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还是打仗最安全

姜维:还是打仗最安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励志小龙说 访问量:3626 更新时间:2024/1/28 4:13:11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次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这是《三国演义》卷末诗,里面透着对诸葛亮和姜维这对师徒无尽的感叹,无形中也透出了大丈夫壮志未酬的凄凉感。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而返;姜维九伐中原,也是未得寸土,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其实,姜维其主持蜀国军事时,在前后十多年之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而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九次。姜维历次北伐魏国,蜀、魏两国互有胜负。其中蜀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其北伐次数比诸葛亮时期翻了近一倍,可见其继承诸葛亮遗志之坚决,也确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诸葛亮死后,蜀国由蒋婉主政,后蒋婉死后又由费祎主政。此二人都是按照诸葛亮遗命所安排的辅政大臣,且皆为贤德之人,但都属于温和派人物。经过诸葛亮时期的六次北伐,蜀国力空虚,在蒋婉、费祎主政期间一直是不赞成对外用兵,姜维屡次提出北伐,都被委婉挡回。后在费祎主政时,姜维曾两次上表北伐,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了温和老实的费祎,可费祎拔给他北伐的军队少的可怜,据史载最多也只有一万,因此吃败仗是肯定的了。这是姜维北伐大败的一次。

公元254年,费祎死后姜维接管了军权。这时的蜀国在蒋婉、费祎的管理下,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逐渐恢复,在北伐路上也没有了这帮老臣的干预,这时姜给才开始了大夫模的北伐。公元225年,姜维趁司马师死亡,魏国政权交替之机,以降将夏侯霸为先锋,分三路进攻中原。这次北伐是姜维最能显示其军事才能的一次,也是蜀自诸葛亮以来在北伐中,对魏打击力度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据史载,魏国抓折兵数万,蜀国“破军杀将”,魏国“仓禀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几于危亡”。此次北伐,也使姜维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后来魏派邓艾出战,二人相持于祁山,这才有了《三国演义》中的姜邓斗智,他在北伐中打平的四次也应该就是和邓艾了。

公元261年,姜维兴兵再次进行北伐,这是他的第十一次北伐,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战事开始进展顺利,但蜀国当时太监黄皓专权,姜维受到猜忌,后为邓艾所败。他为了避祸未回成都,而是直接领兵去了沓中。

从姜维的北伐史可以看出,姜维确实不愧为一代军事家。他虽师承于诸葛亮,但其军事能力确丝毫也不逊色于诸葛亮。然而,姜维为何如此不顾地频繁北伐呢?后世史学家对此说法不一,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种是说姜维好大喜功,是以此来彰显他的能力,为自己捞一点政治资本,以巩固其在蜀的地位。第二种说法是说姜维本为魏人,由于得罪了黄皓而受到猜忌,他为了自保只有不停地北伐,其目的是为了军权不失。小编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姜维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黄皓于赵太后密谋,要等姜维回来后夺其兵权,故姜维未回到成都。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赵云征战一生,老年大战姜维,夸姜维好枪法,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姜维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提到他自然少不了提到他的武艺,统兵打仗倒显得不太重要了,这也是演义中武将排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赵云征战一生,未遇对手,然而,老年时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却遇到了对手,年轻气盛的姜维,赵云与姜维大战,事后却一直夸姜维好枪法,这说明了什么?赵云为何极少地这么夸人?这里

  •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册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之后,姜维又在蜀汉担任镇西大将军、卫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在此基础上,姜维进行了十次左右的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无疑是在贯彻诸葛亮的

  • 姜维死后惨遭剖腹,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姜维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后期,蜀中刘备留下的人才已经凋零,诸葛亮死了,蜀中没有将军,廖化年过七旬都要当先锋,唯一能拿出手的人是姜维。然而,这个蜀国将军的结果却相当悲惨。最后,他被曹魏的士兵杀死了,他的家庭被割裂了。那曹魏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地杀了他?事实上,你也许可以通过看姜维做的一些事情来知道

  • 姜维的妻子是谁?文武兼备,曾助姜维举义复蜀!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姜维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姜维在军事极有天赋,在政治上也颇有才能。归降于国后,为诸葛亮所重

  • 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三國殺标签:姜维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史诗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这些传奇人物都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大家娓娓道来。周处周处年轻时任性冲动,是乡间一霸,和河中蛟龙,山上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就把除三害定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先上山搏杀猛虎,又下水擒

  • 他是姜维的盟友,他的死导致姜维再也无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姜维

    在蜀汉,诸葛亮死后的三代最高执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力一直在不停的缩水。蒋琬是开府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而蒋琬之后的费祎,虽然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不过直到死前的一年才获得了开府资格。而继任蒋琬的姜维,则权力更小了,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凉州刺史,不光没开府,连益州刺史都不是了。蜀汉的凉州地,撑死武

  • 蜀国灭亡后姜维的迷信,隐藏这怎样的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蜀国的大将,也是当时人才凋敝的蜀国唯一能够与魏国相抗衡的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其继续北伐的遗志,在他一生中“九伐中原”,但结果也基本如诸葛亮一样,都是无功而返。从客观来说,蜀国是当时国力最弱的一国,在灭亡之时人口也就94万多人,同时期的魏国有500多万人,吴国也有200多万人,

  • 恨有多深?姜维死后,为何被魏国官兵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姜维

    后主刘禅宣布向曹魏投降之后,蜀汉实际上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姜维部。姜维虽然早年以魏国降将的身份归汉,但观其一生,可知他的确是一位汉室忠臣。面对国破主降的局面,姜维必然不甘心,设计,意欲夺回汉室江山。于是,他先是假意投降钟会,一步步劝钟会陷害邓艾,诛杀魏军将领,最后怂恿钟会在书中自立为王,姜维欲利用钟

  • 姜维北伐中原,哪些人强烈反对?有四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三国志》中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在此基础上,蜀汉内部有四位大臣就强烈反对姜维北伐中原。一、费祎诸葛亮北伐时,费祎担任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

  • 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蜀亡之时,国库尚存大量金银和粮食,足够军事开支。可见姜维北伐并没有导致国库空虚,而真正造成民不堪命的,是腐朽的宦官