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所有的父亲一样,曹操在曹植年幼的时候就发现他智慧过人,所以就对曹植赋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接任自己的衣钵。
所以,征战的时候都会将曹植带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就是想要培养曹植。
这跟普通父母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如果哪一个孩子特别有出息,也会多多疼爱一些。据说曹植小时候就出口成章,能写非常优秀的诗词。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都以为是别人代写的。
足以见得,曹植小时候是多么的优秀。
但是曹植的性格是他的一大劣势,他性格放纵,喜欢喝酒。但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性格是难以担当重任的。
再看看曹操其他的孩子,曹冲聪明又机智,可惜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剩下曹彰和曹熊,一个有勇无谋,一个体弱多病,都不是好的人选。
在这样的情况,只能由矮个子里挑高个子,只剩下曹丕了。再者,退一步说,曹丕的智商的确是没有曹植那么高,但是也不是蠢笨。
智商不高这个事情,还要看是跟谁进行对比。如果是跟扶不起的阿斗进行对比,那也可以说是搓搓有余了。
再加上还有一群忠臣的辅佐,所以把衣钵交给曹丕也不是那么的不靠谱。所以,曹操其实也不算是在临终的时候突然改了主意,他在后期就已经想明白了曹丕的性格比起曹植更加适合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