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骂死王朗真不算啥,此人一张口开骂能让对方生不如死!

诸葛亮骂死王朗真不算啥,此人一张口开骂能让对方生不如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段子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1:57

(说历史的女人——第185期)

提及《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毒舌,基本都会把这个位置让给孔明诸葛亮先生。那么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为何又会被认为是第一毒舌呢?这个称号的来历主要是因为他的一场嘴仗。这场嘴仗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当时诸葛亮得到三座望风而降的都城之外,还获得了一员猛将姜维,可谓是春风得意。而曹魏方面,非常震惊,于是曹叡就派遣曹真统兵迎敌,而曹真的军师则是大名鼎鼎的王朗。虽然王朗是曹真的军师,但王朗本人的官职也很高,是司徒,位列三公了。

两军对垒,本来是血染沙场,但是王朗却对曹真说:“让我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诸葛亮。”王朗这个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但是听起来却太天真了,因为诸葛亮岂是能劝降之人?但王朗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还是出来和诸葛亮打嘴官司来了。这时候的王朗已经七十多,而诸葛亮则是近五十岁。所以嘴仗一开,显然王朗没有诸葛亮的嘴巴伶俐,诸葛亮骂起人来可以说是伶牙俐齿,毫不留情,甚至可以说有点歹毒。但这也不能怪诸葛亮,只能怪王朗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好,既然决定要出来抛头露面,那么就要做好劝降失败的心理准备,更要做好忍受诸葛亮恶语相向的准备。但显然王朗什么都没准备,结果直接被诸葛亮一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给气得从马上一头栽下来气绝身亡。(电视剧《新三国》与原著《三国演义》略有出入)

在三国中,能够凭借一张嘴骂死人的,也就只有诸葛亮了,所以他一直被称为三国第一毒舌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除此之外,诸葛亮好像几乎没有再怎么骂过人。因此跟另一个人比起来,诸葛亮这骂死王朗真不算啥,因为诸葛亮是把人骂死,而另一个人不是把人骂死,而是一张口开骂能让对方生不如死!此人就是张飞。

张飞作为三国最牛的猛将之一,同时也是五虎上将中个人能力最为强悍的一个,但是张飞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不仅武力过人,而且嘴巴也很过人。甚至可以说,张飞嘴巴之毒比诸葛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且来看看张飞这条毒舌到底骂过谁。

这种事让张飞碰上,牙都能笑掉。所以张飞见秦宜禄的时候,对他说:“

结语:三国毒舌很多,譬如大名鼎鼎的祢衡,这厮口无遮拦,见谁骂谁,骂曹操、骂荀彧、骂刘表、最后骂黄祖没骂对家,被干死了。再比如刘备也是一条毒舌,在吕布死前,曹操询问他的意见,刘备竟然反问曹操没有见到丁原、董卓的下场吗?这一句话堪称其毒无比,搞得曹操不杀吕布就不行,或者说好像不杀吕布就等于是等着被吕布干掉。再比如关羽其实也很毒舌,孙权派人求亲的时候,他竟然骂人家孙权是狗,这简直太粗鲁了。不过以我们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三国嘴巴最毒的人是诸葛亮,因为他很优雅的骂死了王朗。不过真的算起来,最毒舌的还得属张飞。张飞给吕布封的这个“三姓家奴”绰号,几乎让吕布不管是活着还是死掉都没法摘掉,真正实现了一个绰号把吕布压死在了五台山下,有小伙伴说“三姓家奴”就是张飞送给吕布的紧箍咒。这个比喻倒是贴切,因为以后不管谁提起这个绰号,吕布几乎都会被拒绝在道德的门外,这大概也是吕布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

标签: 王朗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王朗对骂,其实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还是诸葛亮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王朗

    相信大家对于《三国演义》都不陌生,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从罗贯中的笔下不难看出,他对于蜀汉政权有着非常深的同情,而对于诸葛连,更是不吝啬笔下的赞美之词,诸葛亮的口才书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孤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在北伐中原和魏国王司徒的争辩,更加成为了经典,一顿话说下来,更是将王

  •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字字都很有理,为什么最后还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王朗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曹丕去世,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经过数年的准备,国内已经安定,粮草准备充足,便正式向魏国出兵。这就是蜀汉第一次北伐中原的军事行动。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投降,导致陇右三郡南安、天水、安定投降蜀军。消息传到洛阳,曹魏朝廷“朝野恐惧”。大司马王朗自告奋勇,建议由曹真出任大都督,郭

  • 三国志11百家争斗:王朗的阵容难得如此豪华,江东霸主非他莫属了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王朗

    此前演示了一番三国志11百家争斗剧本的诸葛家族,他们在游戏里凭借着诸葛亮的神算和诸葛恪的百出叠加,硬生生打垮了赵云家族,并一举压制整个荆南。有朋友就问了,跟诸葛亮吵架被骂死的王朗是不是在这个章节更牛,因为王家人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大姓呢。既然有人想看,那肯定得赶紧安排一期。三国志11百家争斗剧本的王朗

  • 王朗被诸葛亮骂死,正史中王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王朗

    《三国演义》中牛掰的诸葛亮靠他那张嘴出名过两次,一次是去东吴舌战群儒,以一敌百,那张嘴就像一挺机关枪,所到之处尽皆投降。还有一次就是第一次北伐,骂死了曹魏政权的重臣也是忠臣的王朗。王朗作为曹魏的司徒,以军师的名义和曹真共同抵御诸葛亮的北伐。自持才高的王朗王老头,列于两军阵前,本想神气一把,骂降诸葛亮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其实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摄影师乐民标签:王朗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金句频出,司徒王朗曾被诸葛亮痛斥为“厚颜无耻之人”,气得王朗口吐鲜血。当年诸葛亮和王朗那一场阵前骂战,曾让很多人都大呼痛快,佩服诸葛亮的同时,不自觉地就把王朗归位无耻老贼那一类。可是细细纠来,王朗在一开始所说的事情完全是有真凭实据的,而且还占据上风,那么他是如何被诸葛亮一步步引入

  • 孔明与王朗阵前争辩,其实王朗在理,为何还是败于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王朗

    引言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和别人吵架的场景。不知道和别人吵架时,有没有遇到过自己面红耳赤,被对方怼得说不出话来的情景呢。千万不要小看吵架这件事,对于吵架,不是谁声音大谁就有理的,吵架锻炼了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这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王

  •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曹爽

    首先曹爽横征暴敛,滥用私权,百官受辱,朝政颓废。曹爽原本谦卑谨慎,成功排挤司马懿后,独霸朝政,后来滥用私权,任人唯亲,党羽遍布朝野,乱权专政,侵吞财产,可以说是百官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曹爽专权之后又做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其一是正始改制。正始改制是以权利和人事为中心的变革,这也必然会触动些人的利益,比

  • 三国此人实力不亚魏延,曾挫败曹爽大军进攻?或藏诸葛亮一个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曹爽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公元244年,曹爽从骆谷道伐蜀。在不热的天气里渴死了大量的士兵、牛羊、骡子、驴子和少量马匹之后(因为要保证骑兵对蜀军的绝对优势),先头部队终于走出了骆谷道,来到了秦岭南部的丘陵。秦岭南部的丘陵和秦岭北部的丘陵不同的地方在于,秦岭北部的丘陵黄土,水源在山下很远的地方。秦岭南

  • 高平陵兵变,曹爽用两人一物三大法宝,险些让司马懿投鼠忌器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曹爽

    曹爽,后三国时代一个褒贬不一的人物。他的名声可谓是“名满天下”,同时也是“谤满天下”。造成这两个极端名声的原因,仅仅是一场名为高平陵的政变。他的对手是耗死诸葛亮的司马懿,正如他的兄弟曹羲所说,“司马懿谲(jue)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虽然曹爽的对手如此令人恐惧,但是一开始曹爽是处于绝

  • 高平陵政变,曹爽除了投降司马懿还有更好选择,可保全自身和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曹爽

    发生在公元249年正月的高平陵军事政变,可以说是司马懿韬光养晦十余年、励精图治几十年后的大爆发,是长期蛰伏、谋定而动的一举中的。仅仅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完全控制了京城洛阳的局面,成功改写了历史。而摆在辅政大将军曹爽等兄弟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要么主动投降,以求保全自身及家小的安全和已有的富贵,但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