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眼中的宝地荆州,为什么被庞统嫌弃?

诸葛亮眼中的宝地荆州,为什么被庞统嫌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茅舍品历史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2/4 12:47:47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相比于那些勇武威猛的武将,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士们更加令人神往,而其中诸葛亮和庞统这一对卧龙凤雏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虽然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但是在一些政治意见上诸葛亮和庞统还是有矛盾的,尤其两人关于荆州战略地位的分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便提出刘备若想争夺天下,就必须要在荆州站稳脚跟。

但是庞统却发表过完全不同的言论,在他看来荆州似乎是一个累赘,后来荆州果然给刘备带来了大麻烦,如此看来似乎是庞统更胜一筹,但背后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三国时期荆州的战略地位

荆州是大禹最早划分的古九州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一直都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因此那里也常被称作“荆楚大地”。

在东汉时期,荆州得到疆域十分辽阔,其基本覆盖了如今的湖北、湖南两省,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重庆东部、河南南部等地。

虽然在东汉时期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远远不能和北方中原地区相比,人口数量也十分有限,但其依然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尤其在战略方面,荆州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曾经形容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便是对荆州交通要害地位的准确描述。

官渡之战后,荆州的战略地位变得十分重要,在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中国北方几乎尽数落入曹操掌控之中,仅剩的马超张鲁等势力并不足以撼动曹操的统治。

曹操如果想要攻打江南,最先要夺取的便是荆州。

因为这里处于长江的上游,如果能够拿下荆州,那么就可以顺流而下直接逼近东吴的腹地,这对于水军作战来说是莫大的优势。

但是荆州同时也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屏障,夷陵,江陵等城沿着长江一字排开,可以有效限制北方大兵团的展开,这也是之后孙刘联盟能够抵御曹魏的根本原因。

孙权自然也知道荆州的利害,因此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和刘表争夺荆州的所有权。鲁肃也曾经多次提醒孙权荆州的重要性: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荆州除了可以作为东南地区的门户之外,其也是北伐的进取之道。

从江陵出兵取道襄阳的话,很容易就能进入中原的腹地,威胁洛阳等重要城镇,能够有效威慑占据北方的曹操。

而且荆州的西边就是安定富庶的益州地区,在东汉末年中国大片土地都遭受了战火的破坏,但是益州地区却得到了保全,因此谁能取得益州就能在后勤方面得到保障,这也让荆州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诸葛亮和庞统对于荆州的不同看法

既然荆州如此重要,那么刘备麾下的卧龙凤雏又是怎么看待荆州的呢?

诸葛亮对于荆州的看法是比较明确的,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了刘备应该将荆州视作自己的基本盘,这不但因为刘表及其子嗣威望不足,也是因为荆州有着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

不过在庞统看来,荆州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在西晋司马彪所著的《九州春秋》中,记载了庞统和刘备的一番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庞统对荆州的评价是“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似乎和诸葛亮的说法完全不同。

他们二人对于同一块地区的评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发表评价的时间不同,在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荆州还在刘表的控制之下,曹操也没有将重心放在向南进攻上,因此荆州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甚至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名士到荆州避难,诸葛亮对于这里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而庞统投靠刘备的时候,赤壁之战已经结束,孙权,刘备曹操三方也在荆州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让荆州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里的农业生产难以正常开展,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荒,因此庞统的说法也是没有错的。

除了对于自然条件的评价外,两者对于荆州战略地位的看法也有不同之处。

诸葛亮的说法在之前已经提到,其认同了荆州的战略地位,肯定了其发展空间。

但是在庞统看来,荆州这种交通枢纽的属性却是荆州成为累赘的关键,他在和刘备的对话中提到“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他认为刘备实力不足,荆州这块四战之地会牵扯太多的精力,因此并不适合在这里立足。

之后的荆州确实成为了季汉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在刘备取得汉中之后,季汉的势力发展到了鼎盛,关羽也在襄樊之战中也击败了曹魏名将于禁,一时“威震华夏”,这确实让人们看到了光复汉室的希望。

但是之后曹魏和东吴联手袭击了关羽的后方,致使其败走麦城,荆州也落入了东吴的手里。

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被陆逊杀得大败,让蜀国元气大伤,自此失去了争雄的可能。

从这个结果来看,庞统对于荆州的论断似乎是更加准确的,因此有人说庞统比诸葛亮有着更优秀的战略眼光,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三、诸葛亮庞统之间究竟有没有差距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和庞统说出这两番话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诸葛亮向刘备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任何资本。

因此诸葛亮向他描述的是最理想情况下的发展蓝图,他的战略眼光是偏向于进取的,荆州这样的要害之地显然是最适合刘备发展的地方。

只要占据了荆州刘备北可争取中原,西可攻占益州,向东又可以压制东吴的发展,自然是最适合白手起家的刘备了。

而庞统在向刘备献策的时候,刘备已经占据了荆州,成为了一方诸侯。

有了资本的刘备想听到的已经不是之前的宏伟蓝图了,而是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际计划。庞统的分析相对于诸葛亮显然更加务实。

当时的荆州确实是众多势力眼中的必争之地,以刘备的实力是很难长久在这里立足的。如果不能尽快发展的话,很快就会陷入绝境。

因此庞统的真实目的其实是突出荆州的不足,从而劝说刘备尽快攻取益州,而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况且庞统这番话的背后也没有让刘备放弃荆州的意思,他只不过是说只凭荆州是远远不够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每块地盘都是至关重要的,刘备又怎么会将荆州拱手让人呢?

因此刘备是绝对不会放弃荆州的,庞统也绝对没有某些人吹捧的“先见之明”。

而之所以有人会用庞统的这番话来打压诸葛亮,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的个人能力进行了过分的神化,这引起了部分人的反感,于是他们开始寻找种种线索来打压诸葛亮的存在感。

庞统的这番论调便被他们演绎成为了比诸葛亮更高明的政治战略。

四、结语

自从《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凤雏之后,比较两人能力的论调便层出不穷。不过碍于两人在同一阵营共事,人们很难做出孰优孰劣的评价。

不过庞统和诸葛亮对于荆州问题的看法存在不同,而之后荆州确实给刘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也成为了部分人论述庞统比诸葛亮优秀的论据。

但是事实并非这么简单,首先诸葛亮和庞统论证的时候荆州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不能作为诸葛亮信口开河的证明。而且庞统自始至终也没有提过放弃荆州,他只不过想劝刘备尽快夺取益州罢了。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像是以此从零开始的战略规划,这样的规划势必要是积极的,因此荆州自然成为进兵的枢纽。

而庞统则是务实的谋划,荆州的风险自然是其关注的焦点。

两人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荆州的特点,他们本质上都是认可荆州的价值的,他们的核心战略并无分歧,自然也就没有高下之分了。

注:本文关于诸葛亮,庞统谈论荆州的内容,参考自《三国志》、《九州春秋》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庞统没怎么出谋划策,凭啥和诸葛亮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庞统

    三国鼎盛时期,刘备求贤若渴,便去拜访水井司马辉先生。于是司马辉把诸葛亮和庞统推荐给刘备,称他们为“卧龙凤辰”。他还告诉刘备,只要他有一个,他就能得到这个世界。在怀疑下,刘备将诸葛亮和庞统交给他指挥,但许多读者可能并不相信:庞统一辈子都不为人所知,但他怎么能给刘备出谋划策呢?为什么他和诸葛亮一样著名?

  • 《三国演义》之庞统胸怀韬略,美名远扬千里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庞统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星大河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经典的火烧赤壁前奏的故事。庞统有个叔叔叫庞德公,也是三国时有名的人士,庞德公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因此说起来,庞统和诸葛亮还有亲戚关系呢。庞统年幼的时候,看上去憨厚朴实,甚至有几分迟钝,不像一个神童,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年龄大了一些

  • 庞统既然知道走落凤坡必死,为何还要故意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得天下,但是刘备得到了两个都没有得天下。相反,凤雏还中途死亡了。当时刘备和刘璋刚刚决裂,庞统想打刘璋建功德,结果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一条小路上被张任射成了刺猬。关于庞统的死,小说中的说法是的卢妨主,实际上就是身骑白马太过显眼,被当成了靶子。这小说和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都是这么

  • “凤雏”庞统——一个乱世当中复杂的矛盾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庞统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智慧超群,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形象则显得有些模糊,《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长得很丑,性情忠厚朴钝,但同时却又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在我看来庞统是一个乱世当中纠结、复杂的矛盾体,是一个无奈又悲情的人物!首

  • 庞统被射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庞统

    刘备在打天下的初期,总是带着诸葛亮。但是刘备在攻打益州时,却只带了庞统。刘备为什么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只带了刚刚加入自己麾下的庞统而不是心腹诸葛亮呢?而且我们知道,庞统在即将拿下益州的时候中了曹操的埋伏而身死。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谁想让庞统死?那这个人是诸葛亮吗?著名的赤壁大战,大家都知道时周瑜和诸葛

  • 如果庞统没死,刘备能否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庞统

    ''卧龙卧凤可安天下''这是小说式的说法。小说着重突出二人的才华和刘备的声望。但在正史中,刘备'以诸葛亮为他的股票,而规律就是他的策略“主人”。刘备在世的时候,对孔明很信任,但是军事上的决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做的。相反,他尊重法正的意见。法孝智死后,孔明说了一句话:“孝智若有,必能制师东行,若再东行,

  • 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统

    汉末三国,刘备的崛起,有一定的巧合,巧合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就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拼图,猛将如云。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又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二块拼图,大义。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的第三块拼图谋主,终于凑齐。后来凤雏庞统投奔,也是认定了刘备将是那统一天下的雄主,可是在

  • 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刘备攻下西川时,庞统、黄忠、魏延为何随行?时不时地告诉刘备,荆州是他的。这是第一个。第二,按照诸葛亮龙的谋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拿下益州之地。不过,刘备素来以仁人见称,荆州并没有站稳脚跟,便无名拜西川为师。恰在此时,张松与曹操碰壁,找到刘备送来西川地图,简直让刘备大喜过望。这时,张鲁大兵攻入益州

  • 三国风云人物:飞不高的凤雏-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庞统

    后世人多将庞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亮,何以如此?大概是受了小说家言的影响!《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自然这一阵营的人物都被拨高了不少!人们把目光盯在诸葛亮身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太明晃耀眼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便恨不得剥他一层皮,以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诸葛亮的

  •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