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彧生在一个世家望族,在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最开始是跟着袁绍共事的,但是后来毅然决然的选择在他最为如日中天的时候离开。并不是因为苟彧不能担当大事,而是因为他早已看出对方不是一个可以成就大业的人,但是他的哥哥苟谌却并没有和他一起投奔曹操。毕竟当时的曹操还没有那么起眼,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弱小的,但是他的雄略却被苟彧所欣赏。
曹操对于郭嘉的宠信丝毫不亚于对苟彧的喜爱,只可惜他很早就下线了,他的死亡对曹操的影响很大,不然也不会有历史上著名的“曹操三哭郭嘉”了。言归正传,后期的苟彧并没有继续被曹操所宠信,他一直秉持着恪守立法、匡扶天子且维护汉室的理想,但是曹操却并不是一个仁主,导致两人在一些观点上越来越不合。
一旦君臣关系开始往疏远这条路上走,分道扬镳也就不远了。苟彧信奉传统儒学,对于正统礼法的坚持令曹操渐渐感到反感,加上这位霸主素来奉承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的思想,苟彧有太多的自己的思想。曹操直到苟彧是留不住了,所以就派人为他送来了一个空食盒,苟彧打开看到后便服毒自尽了。
《后汉书·苟彧传》中记载:“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此时的苟彧已经非常明白了,曹操是不想继续留用自己了。一般来说,盒子里都会装有食物,潜台词就是曹操希望苟彧自我了结。其次,盒子是空的,也就代表着“无”,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死亡。
既想为兴复汉室做贡献,又想成为曹操身边的忠臣,看透曹操野心的苟彧只能用死来成全了。后曹操也并未对失去这样一位昔日得力谋士而感到伤心悲痛,反观对郭嘉之死的态度,不禁令人生出无限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