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离开刘备时,为何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原因没那么简单

徐庶离开刘备时,为何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原因没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轻松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4/29 11:36:33

我是徐庶,字元直。这天下,早就不是往昔的天下了。我以为我是一个英才,但是在荆州的时候,我更多的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的,庞德公家那个卧龙,还有之后过来的凤雏和水镜。听他们讲天下局势真的是头头是道,更多时候我也在想,将来他们几位如若出山,将会辅佐谁呢,饮下一口酒来,而我不就没什么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了么。

水镜靠了过来,我还是饮酒,荆州的天有了点寒凉,喝下一樽酒下去的话,总会见上点暖气。

“你想不想脱颖而出?”“想,可是我有自知之明!”“我早已预算到了,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我又倒上了一樽酒来,水镜说的,我都想过,男人么,无非就是为了名利二字,更多的人早已看淡了利益,是为了一个名。我也是平常人,我当然也想这样做,看了看窗外的飘零之叶,默然点头,水镜附在我的耳边轻轻开口,我心下了然。

审世度时,我虽然不及面前几人,但是相较于其他谋士,我还是有点自信的,水镜说的话,无论从名利二字怎么看来都恰到好处,再饮下一樽酒去,明早程。

刘表我是不想去的,近期来的刘备,我观察的话,应该可以托付一下,虽然此人现在没什么势力,但是谁会知道以后呢?

诸葛亮也来了,当然,是我推荐的,刘备愈是需要诸葛亮,愈是感激我,今后我当有一个伯乐之名。

刘备有了诸葛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足以了,而我刚好也可以离开了,马蹄懒散的踢着脚底的泥土,一声一声的响鼻反而将我带回了当年的荆州,我想起了水镜。

刘备在后面向我道别,我要去曹营,这也是水镜算好的么?

然也!我在曹营之中,只需缄口不言,足以落下一个忠孝之名,水镜还真是好算计啊!

许都还有多远,我不知道,也许只需顺着前方默然走去就好,我的前路也就是那样了,为了保存我忠孝的名号啊。

不然的话,还要和那诸葛亮争个高下么,痴人说梦罢了,如果和他同台的话,估计青史给我的位置也就那么一点点吧,比之现在,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真是,想多了,默然饮上一口酒,回望回望荆州,那里可以依稀看到一条卧龙的腾飞。

今后的天下,恐怕就是诸葛亮的风云舞台了吧.....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徐母因刘备而自尽,刘备得知后说了一句话,徐庶不愿在继续帮他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我们都知道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智者,为他出谋划策,殊不知在诸葛亮以前,刘备手底下也有一个厉害的谋士,这个人名叫徐庶,当年徐庶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曹操俘虏后,只好离开刘备,选择了曹操。当初徐庶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救母亲的时候,刘备哭着对徐庶说不要却见曹操,或许这是一个圈套,可是古人讲究要孝

  • 荆州的一场悲欢离合,道尽了刘备、徐庶、诸葛亮的转折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徐庶

    公元 196年,41岁的曹操拉开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序幕,人生之旅扬帆起航。这一年,35岁的刘备被吕布成功偷袭下邳,妻小皆陷,并被迫寄居小沛得以安身。当时,守卫下邳的张飞羞愧难当,正要拔剑自杀,刘备却以一句“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来进行安抚。然而,不久刘备因招兵买马,再次遭到吕布攻击。战败后,投

  • 在刘备手下大展才华,进了曹营却一言不发,徐庶最后又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徐庶

    都说徐庶走马荐诸葛,《三国演义》中说徐庶要去曹操那了,临走前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让其顶替自己的军师位子。但在陈寿《三国志》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其实徐庶很早就推荐了诸葛亮。《三国志》:“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由此可见,诸葛亮出山在前,徐庶归曹在后。而徐庶的母亲

  • 司马徽为什么只把徐庶、卧龙、凤雏介绍给刘备,而不介绍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徐庶

    提问这个问题的这位网友,在提问的问题中出现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卧龙、凤雏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介绍给刘备的不假,但徐庶,只是《三国演义》的虚构,并不是史实。话说,徐庶与石广元都是颍川郡长社县人,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相交甚好。但徐庶并不是司马徽介绍给刘备的。刘备屯驻新野时,

  • “筑梦者”徐庶力荐诸葛亮,为刘备的梦想添砖加瓦,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徐庶

    #头条中国史#徐庶,历史上对他的描述并不多,但是总体评价都说徐庶与诸葛亮才干旗鼓相当。是徐庶推动力刘备梦想的进程,如果不是徐庶举荐诸葛亮,可能刘备连三国鼎立都看不到。而且说起徐庶,最出名的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历史中真正的徐庶到底怎么样?结局又是如何?《魏略》中记载有:“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

  • 徐庶母亲被迫自尽,刘备却是这种反应,难怪他到死都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徐庶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很多非常知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名气也非常大,他就是徐庶,当时曹操为了徐庶能够来到自己的阵营,甚至命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就是为了强迫徐庶能够来帮助自己。而徐庶一直都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选择辞别刘备,于是曹操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说他在听说徐

  • 三国人物记之颍川徐庶,满腹经纶之才,终弃明主只能蹉跎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是寒门子弟,年轻时喜行侠义之事,早年间因行侠仗义为人报仇,为逃避官吏追捕。其用白粉涂在脸上,披头散发逃亡,岂料还是被官吏抓住。后来徐庶的党羽来将徐庶救走,获救后改名徐庶。为彻底的隐姓埋名,他弃刀剑,着儒衣,四处寻找

  • 三国除徐庶外,他也向刘备推荐诸葛庞统,却被诸葛怒骂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徐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人渴望博取功名,各自寻找明主,而诸葛与庞统却隐居在襄、汉之间,不轻易投靠人的态度,得到了司马微的赏识,也因此,在后来司马微向刘备举荐二人,徐庶岁之前提过,但司马微的举荐,无疑让刘备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拜诸葛庞统为军师中郎将。而从部分史料来看,故事还有另一个有趣版本,诸葛庞统徐庶

  • 庞统和徐庶都是自荐,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原因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徐庶

    徐庶和庞统都曾自荐于刘备,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徐庶自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的任何信息,仅有“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一句话的概括,但是随着剧情丰富性的需要以及底层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想象心理,使得徐庶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为一心追求明主而怀才不遇,在水镜先生指点下毛遂自荐——“行歌自荐于新野”,

  • 徐庶“走马荐诸葛”,恰是“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徐庶

    【老柯讲经典故事2】《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段。“卧龙凤雏”之说,最早出自大隐士司马徽向刘备推荐的:“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安天下。”但真正让刘备坚定信心,不畏天寒地冻,不顾自己皇叔身份,求才不惜屈尊下驾,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却是徐庶,也就是刘备十里相送,哭别徐庶时,徐庶的“走马荐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