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蔺汉涛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4/1/21 11:12:27

其实从某个角度去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法是有误的,应该把司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这样才符合当时司马一族专揽曹魏政权的境况,而司马昭只不过是曹髦树立给天下人看的专权的司马一家的代表。

当年曹爽专权,司马懿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从而使得司马一家替代曹爽成为下一个专权的氏族。不过,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接过位置,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辅助曹芳,但司马一族的强势崛起让魏国大臣感到十分不安。

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三国志·三少帝纪》

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于是一起密谋推翻司马师,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实施成功而败露,这引起了司马师的警觉之心,他开始把怀疑的目光转向曹芳。说起来还有一件野史传闻,说的是司马昭准备出兵蜀国,军队抵达京师,在平乐观让曹芳阅兵,许允就谋划等司马昭上来请辞时杀掉司马昭,并率领这支部队讨伐司马师,连诏书都写好了。

当时还约好了暗号,当司马昭上来请辞时,左右人大喝“青头鸡,青头鸡”,这里的鸡其实是指“鸭”,谐音“押”,就是让曹芳在诏书上画押以便诛杀司马昭,但是由于他过于害怕,最终没有策划成功。司马师回来听说这件事,就决心废除曹芳。

不管怎么说,曹芳还是在嘉平六年被司马师废除,在郭太后的坚持下,立曹髦为帝,这是司马家族和曹氏一族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司马昭接替司马师的位置后,司马家族和曹氏一族的矛盾尖锐化,司马昭也有嚣张之处

曹髦不是傻瓜,所以他担心任由司马家族长久发展下去,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像曹芳一样被司马家族废掉,这时候的曹氏一族基本上已经等于是傀儡,因为司马一族掌控了魏国的军事力量,这从根本上让司马一族拥有了说一不二的权力。

实际上这时候曹氏一族和司马家族的矛盾已经日益尖锐化,那就是君权的衰弱和臣权的强大,曹魏政权其实在经过曹爽的专政后就已经大权旁落,尽管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了曹爽,却只不过是把曹爽替换成了司马家族。

司马师悍然废除曹芳,意味着魏国实际上已经落入司马家的口袋里,什么时候替代曹氏称帝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那么司马昭的嚣张之处表现在哪里呢?说实话,他的嚣张不是那种以下犯上式的嚣张,他嚣张的很隐秘,让人难以觉察出来,其实是十分富有智慧的。

夏五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锡,文王前后九让乃止。——《三国志·三少帝纪》

大家要注意这句话中的“九让”,曹髦册封司马昭九锡之礼,但是司马昭前后退让九次才接受,其实不要小看这个推让中的智慧,这恰恰是彰显司马昭实力的表现。我们常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么皇帝赏赐给你奖励,你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司马昭退让九次,这不是不给皇帝面子吗?可见司马昭其实有恃无恐。

而曹髦也感到长久被司马昭这么支配下去不是办法,就和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密谋除掉司马昭,就说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话,但王沈、王业惧于司马昭势大,就跑去通风报信。

而曹髦最终也没有消灭司马昭,反而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司马昭也没有能够继承大统,最终还是他的儿子司马炎完成了这一任务,应该说嚣张的是司马一族,而非司马昭一人。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一

  •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司马昭

    文/涛声依旧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群臣疑惑不解,昭:倒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司马昭

    古今最受争议的皇帝是刘禅,大智若愚与天生愚钝有个词语都加诸于身,现如今,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种种细节去揣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但一切只能成为揣测,无法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三国演义》带有虚构成分,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未必能反应全面。刘禅并非嫡出,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妾,但刘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昭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想去打,被魏帝下诏阻止了。(《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想要进军,是很合理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大笑:免死,众人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司马昭

    在东汉末年,战乱连年,天下大乱。蜀汉的刘备虽然英明神武,但在他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却被人们所诟病。人们都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蜀汉的覆灭。但是,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其实,刘禅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无能,他心中清楚,身为蜀汉的君主,自身的安危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他并不是没有想

  • 曹操比司马昭能力强,为何司马昭可以统一了天下,曹操却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刹时的科技标签:司马昭

    曹操之所以最后没有一统天下,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内斗。曹操拿天子做幌子,挟天时以令诸侯,其实为了让自己称霸。但是他的手下后来有很多的人不再忠心于他,所以曹操最后也变得比较敏感,他不相信一些人说的话,所以导致有些人离开了他,最后曹操没有得到天下。曹操一生之中都没有成功的登上地位,他其实就是以挟天子

  • 此人和司马昭当面翻脸,司马昭也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司马昭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继承了父兄大权独揽的地位,试图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皇帝曹髦。曹髦小时候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拥立为皇帝,好不容易熬到司马师死了,以为能收回朝政大权,结果又成了司马昭的傀儡。所以曹髦对司马

  • 司马昭当王纯属巧合?司马昭死因另有蹊跷?司马昭为何不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司马昭

    这个时候,司马昭灭了蜀国,开始明确地向皇帝提出自己称王的意愿。曹奂没别的办法,只得准奏,封司马昭为晋王,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师为景王。司马昭称王之后,听从幕僚的建议,立长子司马炎为王世子,官带中抚军。 与此同时,大臣们劝他说:“大王,最近襄武县已经出现了祥瑞之兆。您应该借这个机会,戴上十二旒的冠冕

  • 历史上司马昭和他嫂子真的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司马昭

    历史上,夏侯徽出生名门,却嫁给司马师,成为一颗政治牺牲品。夏侯徽很有见识,嫁夫从夫,一心辅佐司马师。司马师每当遇见决策问题,都会与夏侯徽一起商议,夫妻俩平时还是比较恩爱。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夏侯徽在嫁给司马师时,居然被自个的小叔子司马昭看上了。夏侯徽嫁入司马家的时候,曹真、曹休等人来到了司马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