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之庞统胸怀韬略,美名远扬千里

《三国演义》之庞统胸怀韬略,美名远扬千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呼延犇史 访问量:1591 更新时间:2024/1/27 19:03:55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星大河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经典的火烧赤壁前奏的故事。

庞统有个叔叔叫庞德公,也是三国时有名的人士,庞德公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因此说起来,庞统和诸葛亮还有亲戚关系呢。庞统年幼的时候,看上去憨厚朴实,甚至有几分迟钝,不像一个神童,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年龄大了一些后,庞统特别看重代代相传的人伦道德,提倡君、臣、父,子之间应严格遵守的礼数,尤其是强调尊敬长辈,每当谈到人伦道德,总是滔滔不绝,显示出特别的才能。庞统与司马德操先生来往密切。司马德操就是水镜先生,三国时有名的隐士,他很器重庞统的才能,与庞统称兄道弟。一天,庞统来访,司马德操正在桑树上采桑叶,于是他们就一人站在树上,一人坐在树下谈论起来,直到夕阳落尽方止,却设有感到一点疲倦。

当时的人对庞统大力提倡人伦道德不理解,就问庞统的动机。庞统说:“当今天下大乱,军阀争权夺地,温文尔雅的世风荡然无存,善良的人屈指可数,坏人却比比皆是,因此我想大兴好的世风,提倡人伦道德。但我人微言轻,不通过美谈就不能建立美名,没有美名就不能使别人效仿。现在我提倡受万世尊崇的道德,使有志于此道的仁人志士自勉自强,不是比袖手旁观,一任世风日下强得多吗?”

庞统号凤雏,但人长得却不漂亮。三国故事中的英雄豪杰,大都相貌堂堂,身材魁伟。唯独庞统与此相反,庞统长着浓浓的大眉毛,鼻孔朝天,面庞動黑,一撮小胡子稀稀疏疏,显不出一点英俊。庞统相貌不出众。却胸怀大略。当时有名的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意思就是说想统中国的人,只要得到卧龙和风雏中的任何一人辅佐,就能一统天下。卧龙,指孔明,凤雏就是庞统。孔明是中国智慧的化身,文才武略无所不能,还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特异功能。庞统能与孔明齐名,可见他也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常人很难企及。刘备逃离襄阳,在南漳遇到司马德操时候,就听说了庞统的大名,可惜好事多磨,庞统在经历过许多曲折后才归到刘备帐下。

正当庞统隐居的时候,曹操已经大致平定北方,挥师南下,不费吹灰之力夺得荆州,击败刘备,直指东吴,想迫使孙权就范。诸葛亮通过舌战群儒,达成孙刘联盟,共拒曹操,赤壁大战一触即发。周瑜,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又行“苦肉计”诱使曹操上当,诈称黄盖投降,待去假投降时用着火的船焚烧毫无准备的曹操战船,实现火攻的计谋。但曹操兵多船多,江面又很宽阔,一只船被烧着了,其余便会四散逃开,达不到全部焚烧曹操战船的目的,因此周瑜愁眉苦脸,无计可施。此时,庞统因为躲避战乱,隐居在江东,为鲁肃所识。鲁肃曾向周瑜举荐庞统,周瑜没有招见他,却先令鲁肃向庞统询问打败曹操的良策。

庞统说:“想打败曹操,必须出其不意用火攻.但长江水面开阔,一旦一只船着火,其余船只便会四散逃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除非巧妙地向曹操献上连环计,让他把所有船只用大铁钉和铁链连在一起,然后用火攻才能大获全胜。”鲁肃把庞统的计谋转告了周瑜,周瑜听后非常佩服,说:“为我去完成此项计谋,非庞士元不可。”只是担心曹操生性多疑,又善于用兵,怕被曹操识破,反而误事,只好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让庞统去向曹操献连环计。

恰好这时候,曹操因对黄盖、甘宁投降之事存有怀疑,派前次盗书的蒋千来周瑜军营探听虚实。真是天赐良机,何该曹操上当,只喜得周瑜愁苦一扫而光。为什么呢:因为蒋千胸中没有什么东西,却爱夸夸其谈,大言不断。周瑜正好借蒋千之手将庞统送到曹营去.于是周瑜一面吩咐庞统准备,一面接入蒋干,假装对前次蒋干盗书之事显得非常生气,对蒋千加以大声斥责,骂完后,命令人送蒋千到西山庵休息,表面看起来是将蒋干软禁起来了。

蒋千受到周瑜的怒责,在西山庵内寝食不安,不知将怎么办,当晚见星露满天,好一片寂静,就独个儿信步走到庵后,想看看江南夜景。忽然,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随风飘来,在深夜里显得神秘、古怪,蒋千心中觉得非常奇怪,就循声寻找,走到山畔几间茅屋前,只见昏暗的灯光从屋内射出来,读书声依旧不停。蒋千从窗外偷看,见一人伏在桌子上,正聚精会神地诵读孙子吴起的兵书,一把剑明晃晃地挂在灯前。蒋千心里想:“这人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于是就叩响门,请求那人相见。读书人听到叩门声,打开门出来相迎,看上去他相貌不俗,蒋干于是问道:“请问高人大名?”

那人答道:“我姓庞名统,字士元。”蒋千又惊奇地问道:“您莫非就是凤雏先生吗?”庞统回答道:“是,正是我庞统。”原来,庞统得到周瑜的讯息,早已等候在此,装着读书,专等蒋干前来上钩,好行连环计。蒋千于是又高兴地问道:“我早就听说先生大名了,您如今为何一个人居住在这偏僻的地方呢?”

庞统回答道:“周瑜年少浅薄,却很以为自有才能,且气量偏狭,妒贤忌能,心中容不下其他有才能的人,我怕被害,所以不得不隐居在此,聊以读书消磨时光。”庞统早已明知蒋千姓名,却故意询问后才邀请蒋千入内谈话。

蒋干说:“凭着先生的大才,到哪儿都会被人重用,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曹公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如今兵多势重,转眼间便要打败周瑜,灭掉孙权,一统中国。您如果肯归顺曹公,我很高兴为先生引见。”庞统说:“我早就想离开东吴另投明主了,先生既然有替我引见的心意,现在便应该动身前往,迟延了会被周瑜发觉,将我们杀害。”当夜,蒋干便带着庞统,深夜下山,来到江边,找到蒋千来时所乘船只,摇櫓起程,飞快地到了江北曹军大营。

看到这里星大河给大家普及一下,其实庞统在三国时期是可以和诸葛亮并驾齐驱的存在,想预知接下来的故事,还不点上订阅吗?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星大河说历史原创,感谢大家的观看和阅读。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庞统既然知道走落凤坡必死,为何还要故意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得天下,但是刘备得到了两个都没有得天下。相反,凤雏还中途死亡了。当时刘备和刘璋刚刚决裂,庞统想打刘璋建功德,结果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一条小路上被张任射成了刺猬。关于庞统的死,小说中的说法是的卢妨主,实际上就是身骑白马太过显眼,被当成了靶子。这小说和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都是这么

  • “凤雏”庞统——一个乱世当中复杂的矛盾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庞统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智慧超群,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形象则显得有些模糊,《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长得很丑,性情忠厚朴钝,但同时却又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在我看来庞统是一个乱世当中纠结、复杂的矛盾体,是一个无奈又悲情的人物!首

  • 庞统被射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庞统

    刘备在打天下的初期,总是带着诸葛亮。但是刘备在攻打益州时,却只带了庞统。刘备为什么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只带了刚刚加入自己麾下的庞统而不是心腹诸葛亮呢?而且我们知道,庞统在即将拿下益州的时候中了曹操的埋伏而身死。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谁想让庞统死?那这个人是诸葛亮吗?著名的赤壁大战,大家都知道时周瑜和诸葛

  • 如果庞统没死,刘备能否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庞统

    ''卧龙卧凤可安天下''这是小说式的说法。小说着重突出二人的才华和刘备的声望。但在正史中,刘备'以诸葛亮为他的股票,而规律就是他的策略“主人”。刘备在世的时候,对孔明很信任,但是军事上的决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做的。相反,他尊重法正的意见。法孝智死后,孔明说了一句话:“孝智若有,必能制师东行,若再东行,

  • 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统

    汉末三国,刘备的崛起,有一定的巧合,巧合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就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拼图,猛将如云。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又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二块拼图,大义。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的第三块拼图谋主,终于凑齐。后来凤雏庞统投奔,也是认定了刘备将是那统一天下的雄主,可是在

  • 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刘备攻下西川时,庞统、黄忠、魏延为何随行?时不时地告诉刘备,荆州是他的。这是第一个。第二,按照诸葛亮龙的谋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拿下益州之地。不过,刘备素来以仁人见称,荆州并没有站稳脚跟,便无名拜西川为师。恰在此时,张松与曹操碰壁,找到刘备送来西川地图,简直让刘备大喜过望。这时,张鲁大兵攻入益州

  • 三国风云人物:飞不高的凤雏-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庞统

    后世人多将庞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亮,何以如此?大概是受了小说家言的影响!《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自然这一阵营的人物都被拨高了不少!人们把目光盯在诸葛亮身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太明晃耀眼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便恨不得剥他一层皮,以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诸葛亮的

  •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透刘备真实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他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庞统

    《隆中对》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前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诸葛亮从挥斥方遒到日落西山的无奈和悲凉。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卧龙”尚落得这般田地,由此可以窥见出相貌不怎么出众的“凤雏”之境遇。《三国演义》中年仅36岁的庞统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何

  • 棋盘戏谑一语成谶,诸葛亮、庞统各有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庞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所以又叫卧龙先生,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曾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