翻一翻东吴大帝孙权的老底,末帝孙皓的“酒性”,应该是传承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孙皓

    公元264年8月,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时年二十三岁的孙皓,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史称“吴末帝”。当时,蜀汉刚刚被魏国灭亡,吴国统治下的交趾地区时常发生叛乱,国内外形势相当严峻。故而,东吴上下忧心忡忡。孙权死后,吴国的君主可谓一代不如一代,文臣武将也大不如孙权时那样“异人辐揍

  • 《庆余年》火了,孙皓导演的创作经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熟悉的旋律标签:孙皓

    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版《庆余年》正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热播。这样一个内核厚重的剧集,开篇以喜剧形式与观众见面,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庆余年》是孙皓找到的“能够让自己感动,同时又兼容市场需求”的一部作品,在与影视独舌的对话中,他一步步道出了自己在《庆余年》中的创作经。孙皓三把“钥匙”何为“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