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没怎么出谋划策,凭啥和诸葛亮齐名?

庞统没怎么出谋划策,凭啥和诸葛亮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莹兮历史阁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2/2 22:00:05

三国鼎盛时期,刘备求贤若渴,便去拜访水井司马辉先生。于是司马辉把诸葛亮庞统推荐给刘备,称他们为“卧龙凤辰”。他还告诉刘备,只要他有一个,他就能得到这个世界。在怀疑下,刘备将诸葛亮和庞统交给他指挥,但许多读者可能并不相信:庞统一辈子都不为人所知,但他怎么能给刘备出谋划策呢?为什么他和诸葛亮一样著名?

这就要从诸葛亮和庞统他们各自所擅长的领域说起了。在军事方面,诸葛亮行军打仗为人十分谨慎,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属于比较小心谨慎的人;而庞统却喜欢兵行险招,比如当初刘备会见刘璋的时候,庞统曾经劝说刘备直接将刘璋抓起来夺取他的益州,但是刘备却拒绝了这项提议。

就政治才能而言,诸葛亮可以称为世界大师。即使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仍然保持着蜀汉的稳定。不管是南蛮探险还是六楚旗山探险,它实际上都是为了蜀汉的发展。庞统本人在治国方面不太可靠。刘备安排庞统去耒阳当县令,结果他自己不务正业,整天喝酒,直到诸葛亮向刘备举荐庞统,刘备才再一次用他。

那么问题来了,庞统没有出谋划策,为何庞统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不远千里拜访司马徽,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司马徽极高的评语,由此庞统的名声才与诸葛亮媲美。其次庞统在荆州一带的声望很高。庞统之所以能和诸葛亮相较,主要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擅长的方面,诸葛亮擅长治理国家,而庞统擅长军事谋略。

最早的时候,庞统在周瑜的手下当功曹的职位,周瑜死后,庞统送为他送葬,当时很多东吴的名人赶来为他送行,由此当地的人们对庞统的行为都很是赞同。同时让庞统的声望大大增加。庞统依靠自己的口才将众人点评一番,和东吴的名士结下深厚友谊,在东吴的名声极高。

后来庞统投靠了刘备,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这时候的刘备开始重视庞统,于是庞统被任命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

此时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史书记载为“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此时的刘备有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刘备面对这样的情况,左右为难。

后来刘备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庞统的三个计策就是“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那么庞统仅仅为刘备策划了这三个计策,为什么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呢?单单从这三个计策来说,庞统的贡献也不小了,其次就是庞统的口才很好,这是诸葛亮无法代替的。献完计策后,庞统得到刘备的重用,献策入蜀,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由此才是庞统没有被继续重用的原因。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之庞统胸怀韬略,美名远扬千里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庞统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星大河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经典的火烧赤壁前奏的故事。庞统有个叔叔叫庞德公,也是三国时有名的人士,庞德公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因此说起来,庞统和诸葛亮还有亲戚关系呢。庞统年幼的时候,看上去憨厚朴实,甚至有几分迟钝,不像一个神童,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年龄大了一些

  • 庞统既然知道走落凤坡必死,为何还要故意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得天下,但是刘备得到了两个都没有得天下。相反,凤雏还中途死亡了。当时刘备和刘璋刚刚决裂,庞统想打刘璋建功德,结果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一条小路上被张任射成了刺猬。关于庞统的死,小说中的说法是的卢妨主,实际上就是身骑白马太过显眼,被当成了靶子。这小说和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都是这么

  • “凤雏”庞统——一个乱世当中复杂的矛盾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庞统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智慧超群,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形象则显得有些模糊,《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长得很丑,性情忠厚朴钝,但同时却又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在我看来庞统是一个乱世当中纠结、复杂的矛盾体,是一个无奈又悲情的人物!首

  • 庞统被射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庞统

    刘备在打天下的初期,总是带着诸葛亮。但是刘备在攻打益州时,却只带了庞统。刘备为什么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只带了刚刚加入自己麾下的庞统而不是心腹诸葛亮呢?而且我们知道,庞统在即将拿下益州的时候中了曹操的埋伏而身死。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谁想让庞统死?那这个人是诸葛亮吗?著名的赤壁大战,大家都知道时周瑜和诸葛

  • 如果庞统没死,刘备能否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庞统

    ''卧龙卧凤可安天下''这是小说式的说法。小说着重突出二人的才华和刘备的声望。但在正史中,刘备'以诸葛亮为他的股票,而规律就是他的策略“主人”。刘备在世的时候,对孔明很信任,但是军事上的决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做的。相反,他尊重法正的意见。法孝智死后,孔明说了一句话:“孝智若有,必能制师东行,若再东行,

  • 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统

    汉末三国,刘备的崛起,有一定的巧合,巧合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就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拼图,猛将如云。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又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二块拼图,大义。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的第三块拼图谋主,终于凑齐。后来凤雏庞统投奔,也是认定了刘备将是那统一天下的雄主,可是在

  • 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刘备攻下西川时,庞统、黄忠、魏延为何随行?时不时地告诉刘备,荆州是他的。这是第一个。第二,按照诸葛亮龙的谋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拿下益州之地。不过,刘备素来以仁人见称,荆州并没有站稳脚跟,便无名拜西川为师。恰在此时,张松与曹操碰壁,找到刘备送来西川地图,简直让刘备大喜过望。这时,张鲁大兵攻入益州

  • 三国风云人物:飞不高的凤雏-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庞统

    后世人多将庞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亮,何以如此?大概是受了小说家言的影响!《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自然这一阵营的人物都被拨高了不少!人们把目光盯在诸葛亮身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太明晃耀眼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便恨不得剥他一层皮,以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诸葛亮的

  •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透刘备真实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他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庞统

    《隆中对》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前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诸葛亮从挥斥方遒到日落西山的无奈和悲凉。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卧龙”尚落得这般田地,由此可以窥见出相貌不怎么出众的“凤雏”之境遇。《三国演义》中年仅36岁的庞统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