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一统天下后,刘禅孙皓面对晋帝戏谑的时候的高下之分

西晋一统天下后,刘禅孙皓面对晋帝戏谑的时候的高下之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西读史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3/12/5 23:34:15

刘禅

蜀后主,在降西晋以后,最出名的故事大概就是乐不思蜀了。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可以看出,刘禅故意装傻充愣,以求自保。司马昭听后对贾充说到;“一个人能无情到这种地步,即便是诸葛亮也不能长久保全他,何况是姜维呢?”贾充也说到;“不是这样,殿下怎么能统一蜀国。”

很明显司马昭也看出刘禅是故意装傻充愣,所以加以讥讽。

孙皓

吴国末代皇帝,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孙皓归降见到司马炎后,

引见归命侯及吴降人。登殿稽颡。帝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曰:“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司马炎想揶揄孙皓,就说我在这里给你设了一个座位,孙皓也说到;“臣在南方的时候,也给陛下设了这么一个位置”。搞得司马炎非常无趣。

又有这么一次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

有一回晋武帝司马炎与王济下棋,王济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时剥人面、刖人足,有这回事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臣而失礼于君主,他就应当受这种刑罚。”其实孙皓是讥讽在皇帝面前坐姿不正的王济。

一次在宴会上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司马炎想用其父亲戏谑刘禅那招来戏谑孙皓,以胜利者的姿态叫孙皓做《尔汝歌》来戏弄她,没想到孙皓出口成章,连用4个“汝”回敬司马炎,本来对于皇帝是要用尊称的,但是司马炎既然要孙皓用《尔汝歌》来作诗,孙皓将计就计,用“汝“以示反抗,司马炎反而自讨没趣。

刘禅与孙皓都是亡国之君,但二人在面对戏谑时高下还是看得出来的,或许是一个太无能,一个太能折腾。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导演孙皓这样评价肖战:比起红毯和光环,他爱的还是表演!

    历史人物编辑:巷雨旅游标签:孙皓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肖战,你在,我就不曾离开,未来道阻且长,让我们朝着光亮一起走下去吧!——只言片语只为守候你比起红毯和光环,他爱的还是表演,这不是一个爱上‘副产品’的人!——孙皓设计师出生的肖战,进入演艺圈,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二十五岁,跨入一个新的领域,从头开始,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勇

  • 《大秦赋》落幕,《大秦帝国》最终晚节不保,作者孙皓晖何时重拍

    历史人物编辑:贝多芬歌唱标签:孙皓

    有观众称《大秦赋》是《大秦赵姬传》,调侃这部剧的主角是赵姬,而不是秦王嬴政。这样的调侃代表了相当多的一部分观众的看法,赵姬一角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着墨太多,描写之细腻周全,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加之演员朱珠的演技不稳定,观众观感自然下降不少。尤其是秦异人下线后,剧情可以概括为:嬴政说“我想亲政干一番大事

  • 三国:东吴帝国的末代帝王孙皓,和刘禅一样死在敌国的吴末帝

    历史人物编辑:淡写此刻标签:孙皓

    导语:孙皓是孙权的孙子,是之前东吴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后期却荒淫无道,竟然使得敌国的司马炎都大为震惊,是什么导致这位帝王前后差距如此之大,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东吴的末代帝王。悲惨童年孙皓生于公元243年,卒于公元284年,字元宗,孙权因为喜爱而给他起的小名彭祖,吴郡富

  • 三国后主都是无能之辈?刘禅大智若愚,孙皓才学卓绝,都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孙皓

    说起末代君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昏庸、无能、残暴等等,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殷商灭亡是因为商纣王残暴、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二世胡亥的昏庸和残暴、汉朝的灭亡是因为汉献帝的无能,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在诸多亡国之君里面,最有名的却并不是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末代帝王,反而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后主刘禅,究其原因就

  • 《大秦帝国》作为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是否尊重历史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孙皓

    《大秦帝国》是西北大学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他自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尊重历史,有血有肉,是一部纪录秦文化的重要著作。实际上我们认真读完后,再参照历史,就会发现《大秦帝国》不过是一部小说。小说的情节自然离不开虚构,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电视剧描写的真实。尤其是从第二部电视剧开始,编剧本着

  • 都是投降,为何刘禅被封为公爵,而孙皓只是侯爵?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孙皓

    文/寂寞的红酒刘禅和孙皓是三国时期蜀国(蜀汉)和吴国的君主。作为两位末代君王,两国都当了亡国之君,先后向曹魏(后为晋国所代替)投降。两人投降以后,都受到了司马氏的优待,不过两人的待遇差异却很大。刘禅被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子孙世袭。而孙皓只是被封了个归命侯,只给了三十顷田地和一些谷物钱粮,子孙也只能

  • “以茶代酒”这个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暴君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孙皓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延续了几千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有时候,酒桌上总会有人站起来举杯,说:“我不能喝酒,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表示既不想喝酒而又盛情难却,就用喝茶来代替喝酒,这是不胜酒力之人的一种礼节表示。可你知道吗,这个文雅的成语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有名的暴君孙皓!中国历史上暴君比比皆

  • 三国人物 - 东吴末帝孙皓的三大爱好:美女、术数、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这回讲一下东吴末帝孙皓的一些兴趣爱好。平心而论,孙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最直接的明证就是,这家伙上台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再也没有松开,直到东吴被晋朝所灭。从宏观上看,只要晋朝没有大的动荡起伏,东吴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就具体情况而言,东吴之所以亡于孙皓之手,则不能不

  • 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孙皓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谚语》中提到,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君,夏桀、商纣、胡亥、石虎、高洋、隋炀帝等等。为何鲁迅先生单独说孙皓是特等的暴君呢?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

  • 东吴末帝孙皓:不会说段子的杀人魔头不是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东吴灭亡读秒开始:十,九,八,七……公元280年,二三月间,东吴末帝孙皓听说晋朝安东将军王浑的大军南下,就派丞相张悌,督率丹阳郡(湖北省秭归县东)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诸葛诞的儿子)率三万人逆江而上迎战。军至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沈莹对张悌建议说:晋朝在益州训练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