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州牧刘表称得上三国英杰吗?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或藏答案

荆州牧刘表称得上三国英杰吗?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或藏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大盘点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4/1/24 13:28:47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里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对威震九州的刘表还有另一种称呼,即八俊。在东汉中后期,刘表还被世人冠上“八俊”的称号。

刘表的“八俊”称号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里,即(刘表)少知名,号八俊。俊,同“儁”,形声字:从人雋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引申义:才貌超群,千里挑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八·人部》: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春秋繁露·爵国》:德万人者谓之俊。

刘表,能被世人冠上“八俊”的美誉,可见其才智在东汉中后期是千里挑一,甚至是鹤立万人之中。一千八百年来,不管是史书,还是野史,甚至是小说,对东汉后期的“八俊”的记载都不尽相同,而刘表的“八俊”美名也众说纷纭。

梳理一下东汉后期的“八俊”,有以下三种来源。

首先,《三国志》。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只用“少知名,号八俊”六个字来记载刘表有“八俊”的称号。但能与刘表并称为“八俊”的其他七人姓甚名谁就不得而知。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魏晋时期张璠《后汉纪》及《汉末名士录》,其中《后汉纪》曰:(刘)表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恭】公绪恭、刘祗、田林为八交,或谓之八顾。《汉末名士录》云:(刘)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因此,陈寿只记刘表为“八俊”之一,反未明确“八俊”具体名字;而裴松之只引刘表列入“八交”、“八顾”或是“八友”。

接着,《后汉书》。

范晔在《卷七十四·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只用“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一句话来表述刘表被列入“八顾”行列;而在《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却将刘表归在党锢清流人物的“八及”,即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为“八及”。范晔对“顾”和“及”各有一句精辟地注释,即“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换句话说,顾是以自己德行引导世人追求社会正义,反抗暴政;及是自己言行引导世人追随人中英杰,壮大清流。为此,范晔只说刘表为“八顾”之一,也未明确除张俭以外“八顾”具体人名;而“八及”倒十分明确。

最后,《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文末提到“(刘表)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江夏八俊中其他七人分别为:汝南陈翔和范滂(书中误记为刘表同郡,即山阳)、山阳檀敷和张俭、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南阳岑咥。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其所写文字的可信度终究不如《三国志》、《后汉书》这类史书所记载。所以,罗贯中虽明确“八俊”的名与籍贯;但《三国演义》中的“八俊”前面有一个地名定语“江夏”,一下子将“八俊”的范围由一个国家缩小到一州、一郡;更为重要是罗贯中是小说家,不是史学家;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

俊者,言人之英也。为俊者皆是东汉士林当中佼佼者,当世英杰。刘表在党锢之祸前后的光辉事迹皆无可寻,甚至连活动轨迹鲜有记载。再者,陈寿对刘表评价不高,根本达不到“八俊”的水准。

笔者按:差异,指差别、不同;奇异、奇怪。刘表,虽在《三国志》里有“八俊”美称,却无“俊杰”事迹,更无“英杰” 的水准,以致在不同书籍有“八顾”、“八交”、“八友”,甚至有“江夏八俊”的不同称呼。正所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标签: 刘表

更多文章

  • 刘表身边的三员猛将,孙权刘备曹操各得一人,刘备捡了大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点风标签:刘表

    刘表身边的三员猛将,孙权刘备曹操各得一人,刘备捡了大便宜导语: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里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之外,还有很多英雄豪杰和绝世名将,他们有的天纵英才,有的后天养成,有的甚至喜欢慷慨就义,但不论如何,历史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比如曾经的荆州牧刘表,他可以杀死名将孙坚,以一人之力统治荆州二十年。

  • 曹操征伐刘表正确吗?赤壁虽败此战却胜,刘备集团人才尽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博主标签:刘表

    在三国的历史上,三足鼎立增强了三国那一历史阶段的时长,若不是三国鼎立、天下三分,魏蜀吴其中的任何两个势力笑到了后面,但是之后的这两个势力的争斗,很快就可以见到最后胜利的那一方。比如在真实的历史上,曹魏率先把蜀国消灭,这一军事行动是在东吴没有插手的情况下,显然,其后没了蜀国,吴国也紧随其后被(晋)消灭

  • 为何刘备不要刘表让的荆州,后来却又和东吴抢着要?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刘表

    刘表压根不是真让,相比之下陶谦就让得真诚的多。当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行路经过徐州附近。太守陶谦一心想和丞相搞好关系,派了手下前去沿途保护。结果派去的安保队伍,领头的见财起意,把曹嵩给谋害了。惹得曹操大怒,引大军前来兴师问罪,要屠了徐州。陶谦也是后悔不迭,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自问无力阻挡这场大灾祸。便邀

  • 「东汉末年分三国」57 刘表真的想把荆州让给刘备吗?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刘表

    三国演义中刘表想把荆州让给刘备,可是刘备却推辞不受,那么刘表是真的想把荆州让给刘备吗?对比陶谦让徐州给刘备,就很明显发现刘表让荆州的意图。曹操借杀父之仇进攻徐州;借天子之名南下荆州。对陶谦而言,徐州城破之后将会被曹操诛灭三族,对刘表而言,荆州城破之后他会换个工作单位。因此,陶谦和刘表虽然都是面临曹操

  • 此人本是刘表旧部,追随刘备奉命镇守重地,其子做一事保刘禅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刘表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战乱之时,人丁短缺,常常会出现父子齐上阵的情景。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毕竟四处战乱,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富贵险中求”的心理,很多男儿都渴望入伍谋求富贵。在动荡的三国时期,自然

  • 好运天降,为何刘备接受了徐州,却没有接受刘表的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刘表

    好运天降,为何刘备接受了徐州,却没有接受刘表的荆州?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很快就率大军南下,他试图夺取荆州。令他都没想到的是,刘表死后,接班的刘琮几乎是没有抵抗就已经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荆襄之地,可惜他在赤壁战败,没能进一步夺取天下。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的战略要地,这里四通八达,

  • 刘表病逝,刘备如果听了诸葛亮的话,能不能拿下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刘表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掌管荆州的刘琮(刘表的小儿子)投降曹操,刘备只好带着部众离开樊城向南逃亡。根据《三国志》记载,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刘备攻击刘琮,夺取荆州,但是刘备没有采纳。《资治通鉴》也有刘备部下劝刘备攻击刘琮的记载,但没有写明是谁提的建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南征表,会表卒

  • 刘表留下三员大将,被曹操刘备孙权瓜分,刘备却捡了大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刘表

    刘表留下三员大将,被曹操刘备孙权瓜分,刘备却捡了大便宜导语:刘表和刘备一样同样是汉室宗亲,年轻的时候奉命上任荆州牧。他单枪匹马前往荆州,联合交好荆州的士族豪强,很快就稳定了局面。那个时代天下大乱,荆州却少有叛乱,物资丰富民生稳定,同时还射杀了江东猛虎孙坚,天下无不震惊。曹操率军南征时刘表病故,荆州也

  • 刘表为何不能冲出荆州手下三大猛将不用,却便宜了曹孙刘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刘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多少的枭雄在乱世之中开始争雄,在天下大乱之际,各地的诸侯靠着自己手中的实力逐鹿中原纷纷割据一方,开始各自的争霸大业。先后踊跃出了袁术、袁绍、吕布、公孙瓒、曹操、孙权等人,从实力上来说,三国初期的袁氏兄弟实力最强,后来曹操鲸吞了袁家兄弟的地盘,成为了巨无霸的存在,而孙权刘备

  • 《三国演义》中曾经隶属于刘表的六大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刘表

    刘表刘景升,在东汉末年也是一位实力强劲的诸侯,雄据荆襄九郡。这也证明刘表其实也是有本事的,不然也不能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作为一位诸侯,手下自然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文臣武将。给人印象中,刘表文有蒯良蒯越、武有蔡瑁张允黄祖之流。给人看似手下人才一般。但其实刘表手下还有六位猛将,这六人任何一位单拿出来都能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