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河公主落难,被富家女买下恢复身份后,富家女被满门抄斩

清河公主落难,被富家女买下恢复身份后,富家女被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有点点乱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4/1/17 4:23:14

这里的清河公主既不是曹操的那个设计谋害亲夫的长清河公主,也不是燕景昭帝慕容儁的那个清河公主,更不是唐太宗的第十一女李敬。这里的清河公主指的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的四公主。

晋惠帝的清河公主命运多,她是晋惠帝与皇后羊献荣的唯一的小棉袄,这个公主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堪的朝代,也就注定了她会有一个跌岩起伏的人生。

清河公主处在“八王之乱”之时,她的老父亲是个比自己母亲大很多的弱智傀儡皇帝,母亲羊献容被五废六立,还差点被河间王司马颙赐死,这位小公主自然会受牵连,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

清河公主的命运的最大转折点始于公元311年,当时刘曜的大军围攻洛阳。风雨飘摇的晋朝大乱,国内百姓四处逃窜。敌军围城多时又无外援,城内人心惶惶,还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景,城破国亡,晋朝诸皇帝宗室的祖坟也被敌军抛了,清河公主的母亲羊献容被刘曜掠走。

清河公主随着皇族们逃难,在逃难的过程中与宗族的兄弟姐们走散了,在路途中被一个乡村野夫劫走。这个人贩子看清河公主相貌非凡,举止高贵,认为能卖个好价钱,他经过转卖,最终把清河公主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

钱温有个宝贝女儿,从小就被娇生惯养,自私专横到变态,她还有暴力倾向,对奴婢打骂成为家常便饭。

倒霉的清河公主被钱温送给这个变态女当了丫鬟,从此过着身心受摧残的生活。

钱温的女儿看到公主美貌有气质,而看到自己镜子中那张丑陋的脸,羡慕嫉妒恨油然而生。她多次变着法地问公主的真实身份,都被公主伶俐地遮掩过去了。

富家女对公主心狠手辣,让她做很多杂役,还随心所欲地用鞭子抽打清河公主,甚至把她关在小黑屋,一饿就是几天。

清河公主就这样过着非人的生活,国破家亡,人生了无希望,她以为自己会这样悲惨地结束一生,几度放弃了求生的欲望,但命运往往会让人始料不及。

公主的叔叔晋元帝在江南恢复了晋朝,史称东晋。清河公主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激动之余,对人生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从此,她无时无刻不在寻找逃跑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富家女让她去市场买胭脂水粉,她趁人不注意时逃跑了。一路上历尽艰辛,到达都城,向门卫说出实情。可是卫士们看她一身下人打扮,根本不像公主。清河公主灵机一动对天赌咒发誓,并对门卫说出知情不报的后果。门卫们一方面怕错过真实的公主,担罪责,另外如果是真实的公主,就会有升迁的机会,所以就去禀告了。

公主见到晋元帝痛哭流涕,她诉说了自己所有的苦难遭遇。元帝感叹国破之后皇族儿女的种种不幸,对买卖人口的那些人更是恨之入骨。他立刻令人把钱温及其女儿抓来,把他们投入大牢判为死刑,当然那些人贩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晋书列传第一》临海公主先封清河,洛阳之乱,为人所略,传卖吴兴钱温。温以送女,女遇主甚酷。元帝镇建邺,主诣县自言。元帝诛温及女,改封临海,宗正曹统尚之。

为了让清河公主从此有新的人生,晋元帝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临海公主下嫁宗正曹统,从此富贵。期间公主一直希望晋元帝尽早收复沦陷国土,把自己的母亲和国内难民解救回来,但司马睿属于皇室的疏族,素无名望,“王与马,共天下”无实权,临海公主等到死(71岁)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小姐姐说:

作为富人不可为富不仁,作为穷人即使再穷也不可贪图那没有良心的金钱,作为有权有势的人,就算沦落到最底层,哪怕身陷困境,只要活着终会有复出的希望。

标签: 清河公主

更多文章

  • 吕岱: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四十岁出仕,晚年成了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吕岱

    建安末年,是广义的三国时代中,最动荡的年代。起点便是位在中国核心处的军阀,关羽的雄起。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震撼了全中国。间接影响了在汉中对决的曹操跟刘备。同时也让原本臣服于曹操之下的江东之地,看到了新的契机。由于各方势力变得越发强大,再也不是村长打架的等级,统兵的大将需求,也开始往「儒将」转变。蜀之

  • 《风起陇西》中冯膺站队李严自救,一石三鸟,职场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李严

    司闻曹的创立者,蜀国间谍工作的三把手,冯膺一出场就展现出了沉稳,狠辣的品质。冯膺对于间谍工作程序了然于心,人心的拿捏也十分老练。他派出荀栩去调查他妹夫白帝,实则是想挽救白帝的性命。清查司闻曹之后,他清楚此次间谍案已经涉及到朝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魏谍案。他原本是一个单纯想做事的人,不想将整个情报机构

  • 刘备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李严

    《三国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乍一看,一句“统内外军事”好像给人造成一种李严掌握了蜀国军权的错觉,先来看看这个中都护是干什么的。中都护是蜀国的官职,主管全国的军事调度,譬如哪里改增兵布防,哪里的军事需要作出变动,这些都是由李

  • 从巅峰到深渊,只有一步之遥——李严被废事件探究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李严

    李严是三国中蜀国的一个二流人物,他戏份很少,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但他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甚至还得以和诸葛亮并尊,权倾朝野,可最后却被废为平民,晚节不保。李严的发迹史就好似爬山,他越登越高,在快要登上山巅之时,脚下踩空,跌入了万丈深渊。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严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巅峰到深渊

  •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有何忧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李严

    刘备从能力上比诸葛亮差,经过多次较量,刘备驾驭不了诸葛亮,故此而担心,又由担心而不放心,因此利用李严来制衡整局,说白了,刘备就是不自信,也就有了对诸葛亮不放心的小九九。李严是典型的益州派的领头羊,诸葛亮是典型的荆州派代表。诸葛亮能说他不曾当过奸臣,但他实实在在是个权臣。军政大权一把抓,荆州派的马仔各

  •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有权力制衡诸葛亮么?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李严

    《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托孤以李严为中都护,而中都护的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这样看起来刘备确实是把兵权给了李严。但实际上李严一直是诸葛亮下属,同为托孤大臣,即使坐到了的中都护的职位,他依然不比诸葛亮。李严加光禄勋,只是九卿,而诸葛亮是丞相,位列三公,在等级上就压一等。李严的中都护官再大也是受

  • 蜀汉的权力斗争,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步步为营,李严被层层架空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李严

    魏蜀吴三国争霸,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现如今人们对三国时期仍然是侃侃而谈。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对三国都是一知半解的,大部分人对三国这段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不可看作是正史。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罗贯中描写的,历史上可能并没有这些情节。比如说三英战吕布就是,历史上刘

  • 刘备既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为何统兵北伐却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李严

    很多人受小说影响,认为刘备听诸葛亮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军事战略上,刘备从来没有过分依赖诸葛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先主出(战),(诸葛)梁常守成都,粮足兵足。于是,当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时,诸葛亮感慨地说:法孝之(法正)若有,可控主命不东(伐吴);再往东走,他就不会倒下。危险的。而

  •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不把兵权留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李严

    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与曹操、孙权等诸侯争斗,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但他的死却是悲剧。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陆逊,伤心过度,病倒在永安。在他临终前,他做了一个让后人费解的决定:他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他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李严是谁?他又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何把军权交给李严?而不是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李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李严传》中则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从这两段史实中就能看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是把蜀汉的政治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而蜀汉的军事大权则是交给了李严。也就是说,刘备将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