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河公主逃到民间,被一大户人家“收留”,恢复身份后斩杀其全家

清河公主逃到民间,被一大户人家“收留”,恢复身份后斩杀其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坤说历史 访问量:1688 更新时间:2023/12/29 9:43:03

《晋书》曾言:“温以送女,女遇主甚酷。“虽封建背景下,皇室公主地位尊贵,然动乱年间,东晋临海公主,却成他人奴婢,其动荡人生亦成历史传奇。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人平等的思想并未出现,这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出身皇室贵族之人,普遍能够获得美满人生,然而,并非所有的皇室成员,都能过上顺遂无忧的生活。

曾经,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位落难的公主,她在失去从前的尊贵身份后,沦落到民间的一个大户家庭,并成为了一名卑贱地丫鬟。

这段时间内,她所遭受的屈辱生活难以想象,而当她成功恢复身份后,更是将这一家人悉数斩杀。那么,这位落难公主究竟何许人也?她又有着怎样动荡的人生经历呢?

这位曾经落难的公主便是晋朝时期的临海公主,作为晋惠帝司马衷最看重的女儿,在她出生后,便被封为清河公主,过着极为优渥的生活。

按理来说,清河公主本应过上顺遂无忧的人生,可随着八之乱的爆发,西晋统治却面临巨大危机。公元311年时,匈奴更是成功攻入洛阳,自此之后,清河公主便被迫逃出皇宫,不得不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后来,因清河公主与家人走散,所以,她便独自流亡,可在古代社会中,独身女子所面临的情况却无比危险。

后期,在逃亡过程中,清河公主遭人劫持,并被卖到钱家做了卑贱的奴婢。作为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清河公主自然不似其他丫鬟一般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因清河公主经常做错事,所以,她也总是遭到钱家人的打骂。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河公主逐渐长大,基于从前的高贵身份,清河公主的行为举止及容貌均远超常人,对于钱家小姐来说,在看到清河公主明显优于自己时,她更是心生妒意,这也使得清河公主在钱家的地位越来越低。

日常生活中,清河公主经常遭到钱家小姐的辱骂,后来的她更是时常被钱家小姐用鞭子抽打。在如此绝望的环境下,清河公主想到逃走,而当她得知自己的叔叔已经重新建立东晋政权,这也为她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次,在钱家小姐派清河公主外出购买脂粉时,她便趁人不备,逃离钱家所在之地,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晋都城,求见天子。

当时,在侍卫们见到衣衫褴褛的清河公主时,都认为她只不过是个要饭的姑娘,不愿将她带到皇帝面前,可在清河公主的赌咒发誓下,侍卫们半信半疑,随后,便将这一消息一层层禀报上去。

最终,清河公主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叔叔晋元帝,叔侄相见之际,清河公主将自己多年来所遭受的种种委屈一一告诉叔叔,在晋元帝听过侄女的这番悲惨遭遇后,亦无比难过。

因钱家众人对清河公主大行虐待之举,所以,在清河公主恢复尊贵身份后,钱家人便被押解到都城问罪,从前折磨她的钱家老爷及小姐都被处以死刑,自此,清河公主心头之恨得到化解。

此后,晋元帝将清河公主改封为临海公主,并被赐婚于宗正曹统。对于当时的临海公主来说,她终于能够过上安稳顺遂的人生。

在此后的日子里,临海公主曾希望让晋元帝恢复从前的繁荣局面,但由于晋元帝并不是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间,仅仅想要维持现有的繁华生活。所以,后来的东晋亦未能顺利一统天下,恢复曾经的辉煌。

虽临海公主始终因此事感到遗憾,但她的荣华生活却并未受到影响,最终,在临海公主七十一岁那年寿终正寝,结束了曲折的人生。

结语

尽管在很多人了解过临海公主的故事后,都认为她斩杀钱氏一族的决定太过残忍,毕竟在从前的动乱环境中,若不是成为钱家的奴仆,或许她早已会丧命于乱世当中。

但对于临海公主而言,即使身为奴仆,她也应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然而,在钱家生活期间,她却屡屡受辱,受此情况影响,她对于钱家人的恨意,亦是情有可原。

可以看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与人为善都有可能为我们带来别样惊喜,善良也应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若是钱氏族人曾善待临海公主,或许在公主恢复身份后,也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奖赏。

参考资料:《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

标签: 清河公主

更多文章

  • 清河公主落难,被富家女买下恢复身份后,富家女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清河公主

    这里的清河公主既不是曹操的那个设计谋害亲夫的长清河公主,也不是燕景昭帝慕容儁的那个清河公主,更不是唐太宗的第十一女李敬。这里的清河公主指的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的四公主。晋惠帝的清河公主命运多桀,她是晋惠帝与皇后羊献荣的唯一的小棉袄,这个公主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堪的朝代,也就注定了她会有一个

  • 吕岱: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四十岁出仕,晚年成了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吕岱

    建安末年,是广义的三国时代中,最动荡的年代。起点便是位在中国核心处的军阀,关羽的雄起。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震撼了全中国。间接影响了在汉中对决的曹操跟刘备。同时也让原本臣服于曹操之下的江东之地,看到了新的契机。由于各方势力变得越发强大,再也不是村长打架的等级,统兵的大将需求,也开始往「儒将」转变。蜀之

  • 《风起陇西》中冯膺站队李严自救,一石三鸟,职场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李严

    司闻曹的创立者,蜀国间谍工作的三把手,冯膺一出场就展现出了沉稳,狠辣的品质。冯膺对于间谍工作程序了然于心,人心的拿捏也十分老练。他派出荀栩去调查他妹夫白帝,实则是想挽救白帝的性命。清查司闻曹之后,他清楚此次间谍案已经涉及到朝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魏谍案。他原本是一个单纯想做事的人,不想将整个情报机构

  • 刘备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李严

    《三国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乍一看,一句“统内外军事”好像给人造成一种李严掌握了蜀国军权的错觉,先来看看这个中都护是干什么的。中都护是蜀国的官职,主管全国的军事调度,譬如哪里改增兵布防,哪里的军事需要作出变动,这些都是由李

  • 从巅峰到深渊,只有一步之遥——李严被废事件探究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李严

    李严是三国中蜀国的一个二流人物,他戏份很少,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但他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甚至还得以和诸葛亮并尊,权倾朝野,可最后却被废为平民,晚节不保。李严的发迹史就好似爬山,他越登越高,在快要登上山巅之时,脚下踩空,跌入了万丈深渊。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严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巅峰到深渊

  •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有何忧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李严

    刘备从能力上比诸葛亮差,经过多次较量,刘备驾驭不了诸葛亮,故此而担心,又由担心而不放心,因此利用李严来制衡整局,说白了,刘备就是不自信,也就有了对诸葛亮不放心的小九九。李严是典型的益州派的领头羊,诸葛亮是典型的荆州派代表。诸葛亮能说他不曾当过奸臣,但他实实在在是个权臣。军政大权一把抓,荆州派的马仔各

  •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有权力制衡诸葛亮么?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李严

    《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托孤以李严为中都护,而中都护的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这样看起来刘备确实是把兵权给了李严。但实际上李严一直是诸葛亮下属,同为托孤大臣,即使坐到了的中都护的职位,他依然不比诸葛亮。李严加光禄勋,只是九卿,而诸葛亮是丞相,位列三公,在等级上就压一等。李严的中都护官再大也是受

  • 蜀汉的权力斗争,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步步为营,李严被层层架空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李严

    魏蜀吴三国争霸,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现如今人们对三国时期仍然是侃侃而谈。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对三国都是一知半解的,大部分人对三国这段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不可看作是正史。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罗贯中描写的,历史上可能并没有这些情节。比如说三英战吕布就是,历史上刘

  • 刘备既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为何统兵北伐却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李严

    很多人受小说影响,认为刘备听诸葛亮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军事战略上,刘备从来没有过分依赖诸葛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先主出(战),(诸葛)梁常守成都,粮足兵足。于是,当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时,诸葛亮感慨地说:法孝之(法正)若有,可控主命不东(伐吴);再往东走,他就不会倒下。危险的。而

  •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不把兵权留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李严

    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与曹操、孙权等诸侯争斗,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但他的死却是悲剧。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陆逊,伤心过度,病倒在永安。在他临终前,他做了一个让后人费解的决定:他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他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李严是谁?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