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和司马徽力荐诸葛亮,对庞统却是从未提及,是何原因?

徐庶和司马徽力荐诸葛亮,对庞统却是从未提及,是何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倩爱历史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4/5/8 10:52:08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生活很不如意,一直到投靠了刘表以后生活才算是稳定下来,到了荆州的时候还招揽了很多的谋臣,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庞统等人。在演义当中也可以看出第一个投靠刘备的人是徐庶,只是后来却因为母亲被骗到了曹操营中,无奈之下离开了刘备。

当时有一个说法就是卧龙凤雏得一个就能够得天下,刘备在需要人才的时候,就让手下推荐人才,徐庶和司马徽力荐诸葛亮,对庞统却是从未提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诸葛亮与庞统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诸葛亮属于外来户,一直隐居在荆州南阳,可以说出生并不是特别好,但是庞统却是一个出生于荆州大族的人。当时的刘表之所以能够在荆州稳定局势,与荆州本土氏族人们的鼎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按理说如果从荆州当地选择一些大族去投靠或者辅佐的话,肯定更容易立足,但是徐庶和司马徽却知道这些事情还是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在告诉主公的时候,还特意告诉诸葛亮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还有就是们他觉得诸葛亮、徐庶等很多人都不是荆州人士,如果推荐荆州本地人的话,可能就不能够融入这个圈子当中,而且他们也并不认识,与庞统的人来往也不是很密切,所以自然会推荐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诸葛亮,而不会推荐平时几乎不会来往的庞统。

二、庞统还效力于周瑜

除了诸葛亮与徐庶的关系很好以外,还有就是诸葛亮虽然不是荆州本地人,却拥有着很清白的出身,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也没有效力于其他的人,还住在离刘备不远的地方。庞统他虽然是襄阳人,但当时并不在当地,也不在荆州,当时的社会也没有,如今的交通发达,肯定是寻找离自己比较近的人更好。

当时的他还在江东。比如说在演义当中周瑜设计让干将在江东巧遇庞统,这样的话庞统就前往了曹操营中,还送上了连环计,还效力于周瑜。

所以说在刘备需要谋士的时候,大家都向他举荐了卧龙诸葛亮,而没有举荐凤雏庞统。因为不管是与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两个人当时所处的位置,推荐诸葛亮是最佳人选,也不会舍近求远。还有就是当时的庞统效力于周瑜,所以才会不提起这个人。

结语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明白为什么卧龙、凤雏明明齐名,都是在当时能够出谋划策之人,但是在向刘备一开始推荐的时候,徐庶和司马徽却就没有提起庞统这个人的名字。这也使得诸葛亮得到了很好的机会,这才有了三顾茅庐的事情,当然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确实是很有诚意的,而且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人也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徐庶离开刘备时,为何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原因没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徐庶

    我是徐庶,字元直。这天下,早就不是往昔的天下了。我以为我是一个英才,但是在荆州的时候,我更多的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的,庞德公家那个卧龙,还有之后过来的凤雏和水镜。听他们讲天下局势真的是头头是道,更多时候我也在想,将来他们几位如若出山,将会辅佐谁呢,饮下一口酒来,而我不就没什么可以青史留名的机

  • 徐母因刘备而自尽,刘备得知后说了一句话,徐庶不愿在继续帮他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我们都知道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智者,为他出谋划策,殊不知在诸葛亮以前,刘备手底下也有一个厉害的谋士,这个人名叫徐庶,当年徐庶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曹操俘虏后,只好离开刘备,选择了曹操。当初徐庶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救母亲的时候,刘备哭着对徐庶说不要却见曹操,或许这是一个圈套,可是古人讲究要孝

  • 荆州的一场悲欢离合,道尽了刘备、徐庶、诸葛亮的转折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徐庶

    公元 196年,41岁的曹操拉开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序幕,人生之旅扬帆起航。这一年,35岁的刘备被吕布成功偷袭下邳,妻小皆陷,并被迫寄居小沛得以安身。当时,守卫下邳的张飞羞愧难当,正要拔剑自杀,刘备却以一句“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来进行安抚。然而,不久刘备因招兵买马,再次遭到吕布攻击。战败后,投

  • 在刘备手下大展才华,进了曹营却一言不发,徐庶最后又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徐庶

    都说徐庶走马荐诸葛,《三国演义》中说徐庶要去曹操那了,临走前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让其顶替自己的军师位子。但在陈寿《三国志》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其实徐庶很早就推荐了诸葛亮。《三国志》:“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由此可见,诸葛亮出山在前,徐庶归曹在后。而徐庶的母亲

  • 司马徽为什么只把徐庶、卧龙、凤雏介绍给刘备,而不介绍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徐庶

    提问这个问题的这位网友,在提问的问题中出现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卧龙、凤雏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介绍给刘备的不假,但徐庶,只是《三国演义》的虚构,并不是史实。话说,徐庶与石广元都是颍川郡长社县人,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相交甚好。但徐庶并不是司马徽介绍给刘备的。刘备屯驻新野时,

  • “筑梦者”徐庶力荐诸葛亮,为刘备的梦想添砖加瓦,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徐庶

    #头条中国史#徐庶,历史上对他的描述并不多,但是总体评价都说徐庶与诸葛亮才干旗鼓相当。是徐庶推动力刘备梦想的进程,如果不是徐庶举荐诸葛亮,可能刘备连三国鼎立都看不到。而且说起徐庶,最出名的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历史中真正的徐庶到底怎么样?结局又是如何?《魏略》中记载有:“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

  • 徐庶母亲被迫自尽,刘备却是这种反应,难怪他到死都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徐庶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很多非常知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名气也非常大,他就是徐庶,当时曹操为了徐庶能够来到自己的阵营,甚至命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就是为了强迫徐庶能够来帮助自己。而徐庶一直都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选择辞别刘备,于是曹操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说他在听说徐

  • 三国人物记之颍川徐庶,满腹经纶之才,终弃明主只能蹉跎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是寒门子弟,年轻时喜行侠义之事,早年间因行侠仗义为人报仇,为逃避官吏追捕。其用白粉涂在脸上,披头散发逃亡,岂料还是被官吏抓住。后来徐庶的党羽来将徐庶救走,获救后改名徐庶。为彻底的隐姓埋名,他弃刀剑,着儒衣,四处寻找

  • 三国除徐庶外,他也向刘备推荐诸葛庞统,却被诸葛怒骂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徐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人渴望博取功名,各自寻找明主,而诸葛与庞统却隐居在襄、汉之间,不轻易投靠人的态度,得到了司马微的赏识,也因此,在后来司马微向刘备举荐二人,徐庶岁之前提过,但司马微的举荐,无疑让刘备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拜诸葛庞统为军师中郎将。而从部分史料来看,故事还有另一个有趣版本,诸葛庞统徐庶

  • 庞统和徐庶都是自荐,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原因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徐庶

    徐庶和庞统都曾自荐于刘备,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徐庶自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的任何信息,仅有“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一句话的概括,但是随着剧情丰富性的需要以及底层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想象心理,使得徐庶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为一心追求明主而怀才不遇,在水镜先生指点下毛遂自荐——“行歌自荐于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