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轻贾诩巧妙使诈免身死。

年轻贾诩巧妙使诈免身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涛谈兵 访问量:703 更新时间:2024/2/19 0:33:07

147年,贾诩出生在武威郡姑臧县,贾诩字文和,是汉末到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贾诩足智多谋,精通兵法并能灵活运用兵法,立过很多大功,是曹魏开国功臣。

贾诩年轻时举孝廉,成为郎官,后来成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先后依附李傕郭汜段煨张绣,几次献计打败曹操。199年成功劝服张绣,一起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贾诩是主战派。赤壁之战前,贾诩正确的主张先安定楚地,等待机会收复江东,曹操没有采纳导致失败。曹操与马超联军对持渭南,贾诩献上离间计,成功击败马超联军,很快平定关中。后来成功支持曹丕成为世子。220年,曹丕拜贾诩为太尉,册封寿乡侯。曹丕准备伐吴,贾诩反对,没有采纳,曹丕无功而返。223年,贾诩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庭。

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为《吴起兵法》校注。

贾诩年少时,被举孝廉为郎官,因为有病辞官归养,回家途中到达汧地,遇见叛乱的氐人,贾诩和通行的十几个人一起被抓住了。贾诩略微思考了一下,大声说:“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里人一定用重金来赎我。”太尉段颎,是边关的名将,所以贾诩就假冒他的外甥来吓唬氐人。叛氐听了不敢杀害贾诩,贾诩提出盟誓,然后氐人派人送他回去,随后杀死了其他的人。贾诩拥有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能力,关键时刻救了自己的一命。

介绍一下段颎,段颎(?-179年),武威姑臧人。跟贾诩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是东汉的名将,所以,贾诩对段颎非常熟悉,了解段颎在氐人中的威望,从而成功利用了这一点。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汉桓帝时参加军队,因为军功封列侯。159年起同羌人作战十余年,167年平定西羌,169年平定东羌,因功封新丰县侯。170年入朝,两度出任太尉。179年,因为受牵连死在狱中。

贾诩能够根据情况,巧妙使用合适的诈计,成功脱离危险,是贾诩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初步发挥作用。

贾诩被抓住,根据贾诩以前的经验和现场情况,推断出会被杀死,所以,贾诩必须冒险想出一个妙计,才能成功逃脱。贾诩熟知同乡名将段颎的事迹,段颎在西部边境的征战多年,战功赫赫,在氐人中名声非常大,所以贾诩编造出是段颎的外孙,一是表明自己是段颎的外甥,关系非常近,杀了贾诩就会导致报复,冒很大风险,不杀贾诩也没有什么损失,造成氐人即使怀疑也不敢冒风险杀死贾诩。二是贾诩是段颎的外孙,也是家里有地位有钱的人,能够拿出很多钱来赎他。看到氐人害怕了,这也是麻烦事,因为恐惧报复而杀死贾诩也有可能,贾诩利用氐人相信盟誓的特点,乘机提出盟誓,表明保证不会报复氐人,结果氐人高高兴兴送贾诩回家。这是贾诩对氐人的政治、军事、文化、风俗等了解非常透彻,也非常了解段颎的事迹和段颎对氐人的巨大影响力,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策略,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安全脱身。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贾诩建议攻打长安,是谁的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贾诩

    192年董卓被杀,王允在安排和处理董卓旧部时,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相劝,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董卓的部下,除了一个贾诩还有很高的军事能力,其他董卓旧部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一般,很难成就大事,但是,董卓部下捣乱的本事却绰绰有余。如果全部赦免他们,他们的能力和政治野心也不高,天下就会有一

  • 魏延和姜维:诸葛亮的风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前者又岂止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魏延

    三国后期,关羽、张飞等人相继离世,蜀汉后期的关键大将,主要就是魏延和姜维。比起姜维,魏延资格更老一些,刘备在世时,他已经被封为将军。但是,魏延的结局却不好,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或许有人说,魏延最后不是叛乱了吗?这个是《三国演义》中小说杜撰,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叛乱之说。但最后的死,也确实和

  • 孔明死也不放过魏延,并非他名字有“曹魏绵延”之意,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乱世三国,建安六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的主角是“曹操”和“刘备”。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其原因则是刘备得了“诸葛亮”,并获得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胜“火烧博望坡”;虽然刘备最终不得不放弃新野,但这场胜利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同时引出了一位三国名将,也是蜀汉后期第一猛将,保障型“人物”——魏延。

  • 由华为高管魏延政患癌被辞退,谈职场求生要点,这4点必备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说职场标签:魏延

    人到中年的魏延政,没想到在自己生日来临之际,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从天之骄子直接成为躺在床上与病魔做斗争的无业游民。魏延政这位出生了工人家庭的男孩,从不相信命运,但意外总是会拓展他的边界,高考哥哥去世,他因兴趣爱好喜获北京大学垂青,直升北大。随后又凭借优异的成绩免费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毕业后,

  • 魏延举兵造反,此人只说了一句话,魏延兵马立刻吓跑一大半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魏延

    在三国中,魏延曾为刘备入川和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魏延已然成为蜀汉数一数二的将领,他智勇双全,在第一次出北伐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奇谋”,虽然不为诸葛亮所采纳,但魏延依然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担负着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诸葛亮临死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舍不得魏延,竟然留

  • 诸葛亮为何必须要魏延死?如果魏延不死,也许能重振蜀汉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嘴聊历史标签:魏延

    引言: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了汉朝的旧臣,刘备终于登上了皇位,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刘备在与孙策和曹操的战争中,可以说是躺着赢,毕竟他前期的阵容实在是太强大了,有大将刘封、关羽、张飞、张云等人,又有军师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士元,想不赢都很难。刘备的身世并没有什么闪光点,出身布衣,战斗力也是偏弱,他是

  • 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在客观角度来看,是有成功的概率的,魏延给出的思路可以说很全面了,不论是从长安的守将夏侯楙的性格、能力出发,还是从自身战斗力出发,魏延都有了一个很趁手的计划,但魏延提出的条件是,让诸葛亮给他五千兵马。这五千兵马,也不是什么杂牌兵,而是正儿八经的精锐。有的人看了看魏延这个条件,觉得也并不过分

  • 为什么说,如果魏延能处理好同事关系,那他就不会被诬陷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魏延被杀,可谓是蜀汉的第一大冤假错案。在当时,魏延的官职是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不仅被封为南郑侯,更是拥有假节的权力。毫无疑问,在诸葛亮时期,魏延绝对是蜀汉军中的第一人。但就是这么一位顶梁柱般的存在,却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被诬陷谋反。不仅他自己被杀,就连他的三族,也被杨仪给下令诛杀。如此结局

  • 魏延在五丈原故意踢熄孔明灯,姜维抽刀杀魏延,为何诸葛亮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史观标签:魏延

    诸葛亮的死与魏延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罗贯中却为诸葛亮寻找杀害魏延的合理理由,让魏延轻率地冲进大帐,扑灭七星灯主灯,不让诸葛亮延续生命。当时,姜维看到魏延灭掉主灯后,非常生气,想拔出刀来杀魏延,诸葛亮急忙制止说。“这是天意,天意不能违反!休息我的生活吧!”。说完,诸葛亮沮丧地倒下了,又吐了几口血,几

  • 魏延到底为什么敢说“谁敢杀我”,他因何断定别人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年,诸葛亮伐魏时因长史杨仪与魏延不和,病死于五丈原。蜀军无统帅。在全面告急撤退的关键时刻,杨仪和魏延的内斗达到了顶峰,互相撕逼,争权夺利。两人都充当主子,互相指责对方谋反。杨仪在得到后主刘禅的支持后,率军与魏延作战。手握一部分大军的马岱在关键时刻投靠了魏延,魏延在联军中的势力大增。危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